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娜
目的:现阶段哮喘、肺部感染等各类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经常会应用抗生素,本文对其选择种类和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方法:在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的患者中选出117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者,调查分析该117位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应用的具体状况,并进一步探究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状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17位患者其中有103位临床治疗采用了抗生素,88.03%为本次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的种类有30种左右.117位患者中共有63位患者为一联用药情况,所占比重在53.85%,二联用药情况的患者为24位,此类病人所占比重是20.51%.整理并总结本次参与研究的呼吸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可以发现,各类抗生素中头孢派通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以及头孢匹胺等排列靠前.结论: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应用状况比较合理,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以及次数较多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医学临床上需要加强抗生素合理选择与控制方面的管理.
作者:戴爱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卫生工作一项较重的负担,我国每年在糖尿病治疗方面消耗的卫生经费超过了20个亿投入到并发症治疗方面.糖尿病治疗已经成为了患者及社会的一项沉重负担,必须要强化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郭布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现阶段我国医学事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部分医学事业研究取得显著进步.在我国烟草市场庞大基础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各大医学机构研究重点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治疗及其保健措施研究不断深入,国内外认为该类疾病可作为预防、治疗疾病.本文就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治疗情况进行以下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菊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研究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新生儿抚触护理,分析不同护理后新生儿头围、身长与体质量的增长以及新生儿睡眠时间、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情况.结果:在新生儿头围、身长与体质量的增长指数,观察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睡眠时间、智力发育指数与心理运动发育指数,观察组各项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护理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好的辅助作用,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王琛;冯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应激反应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100例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按照随机抽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SDS评分、心率以及血压等应激反应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SAS评分、SDS评分、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应激反应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周正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万雪娟;杨新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及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病例数相同的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各项评分、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几项指标,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组而言,优质护理组的效果更佳理想,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手术治疗的病患中,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需求,推动患者的尽快康复.
作者:王平平;李桂敏;赵娜;李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入院方式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3例.其中参照组为患者发病后由家属自行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实验组为患者发病后及时选择院前急诊方案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压指标与参照组相比要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作者:李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成为一个受人重点关注的人群,青少年的健康也越来越被重视,就青少年的健康来说,主要有健身和饮食两个方面.现在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时间花费在学习上,很少有空闲时间,所以缺乏健身,学校要督促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进行健身.并且由于快餐行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变快,导致很多青少年摄取的营养跟不上身体的需求,所以学校和家长要格外重视青少年的健康.
作者:孙铂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在中医内科中,眩晕症是常见的疾病症状,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医学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与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对眩晕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诊断,提高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什么是眩晕症,还阐述了辩证论治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
作者:李孝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七氟烷用于小儿诱导及维持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患儿34例,将其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其中包括观察组17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患儿麻醉采用氯胺酮,观察组患儿麻醉采用七氟烷,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均存在明显优势,两组之间数据差异,经计算后显示(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儿麻醉相关指标相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少,且麻醉总有效率也较高,组间数据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对行手术患儿采取七氟烷进行麻醉处理,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卜梦梦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后,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以及超声学表现,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为37例,诊断正确率为92.50%,与病理检查结果100%相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结论:B超可以用于诊断子宫肌瘤患者,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运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及通过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给予其完善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情绪,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同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光敏;郭靖;王思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各类物质资料的要求随之提升,对于药材性能与安全性的关注逐渐提高.人们服用的传统中药汤剂及其制备,其中成药大多是借助水提、醇提等工艺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本文将人参为代表,对根茎类中药材的代表试样,测定汤液(提取物)经煎煮、醇提之后的有机氯农药含量(溶出量),从而为中药材中残留农药风险判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杨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ICU谵妄是ICU重症患者治疗中常见的综合征,主要特征是意识障碍,认知功能受损,思想絮乱.ICU谵妄发病率高,尤其是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谵妄为严重,高达60%-80%的发病率.目前,国内外对预防ICU谵妄的建议方案是进行早期运动.
作者:叶锦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在妇产科门诊护理中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1月到我院进行定期产检的130例孕妇,将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孕妇接受常规门诊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65例孕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孕妇孕期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为81.54%,对照组为56.92%,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科学的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对妊娠及分娩的认知,有利于孕妇及胎儿健康.
作者:石代密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运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1:1比例分为A组(n=32)和B组(n=32),其中A组开展品管圈活动,B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对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气道护理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净月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病患的入院情况、诊疗过程,详细介绍优质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病患的各项指标变化及恢复情况,从而获得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改善预后的状况,增加病患和家属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何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现阶段因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上述患者需长期照护,而家庭成员成为照护系统中主要承担者.临床相关研究证实,多数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干预控制病情后,约70%人群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认知、语言等方面障碍,使后期生活质量水平呈现直线下降.而家庭成员作为主要照顾者,为照护系统中中流砥柱,能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锻炼.照护者赋权能力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密切相关.本文就将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总结,为后期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王忠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