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骆嵩山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 钙拮抗剂,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研究钙拮抗剂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5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钙拮抗剂,用药后随访,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钙拮抗剂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便秘、心悸、头痛、眩晕、组织水肿、脸红、恶心呕吐等,其中头痛发生率高,脸红和组织水肿次之;尼莫地平不良反应率高.结论:钙拮抗剂类药物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但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临床用药应注意通过药物合用、降低剂量等方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探查术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胃肠外科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60例胃肠外科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0例,分别采用传统剖腹探查术及腹腔镜探查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急诊应用腹腔镜探查术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国新;黄宝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腹泻病临床新观点与研究进展

    小儿腹泻病的发病原因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易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发育不良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抗生素、肠粘膜保护剂、补液治疗、止泻、中药治疗等.

    作者:舒清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师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康复治疗师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的调查,以期科学、定量评估其现况,为改善康复治疗师职业防护措施、预防和减少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某康复专科机构康复治疗师为对象,通过治疗师代表访谈和现场工作环境评估方式收集问题后自制问卷,并对该总体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14份,回收率81.4%,平均年龄为27.25±4.51岁,平均工作年限为4.08±4.62年,以物理治疗师(31.6%)、中医治疗师(20.2%)为主;调查显示在近的12个月受到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困扰的时间超过30天者达53.5%,主要以颈部、下腰背、肩部、腕/手、上腰背的轻、中度疼痛为主,因此而减少工作活动占32.5%,减少休闲活动占59.6%;因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而改变工作习惯有60.5%,想过换工作有22.8%.结论:康复治疗师面临较为严重的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问题,并因此而影响到了工作、生活甚至工作意愿,丞待改善.

    作者:罗文焕;徐艳文;刘辉霞;符传东;向荣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减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踝关节减重情况下诱导足外翻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伴踝关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康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配合减重状态下的踝关节外翻训练,训练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腓骨长短肌等长收缩时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gram,iEMG)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iEMG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状态下诱导踝关节外翻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内翻问题.

    作者:郭永亮;冯重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尾椎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尾椎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例尾椎痛患者采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度.结果:9例患者中,其中8例治疗后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为8.56±0.88、2.00±2.45,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00).结论:体外放散状冲击波可有效治疗治疗尾椎痛症.

    作者:吴穗琼;黄崇侠;朱伟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取穴概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及取穴概况,为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多样,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腰痛取穴在古代及现代文献中均有一定规律,但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结论:针灸治疗腰痛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腰痛性质选择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论治优势;取穴可以参考古代及现代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和发展.

    作者:曾源;郭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结合中药房管理经验,调查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结论: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问题,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提高中药的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严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椎体侧后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椎体侧后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PVP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锥体侧后方入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单侧椎弓根内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体侧后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耐受好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明;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袁伟忠;钟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循证检验医学的研究进展

    循征检验医学主要是发现与提出问题,找寻实验室或相关文献的价值证据,进行科学公允评价,并用于临床医学.

    作者:韦绍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本科专业学生19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期授课结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抽象问题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学能力、所学知识提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效果更好.

    作者:钟美容;廖喜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生学习风格调查研究

    目的:为体现个体化教育,利用学习风格理论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习风格与理论成绩及实践成绩的关系.方法:采用Kolb学习风格量表,抽取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大三学生进行学习风格分布情况及其与成绩的相关情况研究.结果:在学习风格统计中,聚合型占32%、顺应型占30%、同化型占20%、发散型占18%;不同学习风格学生的理论成绩方面,聚合型、同化型学习风格者优于发散型学习风格者(P<0.05);实践成绩方面,顺应型、聚合型风格者优于同化型与发散型(P<0.05).结论:学习风格分布区别可能是大三学生已具备较好的理论基础,但因缺乏真实的操作对象,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薄弱;学习风格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影响,提示需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个体化教育方法的改进.

    作者:古琨如;谢芹;刘春龙;余芳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伪聋的诊断和处理

    本文综合分析纯音听阈测试、声导抗测试、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方法鉴别伪聋的优缺点,各测试方法互相验证,结合心理治疗,以正确诊断伪聋.主观测试和客观测试的方法各有优劣,需联合检查,综合分析,经心理暗示,可明确诊断.

    作者:孙一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术后均给予卧床休息、药物治疗、膝关节屈伸训练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同时介入冰敷、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术后1年HS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HS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可有效提高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3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及治疗依从率均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指导患者健康行为,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寸明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针刺、电磁波照射、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1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牵引、推拿、针刺、电磁波照射、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48例,好转5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伟跃;李静;张志文;秋保卫;黄利云;杨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对照组采用刺络拔罐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7%(P<0.01).结论:扬刺法针刺配合燃酒疗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人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均给予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则配合服用格列齐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及TC、TG、LDL-C、HDL-C、BMI等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采用针灸疗法安全有效.本文总结近年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系统了解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自主神经及上肢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燕;陈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育儿知识宣教对产妇育儿知识认知及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对产妇育儿知识认知及幼儿发育的影响.方法:126例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育儿知识依靠传统家庭模式及个人经验获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育儿知识宣教,比较两组孕妇育儿知识水平及幼儿发育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育儿知识认知总分10.2±1.9分,高于对照组的6.9±2.2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发病率为16.9%,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33.3%(P<0.05);观察组体格发育、发育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褥期育儿知识宣教能提高孕妇育儿知识认知水平及婴幼儿整体发育与健康水平.

    作者:王沛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配合经皮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有助于减少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改善髋关节功能.

    作者:何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