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英;魏华;黄皓月;黄媛;望华南;张亚娟;魏华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黄丽仪;李华娣;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完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患者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吕美云;余庆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结合Frenke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BWSTT训练和Frenkel训练,治疗前后根据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Frenkel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镇城;张新斐;冯重睿;沈威;徐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上肢多关节本体感觉与运动控制复合体(Multi-joint system,MJS)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目测类比量表和肩关节功能评价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MJS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MJS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痛和肩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雷迈;谭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及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林恒凯;洪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安尔碘与乙醇皮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需要行静脉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则使用乙醇皮肤消毒液,观察两组消毒情况。结果:两组消毒后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布牢固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尔碘消毒液使用效果优于乙醇皮肤消毒液。
作者:江焕贞;李璐琪;张杰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60例研究组和6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不进行系统专业的康复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在发病7d内开始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通过脑中风病损评估法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IAS评分对比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功能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在运动功能、躯体控制功能、关节功能和肌张力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脑中风偏瘫的实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增强脑中风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
作者:龙晖;袁国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PFMT、阴道康复器、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膀胱训练、子宫托、针灸等,本文分析近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康复治疗手段的相关临床文献,以期制定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罗霞;华卫红;李桂芹;刘连秋;孙晓燕;周娃妮;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上下肢BRSS评分、STREA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洁贞;叶绿;梁秋梅;黄金英;徐冰钰;陈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应用适当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医生根据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经验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作者:黄有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蓝芩口服液和草珊瑚含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显著高于对照组(63.2%),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云芳;陈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按照Neer功能评定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给予门诊随访4~16个月,均获得一期愈合,优良率为81.25%。结论: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能够较好地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八云;张云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效果。方法:10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输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愈、遵医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比例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2%,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中医个体化健康宣教是近年来临床中新兴的护理干预手段,是指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居民的体质进行判定,并开展个体化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居民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治疗与护理的进行,对减少医疗费用与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居民的体质给予个体化的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秀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电项针(百劳、供血)治疗,治疗组则配合耳穴沿皮透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天、1周,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娜;王叶青;陈滢宇;张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跌倒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追踪检查小组,运用个体追踪和系统追踪的方法,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改善认知及跌倒风险控制护理全过程进行追踪检查,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方案并比较前后患者认知状况、跌倒风险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后,患者认知MoCA评分、跌倒风险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追踪方法学实施下的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中风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及跌倒风险控制,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郭小妹;陈新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外涂中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外涂我院自制中药粉方(青黛、黄柏、滑石、甘草),对照组则采用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中药外涂治疗小儿湿疹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同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率为98%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疗效。
作者:邢二枣;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