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光学性旋转隐斜1例报告

张秀果;韩方菊;万海燕;薛波;戴丽华

关键词:
摘要:患者,男,52岁.2002年5月12日来诊.视近不清约6年余伴头痛、恶心.6年前开始视近不清,曾经在当地医院做屈光矫正,所配眼镜度数为S+2.00D(OU)佩戴时略好转,但是较长时间看报纸时仍头痛、恶心.故所配眼镜有时佩戴有时不佩戴.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相关文献
  • 拔牙手术后出血27例分析与防治

    拔牙术后出血是口腔外科常见并发症,占拔牙总数的3%左右;如不及时处理,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和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或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拔牙术后出血应引起重视,采取积极措施,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闫德龙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颈椎病142例的X线诊断分析

    随着CT和MRI技术迅速发展,为颈椎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料,但X线平片检查仍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其优点是简捷、诊断可靠、经济.本文就本院1997年~2002年间具有典型表现的14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张雨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主动脉内膜剥离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如何做好DeBakey Ⅲ型主动脉内膜剥离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减少因护理工作不当而使病情加剧.方法 ( 1)术前术中注意血压的变化,用硝普钠、倍他乐克使BP≤120/80mmHg,防内膜剥离的扩展和破体破裂,减少术中和术后支架移位.(2)注意血压、脉搏和神志变化,及时发现疾病本身和手术的并发症.(3)术中采用亚冬眠疗法,使病人更能安静配合手术.结果 8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脑梗塞而自动出院.结论围术期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刘玲玲;阚静;常芸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关于医院SARS防治中的一些举措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 te Respiratory Sydrom,SARS)[1],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首次报告[2];2003年3月12日WHO向全球发出非典警报;4月16日WHO宣布引起本次SARS流行的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3].

    作者:焦建中;李晓云;吴群;王秀丽;吕之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2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症状、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2例均为术中探查时确诊,术后全部治愈.结论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术式及充分的十二指肠引流.

    作者:沈铁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误食蔓陀罗幼苗中毒5例抢救分析

    我科于2002年5月成功抢救5例误食蔓陀罗幼苗致急性中毒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张金桥;李品银;李菊瑛;徐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冠状动脉造影969例分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ed coronary angiography, SCA)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可靠方法,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术前必须的检查,是评价病变严重程度、估计预后、制定治疗方案的客观依据.自1999年10月至今我院对969例患者行SCA,现对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刘福喜;杨旭明;刘菲;董平栓;曾丽;范喜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型抗组胺药阿司咪唑在临床其他方面的应用

    阿司咪唑(Astemizole)即息斯敏(Hismanal)于1983年首先在英国投入临床,目前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广泛使用.自1987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其对花粉症、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疗效已被临床证实.1994年底,卫生部基本药物办公室将息斯敏列入抗过敏治疗基本用药药物,因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价格便宜,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江厚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运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对出院人数进行统计预测

    运用医疗统计指标进行统计预测是现代医院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本文运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对我院近4年出院人数所形成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总结了出院人数的季节变动规律并对2002年出院人数进行统计预测.从而使统计的监督与服务职能得以充分发挥.

    作者:陈晓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维生素A缺乏致角膜软化症的临床分析

    角膜软化症是维生素A缺乏引起角膜、结膜上皮干燥变性,晚期出现角膜混浊、软化、溃疡、坏死、穿孔而失明,常双眼发病.解放前为小儿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角膜软化症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近年来很少报道.笔者于1994年1月~2000年8月共收治角膜软化症9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晓慧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2002年安顺市西秀区IDD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西秀区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以下称IDD)阶段目标后的防治现状,及其为制定持续消除IDD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中心按<全国第四次IDD监测实施方案>对该区IDD病情进行了监测,结果如下.

    作者:杨富国;王勇;雷雨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与治疗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室早是指窦房结激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心室内某一异位兴奋灶提前激动而引起心室搏动.其特点为:QRS波提前出现,其前无P波,形态宽大畸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时间多>0.12s以上,其后有完全代偿间期.室早能引起心悸,心烦及颈部血管搏动,多源复杂的室早会加重原有的心脏病症状;急性心肌缺血时,某些类型的室早会诱发室速、室颤.合理的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早是很重要的.

    作者:乔战生;贺海龙;乔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受潮,或全身或局部营养差,使局部组织抵抗力下降,血液循环到障碍,不能有效的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烂和坏死.它是继发于某种疾病的并发症,尤其是长期卧床病人,常常因发生了褥疮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严重者可继发感染而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现将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志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减低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50例,其中不伴左室肥厚(LVH)患者28例,伴LVH患者22例;选择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这50例高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高血压不伴LVH者、伴LVH者、健康者以及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者与未发生者的24h 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结果高血压伴LVH组的各时域和频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亦较高血压不伴LVH组有降低趋势;高血压患者中心血管事件发生者的83.3%为LVH患者,且心血管事件发生者较不发生者的HRV显著减低.结论高血压尤其是伴LVH的患者HRV减低,即自主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能力减弱,HRV可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无创性预测指标.

    作者:鲜玉琼;许秀丽;杨惠琴;朱玉兰;顾爱敏;施倩;陆菲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睾丸扭转12例诊治体会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睾丸扭转时精索内的血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睾丸缺血坏死.睾丸扭转是泌尿外科急症,如果误诊延误治疗,可导致睾丸缺血坏死.我院近几年来共收治12例睾丸扭转病人.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书光;苗康;陈士勇;陈行军;吕健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47例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分析和比较,为推广导乐陪伴分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2月~2002年11月期间147例要求导乐陪伴分娩产妇作为导乐组(观察组),并按顺序下一位自然临产且不要求导乐陪伴分娩者147例为非导乐组(对照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预后.结果导乐组顺产108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37例,难产率26.53%;总产程6.42h;产后出血1例(700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7分.对照组顺产77例;产钳助产5例;剖宫产65例,难产率44.90%;总产程6.34h;产后出血6例(683.33±215ml);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4例.两组产妇总产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导乐陪伴分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它是一种适宜的、以产妇为中心的、促进母婴安全的产时服务模式.

    作者:李敏;杜炎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用血气分析后剩余的血液测定电解质及校正法

    目的为了减少病人多次抽血的痛苦,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医疗成本,探讨用血气分析剩余的血液测定电解质.方法将80例血气分析后剩余的血液(测定时用血浆)和同时单独抽凝固血的血液(测定时用血清),同时测定电解质,对结果做统计学处理,观察两者结果差异有无显著性,并求出校正方法.结果血气分析血液与单独抽凝固血血液的结果比较,Na+、Cl-为显著增高,K+、Ca2+为显著降低.但如对测定结果做适当校正,其误差均可控制在允许的变异范围之内.结论只要按本文介绍的方法采血及对K+、Na+、Cl-、Ca2+的测定结果做校正,可以用血气分析后剩余的血液测定电解质.

    作者:倪方荣;沈雄文;胡锡林;张朝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于活跃期时施行硬膜外麻醉,其它产科处理同对照组,观察二组的产痛程度、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等情况.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相比,产痛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难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实,不影响产程进展,不增加产后出血及难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苑文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应用护理程序指导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

    轮状病毒(RV)肠炎是儿科的常见病之一,好发于春秋季节,易在短期内发生大量流行, 影响小儿健康.临床表明水样便,呕吐、发热,极易造成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如不积极救治和采取有效的全方位整体护理,可危及患儿生命.现将2002年7~12月我科收治的44例RV肠炎患儿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作者:樊立伟;李秀霞;蔡庆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T管拔出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

    从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院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道疾病约500例,拔T管发生胆漏6例,发生率1.2%,现将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李德榜;张向军;丁海波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