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晚期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不同联合方式治疗的临床比较

陈刚

关键词: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紫杉醇
摘要:目的 探讨中晚期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不同联合方式治疗的临床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5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替吉奥联合顺铂同步放疗,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随访1年,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及放射性食管炎比较无意义(P>0.05);1年生存率比较无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疗患者不良反应较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超声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后,观察患者子宫肌瘤的形态、大小以及超声学表现,将其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为37例,诊断正确率为92.50%,与病理检查结果100%相比较,具有诊断价值.结论:B超可以用于诊断子宫肌瘤患者,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作者:董运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提高微生物检验准确率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在2018年和2017年进行微生物检验的样本各500例,对比呼吸道、血液培养标本、分泌物标本和粪便(尿液)标本的阳性率.结果:2017年微生物标本检验的阳性率低于2018年,分泌物标本检验阳性率高,其余依次为粪便(尿液)标本、呼吸道标本、血液培养标本.结论:不同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的阳性率带有一定差异,需要提升微生物检验的规范性,降低误差,选择阳性率高的检验标本,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作者:黄娅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对早期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为了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检测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的效果,通过选取70名患者进行分组临床试验,并根据临床试验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调脂治疗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传统中医疗法.通过降低血液内脂肪含量,降低血管负担,避免因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其他并发症疾病出现.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尽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才是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

    作者:冉柏林;胥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转氨酶水平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以同期6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转氨酶水平的检测,将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AST水平及A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项升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氨酶水平检验在脂肪肝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该病诊断提供价值性参考.

    作者:张海莉;郭自挺;蔺海佩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黏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黏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5例我院接收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20,采取开腹肠黏连松解术)与观察组(n=25,采取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对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要少,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要短(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再次手术例数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0.05).结论 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具有微创特点,并发症少,术后再次黏连的几率小,值得推广.

    作者:高林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基于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儿科治疗的13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实验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即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检查(量血压、体温),进行宣传健康教育,患者在监护人的看护下进行康复,医护人员不参与干涉,但是进行定期回访工作;实验组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用药安全、心理状态及饮食健康进行规划和干预.结果 研究显示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37.6%,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1.3%.结论 研究证实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其在恢复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有利于其病情稳定.

    作者:刘千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中医内科对眩晕患者病因分析的研究

    在中医内科中,眩晕症是常见的疾病症状,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中,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医学认为眩晕症的发生与痰湿中阻、肾精不足有关,医务人员可以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等对眩晕症患者的病因进行合理的分析诊断,提高中医内科临床治疗水平,从而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什么是眩晕症,还阐述了辩证论治对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

    作者:李孝祥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方法的情况.方法:选取一段时间内社区的高血压病人240名,将这些病人分为基础组与实验组,基础组病人不实施综合性的干预防治方法,该组病人只是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病人由全科医生对其进行高血压病防治措施,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接受全科医生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之后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要好于另一组(p<0.05).结论:将全科医生制定的防治措施给予病人,可以使病人的高血压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并对病人的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有效改善,为病人疾病的治疗奠定有利基础.

    作者:杨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对照组,该组行常规护理,对产妇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另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1例产妇,设为观察组,该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大量失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可降低产妇的出血量,也能规避风险,可予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雪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传统针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传统针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方法:本次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医的88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治疗组(n=44例)和对照组(n=44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传统针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56%)明显低于对照组(18.18%),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对比,使用传统针灸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刘志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将心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观察应用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颅脑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参照组,以及实施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观察患儿围手术期mYRAS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显示研究组均明显的优势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手术患儿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模式,可以明显的提升治疗成效.

    作者:郑娟;褚国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烧伤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观察烧伤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烧伤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烧伤患者在常规烧伤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进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烧伤患者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烧伤护理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护理效果可观,安全性较高.

    作者:代雨欣;蒋凤;汪程丽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研究进展

    为了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探讨其可能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回顾近10年汉防己甲素治疗FLT3-ITD(+)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文献,系统整理和总结了运用汉防己甲素对于FLT3-ITD(+)的AML治疗效果及相关的作用机制,展现出Tet治疗难治性、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AML的不良反应少、复发率减低的优势,为汉防己甲素应用于FLT3-ITD突变阳性AML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青;吴冬梅;李玉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分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求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尽量避免一切不安全事件的发生.避免或减少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事件的发生.医院应该加强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确保护理人员无时间间隔上岗并保证护理质量,实现高效、优质、全面的医疗护理服务,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并实现护理安全优质管理.

    作者:张海洋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准确而系统的评价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12月Cochrane Library、PubMed、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选择符合标准的关于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组试验,其中治疗组644人,对照组588人,合计123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对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治疗采用针刺疗法效果更好.各试验间异质性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P=0.37>0.01,I2=7%).治疗结束后,针刺治疗组有效率高于药物治疗组[OR=2.07,95%CI(2.67,5.14)],整体效果检验Z=7.82,P<0.00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药物治疗相比,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有效率更高.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研究均为中文文献且数量较少且存在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莹;王洪峰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丁雪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6月~2018年7月期间接收的住院患儿94例,其中47例接受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外47例接受优质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分数均大于对照组,其不良事件发生率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降低儿科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及其工作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锦梅;张甜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胸外科手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评估患者的病情.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轻度患者占78.05%、中度占19.51%、重度占2.44%、轻度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4.75±1.40)分、中度患者评分(93.62±1.62)分、重度患者评分(95.81±1.37)分、患者死亡率2.44%,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应用到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何青霞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精细化护理模式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析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7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使用抽签方式分为一般组(37例,一般护理模式)与精细组(40例,一般组+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死亡率,存活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精细组死亡率明显比一般组低(P<0.05);精细组存活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比一般组短(P<0.05),并发症出现率明显比一般组低(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的应用可降低患者死亡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弋芳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参照组(33例,常规护理)、综合组(34例,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支气管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综合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综合组胸闷、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症状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症状控制效果.

    作者:吕彬彬 刊期: 2019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