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洪娟
目的:总结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行手法整复配合中药外敷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通过整复前心理疏导、夹板固定护理、患肢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内外药物治疗、营养膳食调护等护理干预,总结护理效果及体会。结果:8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半年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后,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冯丹;温素珍;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疗效。方法:将64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观察组则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配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隔天1次,治疗10次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①观察组VA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五步推拿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提高其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席常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1);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的26.5%(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汉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总结护理体会。结果:42例角膜水肿患者中,10例2天内水肿消退(23.8%),10例2~4天内水肿消退(23.8%),19例4~7天内水肿消退(45.2%),3例7~14天内水肿消退(7.1%);通过积极处理,所有患者角膜均恢复透明。结论:认真仔细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
作者:钟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脑梗死康复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FIM、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两组FMA、FIM均高于治疗前,且循证组高于对照组(P<0.05);循证组总依从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323<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康复锻炼应用循证护理具有积极意义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毛玉荣;周敏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生殖道感染是各种病原菌导致的阴道黏膜炎性疾病,常见的是阴道毛滴虫及念珠菌等单一或混合感染。本文简要介绍生殖道感染的特点,分析臭氧治疗生殖道感染的作用机制、优点及临床应用。
作者:韦彩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黄氏筋伤针法主要采用芒针、火针及三棱针针法,根据病情灵活治疗筋伤病,特点是“中西结合,西为中用”,即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解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运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筋伤病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黄氏筋伤针法的治疗特点及操作方法。
作者:冯希;黄崇侠;胡凤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慢性脓胸患者,均进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为3.5±0.6小时;术中出血量为610.5±30.4mL;术后发生2例胸腔渗血,通过对症治疗痊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3个月,总有效率达到94.0%。结论:对于慢性脓胸患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谦;李小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后输液贴采取改良方式固定的效果。方法:80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400例)和改良组(5600例),手背静脉穿刺后输液贴固定传统组采用传统十字交叉方式,改良组采用改良一字形方式,比较两组固定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改良组穿刺针头固定成功率为97.43%,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5.71%(P<0.01);改良组固定满意率为97.59%,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5.96%(P<0.01)。结论:手背静脉穿刺后输液贴改良固定避免患者二次穿刺痛苦,提高患者固定成功率及满意率。
作者:申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坐骨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针灸推拿治疗,B组在A组为基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痛阈值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B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赖春;覃彬原;杨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提高老年继发性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诊疗的继发性高血压(观察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各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血清钾、血压值等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病程为2.19±0.83年,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22±0.91年(P<0.05);观察组初诊收缩压、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继发性高血压一般其病程短于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化程度更显著,其治疗中仅应用降血压药物效果并不显著,需配合其他疗法治疗。
作者:梁庆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7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5例,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SF-36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瑞;张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150例拟行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高剂量组(n=75)与低剂量组(n=75),均采用常规PCI,高剂量组术前3~5天和术后6个月连续服用40mg/天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组同期服用20mg/天的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围术期血脂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术后1、6个月两组血浆HDL-C水平和LVEF均高于术前,血浆LDL-C、TC、TG和NT proBNP水平和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术前;高剂量组术后1、6个月的血浆HDL-C水平和LVEF均高于低剂量组,血浆LDL-C、TC、TG和NT proBNP水平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内血栓率、再狭窄率和死亡率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适当增加阿托伐他汀服用剂量有助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疗效提高及其预后情况改善。
作者:段丽萍;林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放松、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仅用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1);治疗后治疗组颈椎各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彭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45例试验组与42例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试验组服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临床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柳氮磺吡啶药物相比,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孝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扶他林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超短波和扶他林超声波透入治疗,对照组予超短波和单纯超声治疗,观察两组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他林超声波透入疗法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疗效确切。
作者:谌力蔓;冯小茗;郭秋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对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60例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本文以回顾性的方法展开了对60例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早发性癫痫患者40例,无患者出现治疗后复发以及治疗后死亡;迟发性癫痫患者20例中,复发7例,占11.67%,经再次治疗复发2例,占3.33%,无患者死亡,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7%。结论:对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要以患者病情为根本,在患者患病初期就应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把对患者神经功能损害降到低,极大提高患者存活率。
作者:赵芳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3例肛肠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尿潴留,根据其临床资料总结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主要原因。结果:33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均为由术后切口剧烈疼痛刺激所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诱导排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患者尿潴留症状逐渐缓解,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术后切口剧烈疼痛产生刺激性作用是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完全缓解尿潴留症状。
作者:关玉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未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妊娠情况以及影响其术后妊娠的可能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院的100例未生育行子宫肌瘤剔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情况,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收集患者剔除肌瘤数目及大小情况等。结果:剔除肌瘤数目2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剔除肌瘤数目≥3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术后妊娠情况与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肌瘤位置对术后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剔除的子宫肌瘤越多,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越小;子宫肌瘤大小及位置对术后妊娠率无显著影响。
作者:朱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