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二枣;张燕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剖宫产低血糖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血糖浓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结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新生儿低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合理设计推拿手法学中推拿手法分类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视障生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将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推拿手法学教材中所采用的手法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视障学生学习特点。将一指禅推法等22种推拿手法按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类、水平类、垂直水平类及复合类四种,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分段式教学模式。结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分类方法以及22种推拿手法,在期末考核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率到达100%。结论:通过将推拿手法简洁明了地进行分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视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推拿手法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凡;邱兆熊;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介绍我校康复治疗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以期为丰富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赵杰;李国标;吕小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前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单纯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Ⅱ和Ⅲ级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抑制淋巴结转移,有效缩小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单纯放疗对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效果较佳。
作者:晏文娉;桑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蓝芩口服液和草珊瑚含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显著高于对照组(63.2%),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云芳;陈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取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慢病专科护士进行慢病管理,6个月后评价管理前后药物治疗依从性及相关疗效指标。结果:管理后依从性为68.33%,显著高于管理前的35.00%(P<0.01);管理前后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TG、TC、HDL、LDL-c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护士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可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英;魏华;黄皓月;黄媛;望华南;张亚娟;魏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传统坐位和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并对比研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坐位卧位整脊手法,对照组给予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记录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前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并评分。结果: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腰痛、日常生活能力上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方面坐位旋转手法优于卧位整复手法。结论:传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症效果良好,在改善腰椎活动度方面坐位旋转整复手法优于卧位整脊手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坤;陈海鹏;丘宏龙;林桦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从刮痧疗法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69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整脊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7%(P<0.05)。结论: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疗效较好,对亚健康状态改善明显。
作者:李尤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多索茶碱、氨溴索,试验组则配合服用麻杏石甘汤加减,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军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30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采用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李展菲;孙娟;颜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均给予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针灸、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0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度、遵医用药率、MOS 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遵医服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桂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安尔碘与乙醇皮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需要行静脉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则使用乙醇皮肤消毒液,观察两组消毒情况。结果:两组消毒后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布牢固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尔碘消毒液使用效果优于乙醇皮肤消毒液。
作者:江焕贞;李璐琪;张杰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不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在发病7d内开始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通过脑中风病损评估法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IAS评分对比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在运动功能、躯体控制功能、关节功能和肌张力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增强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
作者:龙晖;袁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检查小组,运用个体追踪和系统追踪的方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改善认知及跌倒风险控制护理全过程进行追踪检查,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案并比较前后患者认知状况、跌倒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后,患者认知MoCA评分、跌倒风险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中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及跌倒风险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小妹;陈新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及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林恒凯;洪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服用钙尔奇D片(1片/次,q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骨密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顾伏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牵引、推拿、针灸等综合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50例,显效3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2.5%。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3例,好转3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邢潇;袁曙光;侯宇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