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昊偌
目的:探讨门诊换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针对一些门诊换药室的工作环境和注意事项等相关危险因素,制定一套换药室各项安全标准的防护措施.结果:通过被整治后的门诊,减少了很多麻烦,降低了换药室的感染率.结论:对门诊换药室感染进行常见的原因分析后,提高了医院治疗的效果,降低了感染率的发生.
作者:金海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对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文献进行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对274篇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的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分别导入书目信息共现分析和关键词聚类软件进行研究.结果 土壤污染对中药材质量影响有关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重金属、农残、检验检测技术等方面.结论 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条件,建议环保部门应该与药品监管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溯源倒查,确保送到临床或制药企业的中药材有效且安全..
作者:司玮;李明;王佳域;李尧;周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了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共计200例,并将其随机划分到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均为100例,针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感染问题,研究组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之后对两种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问题发生概率较低,护理质量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不仅可大幅度提高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春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观察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胃脘痛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胃脘痛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护理,观察组通过中医护理方案来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96.58%)远大于对照组(68.78%).其中治疗有效率中包括胃痛、腹胀等不良反应的好转程度,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胃脘痛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焦玉磊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远程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一年之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孕妇进行基本的信息采集,选取其中的96例高危妊娠孕妇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怀孕时间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实验组,另一部分为对照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有48位孕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监控胎儿的胎心,对照组孕妇在家中进行胎心次数的监测并使用常规的无刺激的胎心监护检查,实验组采用远程胎心监控设备进行无刺激的胎心监护.统计两组孕妇的胎心监护的效果以及围产儿的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究远程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孕妇的胎儿的胎心异常情况检出率为47.9%,高于对照组的16.7%;实验组的预后不良情况有1例,对照组有3例.结论:在对胎儿进行胎心监护时,采用远程胎心监护设备能够更加有效的将胎心异常情况检测出来,降低围产儿的不良预后情况的发生几率,提高了胎心监护的有效性,在临床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治疗的100例疑似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A组)与100例疑似腰骶神经根病变患者(B组)当作观察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肌电图检查.结果:患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诊断后,及时的对2组患者的肌电图临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分析,A组确诊率为97.0%,B组确诊率为93.0%.2组患者的临床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应用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与腰骶神经根病变中可获得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提高临采确诊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与症状改善时间,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金玉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对血液透析中护理不良事件的改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7年1月开始进行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选取该日期前后各1年的血液透析室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将开展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共纳入5186人次),开展前的作为对照组(共纳入5172人次,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0%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0.50%(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联合品管圈管理用于血液透析中,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晓红;瞿晓宇;张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针对精神类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统计进行分析,给今后临床用药带来参考与依据.方法:针对过去在我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9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入选患者均在治疗期间服用精神类药品,并出现了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记录加以回顾性分析,了解其不良反应的具体状况.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间,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相对比较高;氯氮平所导致的不良反应为普遍;在所有不良反应类型中,患者神经系统发生损害的比例大.结论:针对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应该科学合理的控制精神类药品的服用剂量,同时给予密切的监测管理,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作者:龚姣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8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4例,常规组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同时研究组的临床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研究组复发率也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缩短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总效率并降低复发率,所以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何臣华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经济的发展,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也在不断进步.纵观现阶段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的发展现状,其中管理策略存在诸多漏洞,干预措施亟待进一步加强,而切实保障相关法律条例及规章制度的落实,则有助于推动我国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快速进步.本文就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展开探讨.
作者:丁谦;张建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把心理护理分为两组,参照组主要是进行特殊心理护理,对照组只是普通的心理护理,然后对两组的数据进行对照.结果:从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都要高于观察组,这些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控制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
作者:李筱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11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通过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好转情况[1].结果: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手术治疗观察后,对照组55人治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2.72%;观察组55例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治愈37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09%;将两组术后结果统计进行对比分析.结论:通过统计学分析的方式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发现P<0.05,有着很明显的疗效差异.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1].
作者:陈移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依据对过往案例的分析,探讨研究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这些相关问题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方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检验质量;方法:研究分析在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这个时间段内的微生物检验标本1404例,总结出各例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以及该原因所占比例,并对所得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做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方案;结果:在抽取的1404例样本中共出现449例不合格样本,样本不合格率为32%.结论:加强对微生物标本检验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微生物标本检验的质量,提高医师临床治疗的准确性.
作者:周美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现阶段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为膀胱癌,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致死率高,其临床常用治疗措施选择以手术为主,术式选择多以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为主,膀胱切除后需行膀胱重建以及尿流改道.原位新膀胱重建术手术创伤大、时间长、难度大,但术后患者接近正常生理排尿习惯.回肠膀胱术(经典的Bricker尿流改造术)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为现阶段临床常见术式;对临床年龄偏大、体质较差、耐受力较低患者,常用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本文结合近些年来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总结,为后期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报道.
作者:龙振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3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养老服务模式,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施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各项症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智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促进老年人智能精神恢复,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析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接收的妊高症产后出血产妇66例,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组均有33例,前者行优质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压水平与产后24h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血压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有差距,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多于研究组,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中效果可靠,不仅能调节血压,还可预防产后出血,建议推广.
作者:焦冬敏;王雪梅;徐静;陈亚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116例2016年2月到2018年1月医院接收的急性脑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则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评分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方式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提升治疗效果,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作者:尚瑞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部分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取用西药(西比灵+西其汀)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针灸、推拿.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更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价值,能提升疾病的康复效果.
作者:曹志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子宫肌瘤是目前影响妇女健康的重要疾病,临床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由于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知,在整个治疗期间不断出现紧张、恐慌的心理,使得治疗依从性不断下降.近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临床较为常见,多发于30-40岁的妇女,目前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随着超声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疾病的诊断率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子宫肌瘤的大小与类型可出现在不同妊娠期,均对患者造成不同影响.因此如何有效诊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文就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治进行综述,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黄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焦虑心理状态评分及通过护理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及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减伴有抑郁情绪患者给予其完善的心理护理,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的情绪,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同时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光敏;郭靖;王思思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