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刘春玲;王毅;刘玉潇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对ICU老年患者术后谵妄转归的影响效果.方法:对本院ICU老年住院谵妄患者展开研究,从中抽出8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谵妄持续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P值小于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观察组患者的D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性:P值<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ICU住院老年谵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住院时间、降低谵妄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祁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6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采用乳胶免疫法测试D-二聚体的含量.在患者发病后的30d对患者做预后评价,然后分析预后患者的结果.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30d,预后良好组的患者有342例,预后不良组的患者有331例.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预后量好组的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比正常人高,但是在治疗以后会降低,同时血浆D-二聚体患者在预后治疗以后效果良好,这说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是判断患者预后水平的重要指标.
作者:董涛;葛汝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受大量服用抗生素、使用公共坐便以及性生活不洁的影响,女性群体罹患细菌性阴道炎的概率逐年增加,探寻诊治该疾病的有效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在对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甲硝唑以及克林霉素的药理机制,并对以上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出阐释,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肖井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对高血压患者接受全科医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于我社区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共计选择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研究对象均分为各48例的两组.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予以观察组全科医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参照组,且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全科医生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梁晓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督脉灸、中西医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中西医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督脉灸,两组均连续治疗7d,记录其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P<0.05.
作者:蔡辅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效果.方法:纳入看守所88例2017.2至2018.4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奥美拉唑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埃索美拉唑组则采取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效果、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愈合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夜间胃液PH和溃疡面积、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奥美拉唑组更好,P<0.05.埃索美拉唑组副反应少于奥美拉唑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效果理想.
作者:陈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出生医学证明》使用范围以及领域日趋广泛,它证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出生人口时的健康及自然状况、出生人口的血亲关、新生儿依法获得保健服务的凭证,为其它必须以《出生医学证明》为有效证明的事项提供依据.因此,出生证明需要保持资料真实、准确及时,起着重要临床作用.新生儿出生之后,出生证办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问题出现,如出生证明办理过程中资料不全面、排队等待时间过长、反复填写资料信心等问题,从而导致对办理证明工作人员不满从而导致投诉事件发生.本文就结合我院实际操作出现问题进行以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韦小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面向留学生招生及实行全英教学是教学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针对留学生教学的特殊性,结合妇产科实验见习课全英教学特点,通过系统、有序的课前准备,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客观公正的教学效果评价,进而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实验见习课的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作者:以善佳;田正平;姚军;蒋彩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并且总结科学的护理方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观察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临床表现和针对性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结果显示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发生率更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加强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并及时的应用科学护理模式应对,可以明显的降低骨筋膜室综合症发生率.
作者:李娜;李桂敏;王平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探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均快于常规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致残、致死情况对比常规组也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快速通道,有助于缩短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作者:任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96例,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和各项指标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SAS、SDA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等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施以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英;程光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诊断要点.方法:对我院2017.05-2018.05经病理证实为SPTP的30例患者的CT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SPTP具有实性以及囊性结构,存在包膜,和正常胰腺组织之间界限分明,CT增强扫描可见动脉期肿瘤实质部分出现轻度强化,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呈现渐进性强化.结论:SPTP的CT特征较为特殊,熟悉该病的CT图像可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以及鉴别.
作者:佟艳龙;王宝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了解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2-2018.3的70例重症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方法,整体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率;高压氧治疗原理了解度、高压氧治疗顺应性;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血氧饱和度;舱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整体组满意率、神经功能、血氧饱和度、高压氧治疗原理了解度、高压氧治疗顺应性、舱内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重症颅脑外伤高压氧治疗患者实施舱内护理措施效果理想.
作者:王应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现阶段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膀胱癌,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致死率高,其临床常用治疗措施选择以手术为主,术式选择多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主,膀胱切除后需行膀胱重建以及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重建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难度大,但术后患者接近正常生理排尿习惯.回肠膀胱术(经典的Bricker尿流改造术)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为现阶段临床常见术式;对临床年龄偏大、体质较差、耐受力较低患者,常用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为后期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报道.
作者:龙振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为降低双源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及对患者的危害,本文从CT增强扫描中对比剂应用现状、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出较好相应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选择适宜穿刺部位、加强双筒高压注射器检查、合理选择静脉针头,并对出现外渗后如何护理展开了详细的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韦翠光;韦利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对产妇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观察组,该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大量失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产妇的出血量,也能规避风险,可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雪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于脑血管畸形患者中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实施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起至2018年10月毕,在我院选取10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探讨分析,随机分组,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将切除手术应用到对照组患者中实施治疗,将血管内介入栓塞应用到观察组患者中实施治疗,有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脑血管畸形患者中应用血管内介入栓塞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田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就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来说,其已经逐渐成为了对高原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慢性病之一.而藏医药则能够对其进行有效解决,有关书籍中表明其具有应用副作用小的特点优势.因此本院就将以此为主要的研究内容,通过对藏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机理进行入手,展开其具体研究,以供参考.
作者:陈珠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的效价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测的240例O型血RhD阳性孕妇,采用传统试管法与微柱凝胶技术检测IgG抗-A及IgG-B效价.结果 微柱凝胶技术测定IgG-A和IgG-B效价几何均数均明显高于传统试管法测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技术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试管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柱凝胶技术相较于传统试管法,检测O型血孕妇IgG抗体效价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袁一灵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