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同庆
目的:分析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纳入40例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给予退热、平喘、止咳、抗炎等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8.4±1.3天,治疗后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在对支气管炎患儿进行治疗时,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给予相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避免其出现病情加重或严重并发症,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享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结合Frenke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BWSTT训练和Frenkel训练,治疗前后根据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Frenkel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镇城;张新斐;冯重睿;沈威;徐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及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林恒凯;洪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手术之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8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全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综合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其锻炼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是80.00%及5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前其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通过一系列的干预之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即P<0.05)。结论:脑外伤手术之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的水平,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改善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卓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完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患者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吕美云;余庆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从刮痧疗法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腹泻的效果。方法:86例腹泻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286<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喜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光疗与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观察并记录患儿6天内每日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奶量及大便次数,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奶摄入量及大便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抚触的可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代谢物的排泄,促进患儿睡眠。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受损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效果。方法: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内旋、外旋及上举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全臂丛型、上干型、束支部型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4<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可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功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影响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及动作,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探寻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将综述近10年来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魏巍;邓红卫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居民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情况和诊疗现状。方法:对1412位佛山市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骨质疏松易患因素认知约49.3%;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认知率约70.4%;36%的人群坚持经常摄入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的食物;56%经常晒太阳;同时经常吸烟、饮酒人群占5%左右;有15%的人群经常喝碳酸饮料。病历总结分析显示:首次以骨质疏松入院的患者约48.7%;61.3%的患者伴有压缩性骨折;二次以上入院的患者有36.3;98%的患者入院可以改善症状。结论:骨质疏松知识仍然不够普及,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骨质疏松的普查和治疗没有形成系统化。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进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骨密度下降的人群是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刚;龙翔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听觉传导通路损伤的效果。方法:60例听觉传导通路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Ⅴ波反应阈值。结果:治疗后两组Ⅴ波阈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Ⅴ波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听觉传导通路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张丽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按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疗法,治疗30天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但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效果更明显。
作者:张广宇;郑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手术室实施的效果。方法:5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95.8%,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5.0%,两组满意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细节服务落到了实处、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证、护士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升和体现、患者和医务的满意度得到了提高。
作者:刘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药理分析。方法:将1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唑林钠,试验组则给予头孢美唑静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颖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上肢多关节本体感觉与运动控制复合体(Multi-joint system,MJS)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采用目测类比量表和肩关节功能评价表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MJS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MJS能显著改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肩痛和肩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雷迈;谭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对流出道室性心率失常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适当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IVA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进行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结果:完成治疗后有49名患者在累计放电120次左右,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快等现象有所改善并逐渐消失;有52名患者在消融后持续观察30min,发现发现患者静息状态下和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时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有53名患者在术后3d心率复查正常;有49名患者在停用药物后心率未出现异常。结论:采取合理、全面的心理护理有效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抵触心理,为手术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细致的日常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愈率。
作者:李岸芳;卢春林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蓝芩口服液和草珊瑚含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显著高于对照组(63.2%),患者各种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安全有效。
作者:刘云芳;陈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与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教育、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