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价值分析

张晓丽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 标准化护理, 通络息风, 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45例缺血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及对照组72例,试验组予基础治疗、标准化护理及通络息风中药汤剂,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方法及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1).结论: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取穴概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及取穴概况,为临床治疗腰痛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方法多样,临床治疗中均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突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腰痛取穴在古代及现代文献中均有一定规律,但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结论:针灸治疗腰痛应根据患者情况和腰痛性质选择具体方法,充分发挥针灸治疗腰痛的辨证论治优势;取穴可以参考古代及现代的文献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的发展方向,不断总结和发展.

    作者:曾源;郭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复促醒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对昏迷和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康复促醒方法进行综述,同时指出在昏迷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促醒治疗和疗效评定中尚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促进康复促醒治疗和疗效评定方法的规范化.

    作者:姜道新;谢川;王楠;马得旅;陈琼英;张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健康教育对体检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体检科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97<0.05).结论:体检科高血压患者开展服药相关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助于疾病治疗与控制.

    作者:陈芳;张嘉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推拿手法操作考核的几点思考

    推拿手法质量是保证推拿临床实践和康复保健中疗效的重要因素,历代推拿传授者均非常重视推拿手法的考核.当今,中医院校是培养推拿人才的摇篮,作为推拿教学一线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探讨适应新时代的推拿人才培养方式,而其中操作考核改革是提高推拿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于推拿手法具有复杂性和灵活性的特点,目前尚无一个全面、客观、统一的考核办法,有必要从推拿手法动作的外形和内涵、考核标准和细则、考核方式等各方面探讨适应新要求的推拿手法操作考核方法.

    作者:李武;李铁浪;彭亮;刘小卫;王德军;杨舟;于隽;张国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手法治疗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关于腓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间的86例腓骨骨折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43例,对照组采用手术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中医手法进行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42%,观察组为95.3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同时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6.3±1.5个月,观察组为3.9±1.1个月,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腓骨骨折患者,中医手法治疗能够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优势较大.

    作者:陈付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体外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尾椎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尾椎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例尾椎痛患者采用放散状冲击波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度.结果:9例患者中,其中8例治疗后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前及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为8.56±0.88、2.00±2.45,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8,P=0.000).结论:体外放散状冲击波可有效治疗治疗尾椎痛症.

    作者:吴穗琼;黄崇侠;朱伟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AS)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采用针灸疗法安全有效.本文总结近年来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方法的相关文献,系统了解针灸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疼痛、自主神经及上肢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燕;陈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术后遗留症状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的疗效.方法:84例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及物理治疗,推拿组采取常规药物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推拿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2%(P=0.011<0.05).结论: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内固定术后下肢遗留症状的临床疗效良好.

    作者:余小江;袁学雅;李子康;陈绩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家庭单位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家庭单位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在我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配合家庭单位护理(糖尿病知识培训、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单位护理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有显著作用,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且干预时间短,患者乐于接受.

    作者:廖建群;廖建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温通针法配合缪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配合缪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风寒湿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观察组采用温通针法配合缪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温通针法配合缪刺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崔道宁;杨晓波;党晓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的肠道清洁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前使用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的肠道清洁效果.方法:将72例腹部手术需行清洁灌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无球囊导尿管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一次性肛管连接灌肠筒灌肠,比较两组清洁效果.结果:试验组灌肠总量、灌肠液保留时间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肠道清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清洁灌肠在腹部手术肠道准备时可取得满意的清洁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珠;周素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PDCA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维护的影响

    目的:分析PDCA联合常规护理对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胃肠外科60例临床护理人员采取PDCA联合常规护理进行心理健康维护,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结果:干预后各学历护理人员心理压力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临床护理人员采用PDCA联合常规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程度,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掌握和护患关系改善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90例胫骨创伤性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植骨钢板内固定)和观察组(延长加压外固定)各4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等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性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长加压外固定治疗胫骨创伤性骨缺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锡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减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踝关节减重情况下诱导足外翻改善脑卒中患者踝关节内翻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伴踝关节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康复训练、物理因子治疗、针灸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配合减重状态下的踝关节外翻训练,训练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腓骨长短肌等长收缩时积分肌电值(integrated Electromygram,iEMG)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iEMG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状态下诱导踝关节外翻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踝关节内翻问题.

    作者:郭永亮;冯重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标准化护理模式对缺血性脑中风急性期患者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45例缺血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及对照组72例,试验组予基础治疗、标准化护理及通络息风中药汤剂,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方法及临床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P<0.01).结论:临床标准化护理措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肩关节控制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其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疗效及其对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72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均接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及良肢位摆放、局部推拿、理疗、针刺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配合肩关节针对性控制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HAMD、FMA、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控制训练能进一步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肩痛程度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琼;周璐;曾莉华;向玺;许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及铝碳酸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P<0.05);研究组反流症状及黏膜破损程度均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民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在康复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本科专业学生19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及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期授课结束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能力、抽象问题的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学能力、所学知识提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为引导的问题教学法用于《康复护理学》教学效果更好.

    作者:钟美容;廖喜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人Ⅱ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均给予服用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则配合服用格列齐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水平及TC、TG、LDL-C、HDL-C、BMI等血脂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齐特治疗老年Ⅱ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脂代谢,保护胰岛功能,并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社区护理干预慢性胃炎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某社区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护理组采取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7%(P<0.01);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俞俊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