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的疗效对比研究

陈玉兰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 HBV DNA转阴率, ALT复常率
摘要:目的:对比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肝患者平分为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分别采用恩替卡韦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测定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结果: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均显著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更好。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与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三组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周三组患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电刺激组及电针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洼田饮水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电刺激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及电针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与电刺激疗法均可改善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效果更佳。

    作者:牛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新生儿腹泻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腹泻的效果。方法:86例腹泻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286<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喜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不同社区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不同社区康复模式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41例)、强化训练组(40例)、家庭康复组(39例),康复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强化训练组给予一对一康复训练3个月、门诊集体康复治疗3个月、上门随访指导9个月,家庭康复组给予上门随访指导12个月,观察三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MBI评分均持续改善(P<0.05、P<0.01),且康复训练组、强化训练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家庭康复组(P<0.05)。结论:规范、系统的社区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发林;罗刚;蔡晓明;戎伟鹏;龚晓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推拿结合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方法:18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采用小儿推拿及刮痧疗法,对照组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及感冒药,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P<0.01)。结论:推拿配合刮痧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金翔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5mg,qd),治疗组则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q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启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30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采用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李展菲;孙娟;颜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开放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清创、复位、外固定、功能性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在固定手术2周后使用骨折治疗仪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临床愈合时间、牢固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折治疗仪辅助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骨折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邵磊;徐海峰;陈雷;张志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膝骨关节炎不同证型软骨细胞在MAPKs通路上的表达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不同证型软骨细胞在MARKS通路上的表达。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3年8月期间接诊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并按照脾肾两虚型以及肝肾亏虚型进行辨证分型和分组(各30例),对其病变处软骨组织进行选择性培养,并研究其细胞退化过程中的MAPKs通路表达形式,并对不同证型的软骨组织细胞所的MAPKs表达形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证型的软骨组织培养基中的细胞MAPKs通路所表现出来的情况,均有显著差异,且随着病症的加重情况,表现出MAPKS的失效等现象,此表现表明,有效的MAPKs通路能够更好地促进机体的正常运作,而在对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如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软骨组织细胞中的MAPKs通路表达情况,或许能够治愈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结论:经研究实验证明,MAPKs通路表达形式,能够直观反映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病症特点,以此作为今后研究的治疗此类疾病的重点,可以有效缩短研究的时间,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机体健康年龄。

    作者:郑素明;关俊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的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型感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阿莫西林胶囊(1粒,tid),观察组则给予推拿治疗,治疗3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风寒型感冒疗效显著,且可避免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有效安全的方法,完善术前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患者准备,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穿刺部位护理、抗凝治疗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吕美云;余庆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与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给予电刺激治疗或手术治疗,并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脊髓损伤护理,比较治疗前后B超测定的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及LUTS(下尿路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200.5±25.1mL)、膀胱容量(435.2±92.5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残余尿量(65.3±8.2mL)、LUTS评分(15.2±8.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电、磁刺激及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提高患者的排尿量及膀胱容量,降低残余尿量,缓解下尿路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中药治疗进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目前并无特效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该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本文从古今文献回顾、针灸治疗、穴位注射治疗、手法推拿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小针刀治疗、综合性治疗及中医治疗的作用机制几个方面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其意义在为临床上更有效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作者:韦英成;吴肖梅;覃喜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服用钙尔奇D片(1片/次,qd),观察组则配合服用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骨密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骨密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补肾健脾壮骨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顾伏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症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10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两种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急性肾功能衰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肾病综合症患者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静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刮痧疗法治疗中风病研究进展

    从刮痧疗法方面综述了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其研究前景。

    作者:王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护理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应用细节护理疗效。方法:6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氧气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研究进展

    本文总结近年现代医学和中医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法及存在一些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雅婷;何扬子;邝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脑外伤术后肢体功能锻炼的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脑外伤手术之后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方法及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选取的8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全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手术结束之后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综合干预,分析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及其锻炼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总有效率是80.00%及50.0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之前其肢体运动和平衡功能的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通过一系列的干预之后观察组的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即P<0.05)。结论:脑外伤手术之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的水平,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改善有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卓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质量管理体系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体系(PDCA)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高血压基础治疗及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法监测管理,对照组常规管理监测,干预4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12.19±1.9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1.43分(P<0.05);对照组死亡率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8%(P<0.01)。结论:PDCA法使社区高血压患者监测管理模式系统化、程序化、目标化及整体化,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自觉性,达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降低。

    作者:宫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 肺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对我医院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2011~2014年对某医院的肺癌患者共93例进行了护理干预。结果:在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之前做了各项准备,顺利完成了对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结论:护理的93例肺癌患者都顺利度过了术后恢复期,也未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均顺利出院,这说明了围手术期的护理对肺癌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韦艳琴;兰月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