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韦艳琴;兰月文

关键词: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对我医院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1~2014年对某医院的肺癌患者共93例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之前做了各项准备,顺利完成了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结论:护理的93例肺癌患者都顺利度过了术后恢复期,也未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出院,这说明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消导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消导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0例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健脾消导法药物每天1剂,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mg每天3次,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消导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旭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按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电针疗法,治疗30天后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表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hworth和C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康复疗法与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均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但常规康复疗法结合电针效果更明显。

    作者:张广宇;郑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现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的养成,以及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脑卒中发病率也逐步增高,并呈现出日益年轻化趋势,因此脑卒中后并发症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在所有并发症中位居第三位,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和苦恼。本文将对近5年关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中医、西医康复及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措施进行简单总结,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治疗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文超;代宇;袁可竹;朱天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膝、盆、腰正骨手法及脊柱四维牵引调曲(即三点一线整脊法),对照组仅用膝关节正骨手法配合传统骨盆牵引,观察两组患者Lequesne骨关节炎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起效时间及腰椎侧凸改善情况等,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痊愈率及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治疗次数、腰椎侧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愈显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KOA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巩固,是一种起效快、效果持久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远方;韦以宗;朱其广;郑晓斌;刘国科;刘特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佛山市居民骨质疏松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佛山市居民骨质疏松知识的认知情况和诊疗现状。方法:对1412位佛山市居民进行骨质疏松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骨质疏松易患因素认知约49.3%;骨质疏松临床表现认知率约70.4%;36%的人群坚持经常摄入牛奶、海产品等富含钙的食物;56%经常晒太阳;同时经常吸烟、饮酒人群占5%左右;有15%的人群经常喝碳酸饮料。病历总结分析显示:首次以骨质疏松入院的患者约48.7%;61.3%的患者伴有压缩性骨折;二次以上入院的患者有36.3;98%的患者入院可以改善症状。结论:骨质疏松知识仍然不够普及,骨质疏松的健康教育有待加强;骨质疏松的普查和治疗没有形成系统化。应针对不同的年龄段人群进行骨质疏松健康教育,骨密度下降的人群是防治的重点对象。

    作者:王刚;龙翔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甲状腺肿瘤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应用适当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医生根据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经验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作者:黄有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60例

    目的:探讨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均采用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3例,好转3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骨痛散封包结合点穴疗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邢潇;袁曙光;侯宇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及药理分析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黄丽仪;李华娣;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超短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率为98%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疗效。

    作者:邢二枣;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电针、拔罐结合耳针治疗失眠31例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结合耳针治疗失眠(不寐)的疗效。方法:对31例患者进行治疗,电针取百会、安眠、四神聪、内关、神门、足三里、照海、三阴交;拔罐取心俞肾俞穴位点刺后拔罐;耳穴取心、神门、皮质下、内分泌、缘中、枕等穴位进行耳穴压丸治疗,并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加减穴位,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14例(45.16%),显效10例(32.25%),有效4例(12.90%),无效3例(9.67%),总有效率90.3%。结论:针刺拔罐结合耳针刺激上述穴位并根据不同辨证分型加减穴位治疗失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同步化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前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单纯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Ⅱ和Ⅲ级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抑制淋巴结转移,有效缩小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单纯放疗对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效果较佳。

    作者:晏文娉;桑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康复治疗学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介绍我校康复治疗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情况,以期为丰富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赵杰;李国标;吕小迅;李卫东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表现之一,主要影响患者完成各项日常生活及动作,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探寻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有效康复治疗方法成为了热点问题。本文将综述近10年来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魏巍;邓红卫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均给予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针灸、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策略分析

    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PFMT、阴道康复器、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膀胱训练、子宫托、针灸等,本文分析近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康复治疗手段的相关临床文献,以期制定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罗霞;华卫红;李桂芹;刘连秋;孙晓燕;周娃妮;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的疗效影响。方法: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传统坐位能力训练,治疗另行强化腹部肌力训练,康复治疗前后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维度B (坐位)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GMFM-88维度B(坐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肌力强化训练对脑瘫患儿坐位能力有积极的康复作用。

    作者:章仕梅;聂欢;周新寓;刘龑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浅谈视障大学生推拿手法分类教学问题

    目的:通过合理设计推拿手法学中推拿手法分类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视障生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将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推拿手法学教材中所采用的手法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视障学生学习特点。将一指禅推法等22种推拿手法按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类、水平类、垂直水平类及复合类四种,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分段式教学模式。结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分类方法以及22种推拿手法,在期末考核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率到达100%。结论:通过将推拿手法简洁明了地进行分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视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推拿手法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凡;邱兆熊;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光疗与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观察并记录患儿6天内每日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奶量及大便次数,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奶摄入量及大便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抚触的可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代谢物的排泄,促进患儿睡眠。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体会。方法:将60例在我院行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继续在我院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出院进行自主康复,随访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可显著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属于高风险性科室。近年来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对提高我院医疗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对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现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概况、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以及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丽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