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彦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9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结果:出院前24小时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入院24小时内(P<0.05),且研究组FMA评分及恢复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利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晓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提高药品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方法:查阅国内相关文献,结合中药房管理经验,调查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现阶段,基层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结论: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房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问题,综合使用各种方法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提高中药的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严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家庭单位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在我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配合家庭单位护理(糖尿病知识培训、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单位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且干预时间短,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廖建群;廖建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乡镇卫生院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管理制度不健全,防治意识薄弱,通过强化法制观念,建立健全相关组织以及管理制度,强化医疗队伍建设,可降低传染病发生率,提高医院传染病管理及医疗服务质量,为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罗厚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捏脊对减轻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腰痛的效果.方法:将82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腰背肌锻炼、直腿抬高等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则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配合中医捏脊疗法,观察两组患者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捏脊可减轻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的腰部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俊;朱伟亮;张检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现状、康复需求,为更好开展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海街46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入户调查,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改良Barther指数和FCA量表分别评定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多数脑卒中患者治疗时间在3个月以内,60%患者愿意接受社区门诊或住家康复治疗.结论:加快社区康复人才建设,完善社区康复网络,制定规范康复模式.
作者:龚晓;谭发林;戎伟鹏;张雁婷;叶美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针刺、电磁波照射、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10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牵引、推拿、针刺、电磁波照射、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48例,好转5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靳伟跃;李静;张志文;秋保卫;黄利云;杨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脱水、神经保护、微循环改善、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发症预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配合认知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认知能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FMA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倩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接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及良肢位摆放、局部推拿、理疗、针刺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配合肩关节针对性控制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HAMD、FMA、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控制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肩痛程度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琼;周璐;曾莉华;向玺;许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肌注胃复安,治疗组则采用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恶心呕吐程度.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籽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时的恶心呕吐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泊盛;田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红细胞计数和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临床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4例有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和21例患缺血性贫血的患者以及50例健康的体检者(对照组)血细胞进行测定,比较红细胞计数与平均红细胞体积比值,对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要高于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红细胞计数要低于对照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及对照组.以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5.9作为筛查的指标,其特异度为91.0%,灵敏度为95.0%.两组差异显著性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比值是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的可靠指标,有特异性及敏感性高,方便直观的特点.
作者:王满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联合MRI增强扫描在鉴别慢性胰腺炎、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胰腺癌患者(研究组)和4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均接受MSCT和MRI增强扫描,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CT下胰腺密度异常、弥漫性增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局限性增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均匀强化及短暂性强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性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钙化、胰腺体积增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淋巴结增大及脓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联合MRI增强扫描可从胰腺密度、钙化情况等对胰腺癌进行准确鉴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12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依从性及GSES评分.结果:观察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SES评分为26.65±7.48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的33.77±8.03分(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肾炎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瑞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地中海贫血是临床常见疾病,患者发病后临床表现以生长迟缓等为主,目前临床地中海贫血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加强地中海贫血宣传、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中海贫血流行现状分析其诊断方法,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地中海贫血的临床发生率.
作者:林雪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治疗肺结核的作用.方法:93例静脉留置针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58)和常规组(n=35),分别采用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与常规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并发症及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非正常拔管率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常规组(P<0.05).结论:一次性浅静脉密闭留置针静脉输液治疗肺结核可有效减少导管堵塞,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
作者:胡肖贤;朱密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及取穴概况,为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多样,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腰痛取穴在古代及现代文献中均有一定规律,但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结论:针灸治疗腰痛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腰痛性质选择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论治优势;取穴可以参考古代及现代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和发展.
作者:曾源;郭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处方的用药情况及书写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糖尿病患者的不合理处方.结果:824张糖尿病患者处方中不合格处方9张,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7张,用药不当处方2张.结论:我院糖尿病患者处方应用基本合理,通过处方点评有助于改善处方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姚玲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则采用依丙合剂(含依托咪酯1mg/mL及丙泊酚10mg/mL)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观察两组患者诱导前后MAP、HR、SpO2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诱导后,对照组MAP、HR、SpO2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则与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人无痛肠镜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采用依托咪酯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效果显著,呼吸抑制作用轻,且能较好的稳定患者血管,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曹嵩;吴国远;梁艳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康复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400例儿科康复患者及其家属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率达9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5%(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率为9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5%(P<0.05).结论:基于儿科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采用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赖春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椎体侧后方入路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1例无神经症状、无需椎管减压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PVP手术治疗,观察组经锥体侧后方入路,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单侧椎弓根内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体侧后方入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促使患者早期康复锻炼,具有创伤小、操作时间短、恢复快、耐受好等优点,是一种实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卫明;刁鉴伟;陈志强;赖卓志;袁伟忠;钟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