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俊秋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研究组反流症状及黏膜破损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民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敷贴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服用黛力新(1片,bid)治疗,观察组则配合中药敷贴(神阙),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脘痛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1);观察组胃脘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贴联合黛力新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脘痛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树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科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0例呼吸科长期卧床住院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探讨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肺部感染22例,发生率为13.75%;呼吸科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大、长期使用激素、意识障碍以及机体营养不良密切相关,是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护理人员应全面掌握长期卧床住院患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患者肺部感染.
作者:陈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均给予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则配合服用格列齐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及TC、TG、LDL-C、HDL-C、BMI等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赛治和他巴唑治疗甲亢的疗效及经济成本.方法:将10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赛治治疗,研究组采用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种药物的经济成本.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成本效果比为0.046,显著小于对照组的0.64(P<0.05).结论:赛治和他巴唑治疗甲亢疗效相当,但他巴唑更加经济实惠.
作者:赵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椎体侧后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PVP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锥体侧后方入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单侧椎弓根内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体侧后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耐受好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明;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袁伟忠;钟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前使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方法:将72例腹部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无球囊导尿管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性肛管连接灌肠筒灌肠,比较两组清洁效果.结果:试验组灌肠总量、灌肠液保留时间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在腹部手术肠道准备时可取得满意的清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珠;周素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循征检验医学主要是发现与提出问题,找寻实验室或相关文献的价值证据,进行科学公允评价,并用于临床医学.
作者:韦绍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联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LDL-C、HDL-C、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与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
作者: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出院前24小时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24小时内(P<0.05),且研究组FMA评分及恢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利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晓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螺旋CT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胸部X线与螺旋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胸部X线及螺旋CT扫描对点片状与斑片状影、大叶或节段性实影、磨玻璃状改变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肺血管纹理改变检出率(18.75%)、薄壁囊腔影检出率(18.75%)显著高于X线(P<0.05),而X线对类圆密影检出率(17.50%)、肋骨骨折检出率(63.75%)显著高于CT扫描(P<0.05).结论:胸部X线可作为临床诊断创伤性湿肺的有效手段,也是其诊断基础;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准确性更佳.
作者:栗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则采用依丙合剂(含依托咪酯1mg/mL及丙泊酚10mg/mL)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后MAP、HR、SpO2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后,对照组MAP、HR、SpO2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则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效果显著,呼吸抑制作用轻,且能较好的稳定患者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曹嵩;吴国远;梁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乡镇卫生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治意识薄弱,通过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健全相关组织以及管理制度,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可降低传染病发生率,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及医疗服务质量,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罗厚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及取穴概况,为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多样,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腰痛取穴在古代及现代文献中均有一定规律,但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结论:针灸治疗腰痛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腰痛性质选择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论治优势;取穴可以参考古代及现代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和发展.
作者:曾源;郭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静脉泵、CPM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配合运动训练,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SS评分、ROM、VAS评分改善程度及步行功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训练配合CPM能显著改善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江红艳;刘守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方法:93例静脉留置针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常规组(n=35),分别采用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非正常拔管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肺结核可有效减少导管堵塞,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
作者:胡肖贤;朱密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康复治疗师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调查,以期科学、定量评估其现况,为改善康复治疗师职业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康复专科机构康复治疗师为对象,通过治疗师代表访谈和现场工作环境评估方式收集问题后自制问卷,并对该总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81.4%,平均年龄为27.25±4.51岁,平均工作年限为4.08±4.62年,以物理治疗师(31.6%)、中医治疗师(20.2%)为主;调查显示在近的12个月受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困扰的时间超过30天者达53.5%,主要以颈部、下腰背、肩部、腕/手、上腰背的轻、中度疼痛为主,因此而减少工作活动占32.5%,减少休闲活动占59.6%;因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而改变工作习惯有60.5%,想过换工作有22.8%.结论:康复治疗师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并因此而影响到了工作、生活甚至工作意愿,丞待改善.
作者:罗文焕;徐艳文;刘辉霞;符传东;向荣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术后均给予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膝关节屈伸训练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介入冰敷、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术后1年H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HS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针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推拿手法治,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26<0.05).结论:针刀+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
作者:尹剑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院前急救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院前急救工作中的常见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
作者:李娅斐;何惠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