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对比

叶民俊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疗效
摘要: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研究组反流症状及黏膜破损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椎关节整复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椎关节整复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均给予常规四联疗法(阿莫西林、盐酸雷尼替丁、复方氢氧化铝片、胶体果胶铋)治疗,治疗组则配合胸椎关节整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8%(P<0.05).结论:胸椎关节整复配合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朱开文;蔡雪玲;高艳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24个月的随访,无患者出现感染复发;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5±6.4分显著提高至术后的67.2±12.2分(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难度较大,若选择保留假体清创术就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谨慎选择;二期翻修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对感染进行有效控制,且疗效显著.

    作者:郑小春;黄颂安;谢国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初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效果.方法:2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接生方法,观察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比较两组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产程、会阴水肿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初产妇产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8小时内两组初产妇水肿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疼痛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初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有效降低会阴侧切率,且对产程无明显影响.

    作者:潘秋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少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何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伪聋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综合分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方法鉴别伪聋的优缺点,各测试方法互相验证,结合心理治疗,以正确诊断伪聋.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的方法各有优劣,需联合检查,综合分析,经心理暗示,可明确诊断.

    作者:孙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沟炎削刮法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削刮法治疗甲沟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甲沟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常规消毒后用鱼石脂药膏贴敷包扎,观察组消毒麻醉后行削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P<0.01).结论:削刮法治疗甲沟炎疗效显著,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新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3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及治疗依从率均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健康行为,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寸明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及腹腔镜探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急诊应用腹腔镜探查术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国新;黄宝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中海贫血防治宣传与进展

    地中海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以生长迟缓等为主,目前临床地中海贫血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加强地中海贫血宣传、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分析其诊断方法,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发生率.

    作者:林雪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45例缺血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及对照组72例,试验组予基础治疗、标准化护理及通络息风中药汤剂,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方法及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1).结论: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脱水、神经保护、微循环改善、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配合认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胸部X线和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胸部X线与螺旋CT在创伤性湿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胸部X线与螺旋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胸部X线及螺旋CT扫描对点片状与斑片状影、大叶或节段性实影、磨玻璃状改变等影像学特征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肺血管纹理改变检出率(18.75%)、薄壁囊腔影检出率(18.75%)显著高于X线(P<0.05),而X线对类圆密影检出率(17.50%)、肋骨骨折检出率(63.75%)显著高于CT扫描(P<0.05).结论:胸部X线可作为临床诊断创伤性湿肺的有效手段,也是其诊断基础;螺旋CT对创伤性湿肺的诊断准确性更佳.

    作者:栗爱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1).结论: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5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钙拮抗剂,用药后随访,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钙拮抗剂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心悸、头痛、眩晕、组织水肿、脸红、恶心呕吐等,其中头痛发生率高,脸红和组织水肿次之;尼莫地平不良反应率高.结论:钙拮抗剂类药物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但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用药应注意通过药物合用、降低剂量等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骆嵩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育儿知识宣教对产妇育儿知识认知及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对产妇育儿知识认知及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126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育儿知识依靠传统家庭模式及个人经验获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育儿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孕妇育儿知识水平及幼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育儿知识认知总分10.2±1.9分,高于对照组的6.9±2.2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病率为16.9%,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33.3%(P<0.05);观察组体格发育、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能提高孕妇育儿知识认知水平及婴幼儿整体发育与健康水平.

    作者:王沛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生素、肠粘膜保护剂、补液治疗、止泻、中药治疗等.

    作者:舒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症超声快速管理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快速管理(PCUM)方案在ICU重症患者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期间ICU收治的重症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65例,对患者进行常规诊疗,同时采用PCUM方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初步判断,对其病因初始判断时间、初始诊断正确率和PCUM方案的病因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本次研究中,65例ICU急性呼吸困难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重症患者经PCUM方案诊断,其初步诊断时间平均为14.9 ± 5.4min,确诊时间平均为64.2 ± 15.7min,初步正确治疗时间平均为33.4 ± 13.9min.结论:PCUM方案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呼吸困难的早期病因判断及评估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丰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营养干预联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联合护理对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营养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TC、LDL-C、HDL-C、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与护理配合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控制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

    作者:白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遗尿的中医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小儿遗尿的中医护理体会.方法:33例遗尿患儿均在饮食护理、生活起居护理等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推拿、中药脐疗等中医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治愈28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结论:在良好的生活环境及合理的饮食情况下,推拿、中药脐疗等中医护理措施对改善小儿遗尿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金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肩关节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接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及良肢位摆放、局部推拿、理疗、针刺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配合肩关节针对性控制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HAMD、FMA、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控制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肩痛程度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琼;周璐;曾莉华;向玺;许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