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服用钙尔奇D片(1片/次,q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骨密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顾伏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研究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光疗与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观察并记录患儿6天内每日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奶量及大便次数,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奶摄入量及大便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抚触的可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代谢物的排泄,促进患儿睡眠。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8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知识掌握和自我遵医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聚焦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冀海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黄丽仪;李华娣;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应用细节护理疗效。方法:6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氧气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不同社区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41例)、强化训练组(40例)、家庭康复组(39例),康复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强化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门诊集体康复治疗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家庭康复组给予上门随访指导12个月,观察三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MBI评分均持续改善(P<0.05、P<0.01),且康复训练组、强化训练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规范、系统的社区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发林;罗刚;蔡晓明;戎伟鹏;龚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传统坐位能力训练,治疗另行强化腹部肌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维度B (坐位)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作者:章仕梅;聂欢;周新寓;刘龑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属于高风险性科室。近年来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对提高我院医疗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对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现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概况、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以及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丽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合理设计推拿手法学中推拿手法分类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视障生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将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推拿手法学教材中所采用的手法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视障学生学习特点。将一指禅推法等22种推拿手法按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类、水平类、垂直水平类及复合类四种,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分段式教学模式。结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分类方法以及22种推拿手法,在期末考核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率到达100%。结论:通过将推拿手法简洁明了地进行分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视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推拿手法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凡;邱兆熊;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外涂中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外涂我院自制中药粉方(青黛、黄柏、滑石、甘草),对照组则采用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中药外涂治疗小儿湿疹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同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三组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周三组患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电刺激组及电针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洼田饮水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电刺激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及电针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与电刺激疗法均可改善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效果更佳。
作者:牛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率为98%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疗效。
作者:邢二枣;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了解佛山市居民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情况和诊疗现状。方法:对1412位佛山市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骨质疏松易患因素认知约49.3%;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认知率约70.4%;36%的人群坚持经常摄入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的食物;56%经常晒太阳;同时经常吸烟、饮酒人群占5%左右;有15%的人群经常喝碳酸饮料。病历总结分析显示:首次以骨质疏松入院的患者约48.7%;61.3%的患者伴有压缩性骨折;二次以上入院的患者有36.3;98%的患者入院可以改善症状。结论:骨质疏松知识仍然不够普及,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骨质疏松的普查和治疗没有形成系统化。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进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骨密度下降的人群是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刚;龙翔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治疗后,试验组pH、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养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脑卒中发病率也逐步增高,并呈现出日益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后并发症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所有并发症中位居第三位,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苦恼。本文将对近5年关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西医康复及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措施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治疗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文超;代宇;袁可竹;朱天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治疗听觉传导通路损伤的效果。方法:60例听觉传导通路损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针刺疗法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对照组予神经营养药物及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Ⅴ波反应阈值。结果:治疗后两组Ⅴ波阈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Ⅴ波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治疗听觉传导通路损伤效果良好。
作者:张丽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药理分析。方法:将1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唑林钠,试验组则给予头孢美唑静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颖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结合耳针治疗失眠(不寐)的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进行治疗,电针取百会、安眠、四神聪、内关、神门、足三里、照海、三阴交;拔罐取心俞肾俞穴位点刺后拔罐;耳穴取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缘中、枕等穴位进行耳穴压丸治疗,并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加减穴位,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4例(45.16%),显效10例(32.25%),有效4例(12.90%),无效3例(9.67%),总有效率90.3%。结论:针刺拔罐结合耳针刺激上述穴位并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加减穴位治疗失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与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教育、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