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照顾负担及赋权的研究进展

王忠英

关键词:脑卒中, 照护者, 负担, 赋权
摘要:现阶段因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逐年上升,上述患者需长期照护,而家庭成员成为照护系统中主要承担者.临床相关研究证实,多数脑卒中患者经过临床干预控制病情后,约70%人群存在不同程度肢体、认知、语言等方面障碍,使后期生活质量水平呈现直线下降.而家庭成员作为主要照顾者,为照护系统中中流砥柱,能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康复锻炼.照护者赋权能力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之间密切相关.本文就将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结合我院实际调查情况进行总结,为后期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输液渗漏后综合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静脉输液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适合用于依从性不良患者,可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减少感染发生率.但长期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输液渗漏情况,轻者会导致患者局部肿胀,严重者会导致皮下组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相关研究者总结相关经验及案例,提出针对性实施静脉输液渗漏后必要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痛苦,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刘娟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施以恩度及化疗联合干预,观察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21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中提取80例作为实践对象,将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施以常规治疗及恩度与化疗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指标对比差异明显.讨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施以恩度联合化疗干预,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张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了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共计20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100例,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问题,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问题发生概率较低,护理质量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不仅可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对比分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分别应用甲泼尼松、 泼尼松对其鼻黏膜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分别应用甲泼尼松、泼尼松对其鼻黏膜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作对比分析.方法:对照组患者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用甲泼尼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9%与对照组71.4%比较高,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存在差异,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后,以甲泼尼松辅助治疗的效果更佳,能够充分改善患者的鼻黏膜功能及生活质量.

    作者:李敬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探讨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疾病预防机构应急能力评价探讨研究.方法:综合文献中现状结果及专家咨询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评价指标框架,对于三级指标进行筛选且设置权重.结果:我市疾控中心平均得分为73.57分,疾控中心能力评价指标特点是疾病控制中心基本情况,监测预警能力,现场流行学调查及处理的项目集中得分较高,而实验室监测及教育培训得分均较低.结论:该指标可以真实有效的评价反应本市疾控机构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并且指明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的方向,可以应用该指标体系进行日常疾病预防机构的考评考核,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立民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的患者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此设备由天津好康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志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联合给予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纳入院内收治的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67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原发病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情况、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中重度疼痛例数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无痛及轻度疼痛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各维度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45%,对照组为26.87%,研究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湿淤堵疾病、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疾病患者开展远红外生物频谱气血养生机理疗,在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睡眠质量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李骏峰;王虹;张佩兰;董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目的 对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对274篇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的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分别导入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软件进行研究.结果 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农残、检验检测技术等方面.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条件,建议环保部门应该与药品监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溯源倒查,确保送到临床或制药企业的中药材有效且安全..

    作者:司玮;李明;王佳域;李尧;周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的护理方案分别为常规护理方案、舒适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方案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是一种理想选择.

    作者:车宇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患者均先使用药物祛痰和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五天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胸部叩击疗法进行排痰处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氧合指数、脱机时间、氧饱和度以及肺静态顺应性.并且记录患者咳嗽后胸片和肺部听诊的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日常的吸痰和振动排痰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心率、呼吸指标、胸片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替加环素联合高频胸壁振荡的排痰方法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有效地祛除呼吸道的分泌物,预防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医学治疗中值得应用.

    作者:徐国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耳穴贴压、穴位注射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在常规西医抗炎、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耳穴埋豆、穴位注射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的情况有无好转.结果 行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咳嗽、咯痰,心累气促症状明显减轻;与中医治疗干预前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后患者心累气促不适有所缓解、肺功能得到改善、肺通气量增加,住院时间同比缩短4~6天.结论 中医治疗干预能有效减轻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有效降低机体的肺动脉压水平,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促进恢复人体正气,值得临床推广.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在我科室就诊的慢阻肺患者10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干预方法,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效果评价,比较中医治疗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

    作者:罗思明;张艳;叶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住院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究住院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预见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住院治疗的62例冠心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双模拟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62例患者护理后住院天数以及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急性心梗、心衰以及心绞痛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住院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速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质量及护理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玉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浅析中医痹病的历史发展与演变

    痹病学科的发展应围绕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展开.内涵建设应着力于阐释痹病的概念、病症命名与分类,揭示痹病的病因病机,辨识临床的常见症状与症候,确立有效的治疗原则与治法.外延建设则应侧重于充分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研究手段,将成果融入学科研究中,推进痹病治疗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新技术的产生.因此,本文针对中医痹病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杨昊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应用于胃脘痛疾病中的护理体会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观察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6.58%)远大于对照组(68.78%).其中治疗有效率中包括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好转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胃脘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焦玉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哮喘、肺部感染等疾病呼吸内科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

    目的:现阶段哮喘、肺部感染等各类呼吸内科疾病的治疗中经常会应用抗生素,本文对其选择种类和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方法:在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呼吸内科的患者中选出117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参与者,调查分析该117位患者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应用的具体状况,并进一步探究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状况.结果:本次研究中的117位患者其中有103位临床治疗采用了抗生素,88.03%为本次研究中抗生素的使用率,抗生素的种类有30种左右.117位患者中共有63位患者为一联用药情况,所占比重在53.85%,二联用药情况的患者为24位,此类病人所占比重是20.51%.整理并总结本次参与研究的呼吸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可以发现,各类抗生素中头孢派通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以及头孢匹胺等排列靠前.结论: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应用状况比较合理,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以及次数较多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在医学临床上需要加强抗生素合理选择与控制方面的管理.

    作者:戴爱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触发板故障及维修研究

    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作为我国现代医疗事业中较为常用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高频磁场来达到加速运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沿着直线形式运行加速,因此命名为直线加速器,而闸流管是直线加速器中的高压系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故障,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通过研究医科达Precise直线加速器闸流管的工作原理,并对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探寻到有效的维修和处理措施,为我国医疗设备发展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作者:赵明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讨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时间段内医院收治的儿科重症病毒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了常规的对症治疗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治疗方法,然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重症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采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病痛,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在今后生病病毒性脑炎临床治疗中可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8月我院创伤中心收治的骨折围手术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治疗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3d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我国近年来整体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各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尤其是医学领域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在医学领域,将常规检验方法和生化检验方法用于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分析及对比两种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大鹏;房丹丹;王菲菲;李书丹;刘文秀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药枳术丸加味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积热型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积热型疾病治疗过程中,施以中药枳术丸干预,观察应用效果并总结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8年7月纳入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积热型患儿人数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予以匹多莫德颗粒及中药枳术丸分别治疗,观察干预后,患儿机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患儿呼吸道感染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效果更佳.讨论:中药枳术丸加味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胃肠积热型疾病治疗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西药干预方式,临床中可对此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金智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准确而系统的评价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选择符合标准的关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组试验,其中治疗组644人,对照组588人,合计12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采用针刺疗法效果更好.各试验间异质性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0.01,I2=7%).治疗结束后,针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OR=2.07,95%CI(2.67,5.14)],整体效果检验Z=7.82,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药物治疗相比,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有效率更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研究均为中文文献且数量较少且存在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莹;王洪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