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潇;袁曙光;侯宇兰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小儿脑瘫康复的价值。方法:200例脑瘫患儿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感染率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减轻脑瘫患儿及其家属的负担及痛苦,缩短住院时间,有效防止感染,并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效率。
作者:李巧秀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新生儿腹泻的效果。方法:86例腹泻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6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思密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286<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治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腹泻患儿采用思密达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
作者:王喜成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给予电刺激治疗或手术治疗,并行常规康复训练和脊髓损伤护理,比较治疗前后B超测定的平均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日均单次排尿量及LUTS(下尿路症状)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70例患者日均单次排尿量(200.5±25.1mL)、膀胱容量(435.2±92.5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残余尿量(65.3±8.2mL)、LUTS评分(15.2±8.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电、磁刺激及手术治疗均可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提高患者的排尿量及膀胱容量,降低残余尿量,缓解下尿路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森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通过合理设计推拿手法学中推拿手法分类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视障生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将现行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所使用的推拿手法学教材中所采用的手法分类方法加以归纳、分析,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视障学生学习特点。将一指禅推法等22种推拿手法按作用力的方向分为垂直类、水平类、垂直水平类及复合类四种,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分段式教学模式。结果: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该分类方法以及22种推拿手法,在期末考核时相关知识点的记忆率到达100%。结论:通过将推拿手法简洁明了地进行分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并结合视障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有效提高推拿手法学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凡;邱兆熊;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应用适当的诊断方法,有利于提高甲状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医生根据诊断结果以及临床经验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
作者:黄有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肿瘤体积与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11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组术前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术前给予单纯放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88.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6%(P<0.01);治疗后观察组Ⅱ和Ⅲ级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Ⅰ级肿瘤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总转移率为30.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显著,可抑制淋巴结转移,有效缩小高中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单纯放疗对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效果较佳。
作者:晏文娉;桑晓梅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结合Frenkel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BWSTT训练和Frenkel训练,治疗前后根据功能性步行量表(FAC)、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效果。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FAC、FMA、BB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结合Frenkel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
作者:陈镇城;张新斐;冯重睿;沈威;徐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应用细节护理疗效。方法:69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氧气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喘息、气促、胸闷、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莉锋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噻肟、多索茶碱、氨溴索,试验组则配合服用麻杏石甘汤加减,1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军鹏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比较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电针疗法对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96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电刺激组采用电刺激治疗,经电视透视吞咽检查(VFSS)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三组效果。结果:治疗后第3周三组患者VFS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电刺激组及电针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刺激组和电针组洼田饮水试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电刺激组优于电针组(P<0.05);电刺激组及电针组住院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疗法与电刺激疗法均可改善脑卒中所致的吞咽障碍,电刺激疗法效果更佳。
作者:牛犇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30例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均采用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针刺配合面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健;李展菲;孙娟;颜金凤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健脾消导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80例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中药健脾消导法药物每天1剂,对照组口服枸橼酸莫沙比利片5mg每天3次,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4%,对照组总有效率达6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消导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付旭彦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5mg,qd),治疗组则服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q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心电图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启富 刊期: 2015年第24期
本文总结近年现代医学和中医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方法及存在一些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雅婷;何扬子;邝文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78例,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9例,干预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理论知识掌握和自我遵医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聚焦护理模式能提高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冀海侠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服用普瑞巴林(150mg,bid),治疗组则配合医用臭氧局部肌肉注射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SD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用臭氧局部肌肉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能提高临床疗效,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杰文;马培;蓝小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8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治疗后,试验组pH、PaO2、PaCO2、SaO2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耀田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观察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均给予电项针(百劳、供血)治疗,治疗组则配合耳穴沿皮透刺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天、1周,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病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沿皮透刺法配合电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凯娜;王叶青;陈滢宇;张威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药理分析。方法:将10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唑林钠,试验组则给予头孢美唑静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美唑治疗吸入性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颖茵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手法推拿加腰椎牵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回纳的观察研究。方法:将本院推拿科门诊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给予按摩疗法。结果:临床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临床上牵引加手法在CT及MR观察髓核的回纳没有明显变化意义(特别是短期内)。临床上牵引加手法的疗效只与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的部位、类型及压强有关。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