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林远方;韦以宗;朱其广;郑晓斌;刘国科;刘特喜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脊柱四维牵引调曲, 正骨手法, 牵引, 整脊/中医, 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膝、盆、腰正骨手法及脊柱四维牵引调曲(即三点一线整脊法),对照组仅用膝关节正骨手法配合传统骨盆牵引,观察两组患者Lequesne骨关节炎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起效时间及腰椎侧凸改善情况等,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痊愈率及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治疗次数、腰椎侧凸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愈显率及痊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点一线整脊法治疗KOA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巩固,是一种起效快、效果持久的新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腹症的院前急救体会

    目的:探讨急腹症患者入院前的急救方法和效果。方法:78例急腹症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后送医院急救室,观察患者预后。结果:75例患者抢救成功并治愈出院,3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抢救时因失血过多死亡。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可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改善其预后。

    作者:杨国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应用细节护理疗效。方法:6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氧气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及药理分析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药理作用。方法:9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采用格列美脲片,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及Hb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血糖控制良好。

    作者:黄丽仪;李华娣;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与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给予电刺激治疗或手术治疗,并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脊髓损伤护理,比较治疗前后B超测定的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及LUTS(下尿路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200.5±25.1mL)、膀胱容量(435.2±92.5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残余尿量(65.3±8.2mL)、LUTS评分(15.2±8.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电、磁刺激及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提高患者的排尿量及膀胱容量,降低残余尿量,缓解下尿路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质量管理体系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体系(PDCA)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法监测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监测,干预4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2.19±1.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1.43分(P<0.05);对照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1)。结论:PDCA法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监测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目标化及整体化,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觉性,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降低。

    作者:宫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作者:陈玉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近年现代医学和中医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法及存在一些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雅婷;何扬子;邝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康复治疗策略分析

    盆底康复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PFMT、阴道康复器、盆底肌肉电刺激、盆底生物反馈治疗、膀胱训练、子宫托、针灸等,本文分析近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主要康复治疗手段的相关临床文献,以期制定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适宜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罗霞;华卫红;李桂芹;刘连秋;孙晓燕;周娃妮;刘波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的疗效。方法:将169例亚健康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采用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对照组则单纯给予整脊治疗,7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7%(P<0.05)。结论:攀杠运动配合整脊治疗亚健康状态疗效较好,对亚健康状态改善明显。

    作者:李尤芳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蓝光联合抚触护理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于我院儿科的新生儿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30例行单纯光疗与儿科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抚触。观察并记录患儿6天内每日的睡眠时间、哭闹时间、摄入奶量及大便次数,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睡眠时间较长、哭闹时间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奶摄入量及大便次数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联合抚触的可降低新生儿血胆红素水平,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及代谢物的排泄,促进患儿睡眠。

    作者:沈丽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两种传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传统坐位和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并对比研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予坐位卧位整脊手法,对照组给予卧位整脊手法治疗。记录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前以及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并评分。结果:试验组在改善患者腰痛、日常生活能力上优于对照组,在改善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方面坐位旋转手法优于卧位整复手法。结论:传统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突出症效果良好,在改善腰椎活动度方面坐位旋转整复手法优于卧位整脊手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坤;陈海鹏;丘宏龙;林桦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阿莫西林胶囊(1粒,tid),观察组则给予推拿治疗,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显著,且可避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多索茶碱、氨溴索,试验组则配合服用麻杏石甘汤加减,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军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术前同步化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前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单纯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Ⅱ和Ⅲ级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抑制淋巴结转移,有效缩小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单纯放疗对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效果较佳。

    作者:晏文娉;桑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

    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的重要场所,属于高风险性科室。近年来手术室护理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对提高我院医疗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日渐增强,对医疗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通过分析手术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问题,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能有效减少相关安全隐患,确保手术治疗及护理的安全,对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现将从手术室护理安全概况、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以及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高丽坚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连续干预6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糖波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凤君;杨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服用钙尔奇D片(1片/次,q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骨密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顾伏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预后影响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受损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效果。方法: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内旋、外旋及上举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全臂丛型、上干型、束支部型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4<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可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功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COPD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疗养的COPD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在心理、氧疗、呼吸、体育锻炼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情绪明显减轻。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柳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