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及药理分析

黄丽仪;李华娣;廖美娟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格列美脲, 效果, 药理
摘要: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糖控制良好。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超短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率为98%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疗效。

    作者:邢二枣;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传统坐位能力训练,治疗另行强化腹部肌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维度B (坐位)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作者:章仕梅;聂欢;周新寓;刘龑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情志因素与月经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情志因素与月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测量学、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科研方法,以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为研究载体,对来自广东省中医院妇科门诊有明显情志诱因并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151例受试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情志因素与月经病的相关性。结果:①月经失调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劳累过度、家庭和婚姻、人际关系、子女前途、生活环境、个人健康、害怕、忧郁、气愤、陷入回忆、变得沉闷、痛哭一场、苦苦思索、独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失调者均较健康者发生频率高;月经失调组与健康对照组在高兴、愉快、欢喜、欣慰、尽快忘掉、当作未发生、想开些、算不了什么、积极转化、幽默方面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者均较月经失调者程度显著。②家庭不和或婚姻问题、个人健康变化、忧郁、气愤是月经失调的危险因素,子女前途问题、愉快、欢喜、欣慰是月经失调的保护因素。结论:情志因素在月经失调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不良生活事件时,应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疾病发生及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阳少辉;王小云;殷一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牵引、推拿、针灸等综合治疗,一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50例,显效30例,好转3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2.5%。结论: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治疗后,试验组pH、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1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种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质量管理体系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体系(PDCA)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法监测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监测,干预4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2.19±1.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1.43分(P<0.05);对照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1)。结论:PDCA法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监测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目标化及整体化,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觉性,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降低。

    作者:宫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减重步行训练结合Frenke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结合Frenke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BWSTT训练和Frenkel训练,治疗前后根据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Frenkel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镇城;张新斐;冯重睿;沈威;徐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现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养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脑卒中发病率也逐步增高,并呈现出日益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后并发症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所有并发症中位居第三位,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苦恼。本文将对近5年关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西医康复及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措施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治疗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文超;代宇;袁可竹;朱天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症的效果。方法:100例肾病综合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输液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愈、遵医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比例和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2%,低于对照组30%(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肾病综合症患儿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有效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春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综合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平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内科治疗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采用内科治疗及中医综合康复治疗(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BI评分及Fugl-Meyer运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中药、针灸、推拿及肢体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林恒凯;洪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电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三组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周三组患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电刺激组及电针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洼田饮水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电刺激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及电针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与电刺激疗法均可改善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效果更佳。

    作者:牛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医个体化健康宣教经验交流

    中医个体化健康宣教是近年来临床中新兴的护理干预手段,是指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居民的体质进行判定,并开展个体化的健康宣教,以提高居民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治疗与护理的进行,对减少医疗费用与改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居民的体质给予个体化的健康宣教能够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韦秀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对我医院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1~2014年对某医院的肺癌患者共93例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之前做了各项准备,顺利完成了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结论:护理的93例肺癌患者都顺利度过了术后恢复期,也未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出院,这说明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韦艳琴;兰月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预后影响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受损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效果。方法: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内旋、外旋及上举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全臂丛型、上干型、束支部型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4<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可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功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PBL结合CBL在Team work康复临床教学中的运用及分析

    目的:分析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在Team Work临床康复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11级康复治疗本科专业学生30名,在接受原有传统教学模式的情况下给予改革后教学方法,比较其教学效果。结果:改革后教学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临床操作技能的巩固、亚专业内容的交叉及融合、团队角色的扮演、就业能力指导及提升等各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P<0.05)。结论: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对学生临床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王玲;张漪;张立超;邬钰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外伤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手术之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8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全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综合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其锻炼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是80.00%及5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前其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通过一系列的干预之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即P<0.05)。结论:脑外伤手术之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的水平,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改善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卓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同步化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前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单纯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Ⅱ和Ⅲ级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抑制淋巴结转移,有效缩小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单纯放疗对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效果较佳。

    作者:晏文娉;桑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