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春兰;黄春霞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腹腔镜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0<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张弘;孙凤霞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总结吕雄从气血论治消渴目病的经验内容,初病在气分,病变日久可延及血分,血郁初入血分,为瘀之渐.气滞期治宜理气疏肝,以理气药为主,为防病之初;气滞延久而致郁结,血行障碍,治宜理气行血,既病防变;血郁日久,瘀痰互阻,治宜活血化瘀,祛痰散结,已病防渐.
作者:王霜玲;黄菲;汤海欣;吕雄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150例胃肠结息肉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胃肠镜下用高频电治疗仪行息肉切除,治疗组采用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切除息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治疗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39<0.01);治疗组手术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镜下等离子射频仪行息肉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具有良好效果,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樊红伟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均给予服用曲美他嗪(20mg,tid)治疗,观察组则联合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q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P<0.05);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海英;瞿金鸿;黄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6期
本文分析DR机的成像原理和结构、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质量控制措施.DR成像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努力提高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正确进行仪器操作、图像处理、保养和维护等.完善DR成像质量控制对提高DR成像质量、减少漏诊和误诊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义革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综述近年穴位疗法在便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从治疗机制出发详细介绍通过针刺、按摩及敷贴三种方法作用于穴位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发展前景,为便秘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汪莉莉;李循;金茜茜;傅之建;李海强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广西百色市那坡县中医医院24例MODS住院患者(死亡组9例,生存组15例)为观察组,24例非MODS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观察组胆碱酯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入院时、入院后24小时死亡组胆碱酯酶水平显著低于生存组(P<0.01);入院时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657 ± 0.058,入院24小时后胆碱酯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63 ± 0.05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碱酯酶会根据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现相应变化,可作为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指标.
作者:谭彩艳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102例异位妊娠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术后则采用循证护理和Orem自护理论,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等指标.结果:试验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SAS评分、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与Orem自护理论能够促进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高永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非典型性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经X线、CT和MRI检查,无明显脓肿、骨头坏死、钙化等明显影像学特征;X线检查示患者病灶区域有明显的骨赘增生现象,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出现脓肿;在CT、MRI上可见椎体中央被破坏;影像学检查显示局部病灶部位破坏严重,但患者实际症状较轻.结论: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由于缺乏脊柱结核的临床特征而常被诊断为其他疾病, X线、CT和MRI检查对非典型性脊柱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减少误诊、漏诊情况发生.
作者:邢宇春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双八面体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小儿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病毒、补液、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照组另予蒙脱石散,比较两组疗效及平均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25<0.05);对照组平均5.5±1.7天止泻,治疗组平均3.2±1.5天止泻,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方便安全、经济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陈烨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E)对社区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54例脑瘫患儿按家长意愿分为观察组28例及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CE疗法及Bobath疗法,治疗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两组患儿的综合能力.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各能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CE)及Bobath疗法对社区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康复均有效,CE对社区脑瘫患儿的认知、言语、生活自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效果更好.
作者:胡永林;肖玉华;马颖;沈晓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动脉采血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穿刺采血法,观察组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一次成功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使用外周动脉采血较静脉穿刺采血更安全、可靠,且成功率高,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温琼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则静滴醒脑静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及时康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筱瑜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正确方法和关键点.方法:深入分析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并提出合理使用方法.结果: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主要包括:①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②所用药物与临床用药指征不符;③重复用药;④药物联合使用不当.合理使用方法主要包括:①使用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时应避免服用溃疡原性药物,避免不合理配伍用药;②使用肝脏疾病治疗药物时应注意个体化用药,避免肝毒性药物;③使用泻药时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选药.结论: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熟练掌握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用药时间、适应证、禁忌证、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是合理使用消化内科常用药物的关键.
作者:孙喜明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246例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好转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1);观察组症状好转时间6.1±1.3天,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6±1.8天(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忠诚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总结医源性膀胱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月9例医源性膀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诊治体会.结果:手术操作中损伤膀胱的9例患者经及时发现、一期处理,预后良好,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尿漏、尿外渗及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经3~6个月随访,患者恢复正常排尿,且排尿有力,未出现排尿困难现象.结论:医源性膀胱损伤及时发现、早期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何万兵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颈性眩晕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采取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15天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00139<0.01);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联合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更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且利于降低临床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永才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80例乳腺癌康复期复诊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团体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心理状况,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梁永碧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停用抗抑郁药物并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另予重复经颅磁刺激,采取Fugl-Meyer运动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亚丽;张之福;李福亮;杨宝玲 刊期: 2015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治效果.方法:15例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例和观察组8例,对照组采用达那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剖宫产手术后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好,并发症和复发相对较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章文巧 刊期: 2015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