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张凤君;杨奕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 个体化综合护理, 血糖,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价值。方法:6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连续干预6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血糖波动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涂治疗小儿湿疹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外涂中药治疗小儿湿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湿疹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外涂我院自制中药粉方(青黛、黄柏、滑石、甘草),对照组则采用炉甘石洗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1~2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结论:中药外涂治疗小儿湿疹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柳同庆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医用臭氧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服用普瑞巴林(150mg,bid),治疗组则配合医用臭氧局部肌肉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杰文;马培;蓝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康复评定技术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岗位胜任力理论,构建康复评定技术教学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模式,并进行项目教学评价。

    作者:周立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按照Neer功能评定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2例患者均给予门诊随访4~16个月,均获得一期愈合,优良率为81.25%。结论:肱骨近端解剖钢板能够较好地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内固定牢靠,骨折愈合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史八云;张云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与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教育、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与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吸烟、饮酒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合理运动、健康饮食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作者:王维维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比较安尔碘与乙醇皮肤消毒液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安尔碘与乙醇皮肤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方法:将需要行静脉穿刺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安尔碘进行皮肤消毒,对照组则使用乙醇皮肤消毒液,观察两组消毒情况。结果:两组消毒后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燥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胶布牢固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尔碘消毒液使用效果优于乙醇皮肤消毒液。

    作者:江焕贞;李璐琪;张杰宾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健康教育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超短波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超短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率为98%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知识得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防治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疗效。

    作者:邢二枣;张燕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中药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目前并无特效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本文从古今文献回顾、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手法推拿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小针刀治疗、综合性治疗及中医治疗的作用机制几个方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其意义在为临床上更有效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韦英成;吴肖梅;覃喜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社区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社区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41例)、强化训练组(40例)、家庭康复组(39例),康复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强化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门诊集体康复治疗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家庭康复组给予上门随访指导12个月,观察三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MBI评分均持续改善(P<0.05、P<0.01),且康复训练组、强化训练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规范、系统的社区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发林;罗刚;蔡晓明;戎伟鹏;龚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上下肢BRSS评分、STREAM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洁贞;叶绿;梁秋梅;黄金英;徐冰钰;陈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预后影响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受损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的效果。方法:5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内旋、外旋及上举等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全臂丛型、上干型、束支部型功能评分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4<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可获得良好效果,明显改善患儿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功能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与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给予电刺激治疗或手术治疗,并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脊髓损伤护理,比较治疗前后B超测定的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及LUTS(下尿路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200.5±25.1mL)、膀胱容量(435.2±92.5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残余尿量(65.3±8.2mL)、LUTS评分(15.2±8.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电、磁刺激及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提高患者的排尿量及膀胱容量,降低残余尿量,缓解下尿路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电项针(百劳、供血)治疗,治疗组则配合耳穴沿皮透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天、1周,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娜;王叶青;陈滢宇;张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COPD患者的综合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COPD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我院疗养的COPD患者26例,对所有患者在心理、氧疗、呼吸、体育锻炼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结果: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良情绪明显减轻。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柳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健康宣教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0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认知度、遵医用药率、MOS 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对遵医服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桂芝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刮痧疗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从刮痧疗法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清创、复位、外固定、功能性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固定手术2周后使用骨折治疗仪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时间、牢固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骨折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磊;徐海峰;陈雷;张志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牵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和JOA评分,随访3个月后比较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可以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腰部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国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术前术后护理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护理干预对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能显著缓解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与穴位推拿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均给予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处理基础上配合针灸联合穴位推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针灸、穴位推拿治疗小儿腹泻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