学术投稿

子宫颈管腺癌 1 例

李清;郝松茹;江亚羡;吴冬梅

关键词:子宫颈管, 接触性出血, 宫颈息肉, 息肉摘除术, 慢性宫颈炎, 术后病理, 门诊就诊, 患者, 宫颈涂片, 宫颈刮片, 妇科检查, 妇检, 单位, 出血症状, 白带, 巴氏涂片, 无症状, 病例, 并行
摘要:1 病例患者 38 岁,孕 2 产 1,因接触性出血伴白带增多 1 年余,1 个月前单位妇检宫颈刮片巴氏涂片Ⅲ级来我院宫颈门诊就诊.该患者2年前单位妇检宫颈涂片巴氏Ⅱ级,因无症状未求治.1 年多前开始出现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在外院就诊,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息肉,并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宫颈炎,息肉.但过后接触性出血症状未缓解.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8 例误诊分析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急性脑血管病较特殊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较易误诊.随着 CT、MRI 的应用,对本病的诊断率已大为提高,从而能及早诊断,积极治疗,改善预后[1].现就我院自 1990 年以来收治的 8 例脑静脉窦血栓结合临床表现、CT、MRI 进行分析.

    作者:张改霞;茹则熙;杨金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腺苷钴胺三联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 25%~90%,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常见,病变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等所致,临床上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分布如袜子或手套状,伴麻木、针刺、灼热或如踏棉垫感,有时伴痛觉过敏,随后有肢痛,呈隐痛、刺痛或烧灼样痛、夜间及寒冷季节加重.目前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我们于 2003~2004 年应用腺苷钴胺、血栓通、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郑洪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合剂胃肠术后一号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中药合剂胃肠术后一号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90 只 SD 大鼠完全随机分成 3 组(每组 30 只):假手术对照组:仅行单纯剖腹手术;腹腔感染组: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法(CLP)手术制作严重腹腔感染模型;中药治疗组:行 CLP 后每天灌胃胃肠术后一号[剂量 10 ml/(kg.d)];分别于成模后 1 d、3 d、7 d 3 个时相点各观察大鼠 10 只.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 乳酸、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毒素(LPS)和尿甘露醇与乳果糖比值(L/M)的变化.结果腹腔感染组大鼠各个时相的 DAO、D 乳酸、L/M、IL-6、TNF-α和 LPS 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胃肠术后一号治疗组与腹腔感染组比较,1 d 时上述观测指标无明显下降,3 d 和 7 d 时 DAO、D 乳酸、IL-6、TNF-α和 LPS 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7 d 时 L/M 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感染时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损害;胃肠术后一号可减少腹腔感染时炎性介质和内毒素的释放,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对肠黏膜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建;马涛;谷俊朝;张忠涛;王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恰当,可能导致急性尿潴留、泌尿道感染、膀胱憩室、结石、肾积水、血尿、肾功能衰竭、痔疮和疝气等.目前为止手术切除仍是前列腺增生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是国内 80 年代前后兴起的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术疗法.这种手术只需将外观近似膀胱镜的电切镜从尿道内插入,直达前列腺部位进行切割即可. 这种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死亡率低等突出的优点,国内大医院乃至基层医院已经普及,取代了开放手术.我院从 2001 年 10 月至 2005 年 6 月采用 TURP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300 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永富;李爱群;万银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坚固内固定辅助分段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骨折 86 例

    目的观察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辅助分段颌间牵引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 86 例下颌骨骨折患者行小型钛板坚固内定术,术前、术后辅助分段颌间牵引.外固定拆除后一月复查,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线对位愈合情况,咬合关系及开口度等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6 例手术切口一期愈合,84 例术后 X 线片示骨折线对位良好,咬合关系及开口度均恢复良好;2 例为陈旧性骨折,伤后一月左右手术,术后一侧咬合关系不理想.结论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术术前行分段颌间牵引,可以改善咬合关系.术中复位容易,术后牵引起到局部咬合关系微调作用.

    作者:付芳岐;李树生;李景;杨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老年胸外科病人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

    目的总结 70 岁以上老年胸外科病人的手术指征、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 1996 年 6 月至 2005 年 6 月我院共施行胸外科手术 578 例,其中 7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118 例,占 20.4% .对 118 例老年患者手术治疗及围术期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术后出现或加重的循环系统并发症 34 例占 28.8%(34/118);呼吸系统并发症 29 例(占 24.6%);消化系统并发症 19 例(占16.1%);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 10 例(占 8.5%);经综合治疗均治愈出院.术后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 90.0%、77.6%、42.8%.结论对老年胸外科病人围术期处理十分关键,因老年人全身各系统器官的衰退及疾病本身的并发症相互叠加,风险较大;但只要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手术中间处理严密,围术期处理恰当,老年患者施行胸外科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王秀兰;俞耀辉;陈世发;马陆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医院大型设备融资合作利弊谈

    由于国家卫生事业经费有限,每年给医院卫生经费拨款与医院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缺口.为引进医院急需的医疗设备,许多医院都与社会力量开展融资合作,以解决医院资金的不足.

    作者:周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小肠肿瘤的诊治(附21例报告)

    小肠肿瘤较为少见,因其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故早期诊断较困难,误诊率较高.我院自 1985 年 9 月至 2005 年 5 月共收治小肠肿瘤 21 例,均经手术探查切除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小肠肿瘤.

    作者:陆少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强力脱水逆转脑疝的临床价值分析

    脑疝是脑血管病危险的信号. 国内报道,脑出血合并脑疝死亡者占 44.8%~50.1%.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应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和瞳孔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并积极进行脱水治疗,控制颅内高压,降低病死率.我院神经外科 2004 年 10 月至 2005 年 6 月利用强力脱水措施逆转脑疝 15 例,其中急性硬膜下血肿 10 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 2 例,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 3 例.脑疝发生后均先采用强力脱水措施,然后结合手术(部分病人未手术),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树兴;刘元彬;黄盛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男性不育患者精浆SOD和MDA含量的观察

    男性不育是男性科学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研究证明哺乳动物的精子对氧毒性较为敏感[1],氧毒性之一表现在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我们检测了 91 例男性不育患者精浆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以及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的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氧自由基在男性不育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姜全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改善妇科内分泌临床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医学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多,国内医疗环境的改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妇科内分泌教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遇到生源多、学习时间短、一些病例不能经常见到等问题.为了在当前环境下,克服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妇科内分泌教学达到较好的效果,是我们一直尝试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通过科间合作、科内合作,带教老师互通信息,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制作多媒体图谱、教学课件等方式,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阮祥燕;刘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类天疱疮及天疱疮 42 例回顾性分析

    类天疱疮和天疱疮是主要的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常见,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泛发于全身的大疱,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和并发症多.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治疗方法和预后方面的研究,但结果差异很大.笔者对 1990~2004 年期间在北京友谊医院住院的类天疱疮和天疱疮患者的住院和随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合理治疗方案,分析并发症和合并症,为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积累经验.

    作者:高广程;冯育洁;赵俊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 38 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病毒性脑炎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以发热(占 94.74%)、头痛(占 92.11%)、精神症状(占 47.37%)为主.脑电图异常率 73.68%.结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及头颅 CT 或 MRI 检查.一旦考虑病毒性脑炎,宜尽早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以临床症状改善为标准.

    作者:沈光莉;屈晓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骨质疏松性骨折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共治疗 30 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62~82 岁,平均 70.5 岁,X 线检查均患有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伴有明显持续性腰部疼痛.症状持续时间为 2~26 个月,平均 14 个月.30 例患者均给予鳗鱼降钙素 20 IU,每周肌肉注射1次,同时口服钙片(碳酸钙)500 mg 及骨化三醇 0.5 μg,每日一次.疗程 12 个月.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和疼痛强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由治疗前的 0.698~0.742 g/cm2,平均 0.724±0.102 g/cm2增加为治疗后的 0.715~0.766 g/cm2,平均 0.743±30.110 g/cm2.骨密度值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30 例患者中 29 例未发生脊柱其它节段的压缩骨折,1 例在治疗期间出现 1 个椎体的新发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评分由治疗前的 2.5~9.5,平均 6.5±2.0,减少为治疗后的 1.1~4.8,平均 2.3±1.0.结论应用降钙素+维生素 D+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可有效地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

    作者:陈浩;唐海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7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晚期的严重综合征,是所有肾脏疾病发展的后结果,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一旦确立,即难以逆转,是一个进行性不断恶化的疾病.我们运用中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7例,临床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于兴娟;马秀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组织工作体会

    自 2001 年全国实行卫生专业技术初、中级资格考试以来,我市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以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宗旨,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考试制度、强化管理机制、完善考试程序,全面提升考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5 年来,我们在不断完善考试组织工作的同时,也积累了一整套相关经验.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子宫颈管腺癌 1 例

    1 病例患者 38 岁,孕 2 产 1,因接触性出血伴白带增多 1 年余,1 个月前单位妇检宫颈刮片巴氏涂片Ⅲ级来我院宫颈门诊就诊.该患者2年前单位妇检宫颈涂片巴氏Ⅱ级,因无症状未求治.1 年多前开始出现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在外院就诊,行妇科检查发现宫颈息肉,并行宫颈息肉摘除术,术后病理示:慢性宫颈炎,息肉.但过后接触性出血症状未缓解.

    作者:李清;郝松茹;江亚羡;吴冬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实验室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轻重程度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胆红素的关系.方法 2004 年我院收治的121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行实验室检查对比术中所见(术后病理)作回顾性分析,将结果进行两组独立样本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分组计数资料的四格表卡方检验.结果重型阑尾炎(坏疽性、穿孔性、坏疽合并穿孔性)较轻型阑尾炎(单纯性、化脓性)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高(t 检验,P<0.001;χ2检验,P=0.015)、胆红素增高异常[总胆红素(TB):t 检验,P<0.001;χ2检验,P<0.001;直接胆红素(DB):t 检验,P=0.032,χ2检验,P<0.001;间接胆红素(IB):t 检验,P<0.001,χ2检验,P=0.004].白细胞计数在重型与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t 检验和χ2检验双重证实).被调查的病例中有 109 例(90.1%)患者表现了不同形式的肝功异常.结论急性阑尾炎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白细胞计数能更准确地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胆红素异常多预示重型阑尾炎,急性阑尾炎致肝功异常局部解剖特点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立涛;高东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全血金标法检测 HBSAg 52 例漏检原因分析

    在我国乙型肝炎高发的现实情况下[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全血金标试纸检测因具有快速、节约血液资源、方便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无偿献血人群的初筛中,但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相比较存在1%的不符合率[2].我们自 2003 年应用该方法初筛献血人群 HBSAg 以来,共出现 52 例 HBSAg 金标快速检测为阴性,后经两种 ELISA 试剂进行初、复检后确定为阳性血样,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罗俊;廖德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断裂致胎儿死亡 2 例

    1 病例病例 1,患者,27 岁,住院号:66712.因孕 8+个月,外伤后阴道出血 2 h,以孕 34+6 周、孕 3 产 0 臀位,胎死宫内,胎盘早剥于 2005 年 4 月 8 日 1∶40 收入院.

    作者:刘宝芝;平栋;郭艳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