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关键词:投稿
摘要: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8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予行手法整复配合中药外敷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通过整复前心理疏导、夹板固定护理、患肢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指导、内外药物治疗、营养膳食调护等护理干预,总结护理效果及体会。结果:8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半年随访观察,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措施后,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冯丹;温素珍;杨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穴位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更年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1)。结论:穴位按摩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益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于我院接受治疗的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45例试验组与42例对照组,对照组服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试验组服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临床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柳氮磺吡啶药物相比,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孝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75例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体会

    通过对我院75例糖尿病肾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分析,总结工作经验,客观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思路。

    作者:鲍子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黄氏筋伤针法治疗筋伤病的经验

    黄氏筋伤针法主要采用芒针、火针及三棱针针法,根据病情灵活治疗筋伤病,特点是“中西结合,西为中用”,即中医辨证思维结合西医解剖特点指导临床诊疗,运用中医针灸方法治疗筋伤病有良好疗效。本文介绍黄氏筋伤针法的治疗特点及操作方法。

    作者:冯希;黄崇侠;胡凤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按摩联合中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单独按摩、中频和二者联合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寻找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327例患者随机分为按摩组、中频组和联合组各109例,分别给予单独按摩、中频和二者联合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治疗2周时使用VAS量表和ODI量表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三组之间,联合组无论是VAS评分还是ODI评分,均在治疗2周后显著低于按摩组和中频组(P<0.05);VAS量表中,联合组在治疗1周后,其评分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2周治疗后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各组内在经过2周治疗后,各项评分相较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按摩联合中频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按摩或中频,并具有起效快的作用特点,是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王建华;周晓勐;高胜男;付英杰;郑宝财;张彩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分离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安康地区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用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92例支原体感染者中Uu感染415例、Uu+Mh感染373例、Mh感染4例;单纯Uu感染者在12种抗生素中对MIN、JOS、DOX、CLA、TET耐药率低;Uu+Mh感染者在12种抗生素中对JOS、DOX、TET、MIN耐药率低。结论:Uu和Uu+Mh感染者的耐药率差异性较大,应提高生殖道支原体培养的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降低这类疾病高耐药株的产生和流行。

    作者:吕晓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控效果。方法:将社区参与高血压慢性病管理的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社区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包括心理、饮食、运动指导和自我管理在内的综合护理,2年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健康饮食等行为形成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情知晓率、不良饮食改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包括心理、饮食、运动指导和自我管理在内的社区综合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是高血压防控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李淑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浅静脉穿刺后两种固定方式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目的:探讨浅静脉穿刺后输液贴采取改良方式固定的效果。方法:800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400例)和改良组(5600例),手背静脉穿刺后输液贴固定传统组采用传统十字交叉方式,改良组采用改良一字形方式,比较两组固定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改良组穿刺针头固定成功率为97.43%,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5.71%(P<0.01);改良组固定满意率为97.59%,显著高于传统组的85.96%(P<0.01)。结论:手背静脉穿刺后输液贴改良固定避免患者二次穿刺痛苦,提高患者固定成功率及满意率。

    作者:申艳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33例肛肠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后发生尿潴留,根据其临床资料总结导致患者出现尿潴留症状的主要原因。结果:33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均为由术后切口剧烈疼痛刺激所致;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诱导排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后,患者尿潴留症状逐渐缓解,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术后切口剧烈疼痛产生刺激性作用是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完全缓解尿潴留症状。

    作者:关玉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6例轮状病毒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05±1.02天,少于对照组的4.15±1.30天(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71%(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补充患儿营养物质的,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张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曹锐副教授运用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医案二则

    介绍了曹锐副教授小儿推拿治疗儿童便秘医案二则,曹锐教授善于针对病机治疗疾病,治疗实秘时手法可略加重,治疗虚证时可延长每次操作时间或增加每日推拿次数,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钟雯;曹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00例未生育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未生育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妊娠情况以及影响其术后妊娠的可能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入院的100例未生育行子宫肌瘤剔除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妊娠情况,查阅患者病历资料,统计收集患者剔除肌瘤数目及大小情况等。结果:剔除肌瘤数目2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剔除肌瘤数目≥3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显著低于剔除肌瘤数目1个组患者(P<0.05);术后妊娠情况与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剔除肌瘤位置对术后妊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剔除的子宫肌瘤越多,患者术后妊娠的可能性越小;子宫肌瘤大小及位置对术后妊娠率无显著影响。

    作者:朱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42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出现角膜水肿的患者,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总结护理体会。结果:42例角膜水肿患者中,10例2天内水肿消退(23.8%),10例2~4天内水肿消退(23.8%),19例4~7天内水肿消退(45.2%),3例7~14天内水肿消退(7.1%);通过积极处理,所有患者角膜均恢复透明。结论:认真仔细做好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作好裂隙灯下角膜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

    作者:钟洪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的低血糖护理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的低血糖护理效果。方法:9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维持胰岛素治疗患者血液透析的低血糖护理可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张丽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现状

    宫外孕是妇产科的常见急腹症,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孕囊破裂出血,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利用腹腔镜治疗宫外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上,也普遍被广大患者接受。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全面、系统的护理模式,适用于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护理。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宫外孕腹腔镜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具体措施、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效果进行综述。

    作者:侯召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5%(P<0.01);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显著低于对照的26.5%(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汉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运动疗法配合走罐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放松、运动疗法配合走罐治疗,对照组仅用手法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椎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1);治疗后治疗组颈椎各活动度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走罐治疗颈型颈椎病效果显著。

    作者:彭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96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回顾性对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与下肢舒筋汤中药熏蒸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于顺龙;贺前松;牟小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