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琴
缺乳是指产后妇女在哺乳期无乳汁分泌,或虽有乳汁分泌,但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本病多发生在产后12~15天内,临床上以初产妇女多见.笔者自90年开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肖莲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胸椎侧弯在现代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影响的人群广,数量多,年龄逐渐呈年轻化.与现代人群职业特点,工作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且影响人体范围广,影响的组织器官多,所引出的症状复杂,不仅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内脏消化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等等.
作者:李健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但随着人口的日益老龄化,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据报道其发病率为2.5%~13.5%[1].其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单一手法治疗效果一般.我科采用推拿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森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寻找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39例(治疗组),并与针刺配合TDP治疗28例(对照组)作比较,判断分析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14例(占35.9%),显效16例(占41.0%),有效7例(占18.0%),无效2例(占5.1%);对照组痊愈6例(占21.4%),显效10例(占35.7%),有效5例(占17.9%),无效7例(占25.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表明采用推拿、针刺配合TDP综合治疗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针刺配合TDP治疗的对照组.
作者:吴文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或理疗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多采用保守治疗,笔者运用牵引、针刺、推拿、封闭及练功等综合治疗39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腰肌劳损既无典型外伤史,又出现腰部慢性筋肉痉痛称为腰肌劳损.腰部劳损包括:腰骶部的肌肉筋膜、韧带、小关节等、组织慢性扭伤.本病为腰部筋肉损伤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休息不充分,迁延日久,或由于多次扭伤,腰部组织撕裂出血,瘀肿,吸收不好产生显微变性或斑痕组织,使筋肉发生粘连,压迫腰骶神经后支,产生腰痛,是长期不愈的主要原因.
作者:肖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儿童肌性斜颈是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2周左右,以颈部1侧有似棱形肿物,向患侧歪斜前倾,下颌旋向健侧,患侧眼面变小,颅骨发育变形,不对称等症状为特点.如不及时治疗,畸形发展,则造成不良后果.我自80年代初,进行临床治疗并研究,初见成效,并进行96例的再观察,疗效满意,疗程偏短,患儿家长都乐意接受,现小结如下.
作者:周华龙;周伟;费庆湘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对股骨下段骨肉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探索.详细介绍了股骨下段骨肉瘤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术前化疗配合中药调理、手术适应症和方法、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围手术期康复训练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要求.
作者:梁志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病因不清,而近期有研究表明,感冒可诱发此症.因此笔者近年来用穴位注射转移因子治疗此症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作者:凌振宇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骨外上髁综合征.好发于中年妇女.作者从2003~2005年,采用硬纸板外固定结合伤筋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26例,报道如下.
作者:陈俊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肋间神经是以胸胁部刺痛灼痛,严重者转侧困难,咳嗽喷嚏吸气都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起病急,痛苦大,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男女均可发病.笔者在多年临床中,运用按摩手法,对症处理,远端诱导,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开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青少年学生近视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民族性、灾难性常见眼病;是一个社会热点、敏感问题;是长期存在的防与治的本末倒置问题;是学校教育中的五育并重、和谐发展尚未合理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临床防治方法很多,但效果皆不甚满意.
作者:陈历齐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肋间神经痛是指肋间神经在走向上受到压迫或刺激发生炎症,引起一个或多个肋间神经发生疼痛,称为肋间神经痛.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临床引起背痛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陈陆陆 刊期: 2006年第10期
失眠已是常见病之一,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多年来,我们采用辨证选穴按摩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白伍泉;杨栋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推拿源远流长,以其安全、有效、舒适、无害、无副作用等优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在医疗、康复、保健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的变化,人民对医疗、康复、保健等的需求日趋迫切,而寻求推拿按摩的人亦越来越多,推拿医学已越来越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旨在医疗、保健、消除疲劳、美容、康乐享受、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推拿学科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在不同部门从事推拿按摩的人很多,但在按摩术上有独到造诣的专家却屈指可数,而因工作造成伤病的报道却不断增加.
作者:何青;伍忠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病例患者,郝某,男性,84岁,主诉:腰部疼痛一周.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出现腰部中间疼痛,不能弯腰,尤其是起床后更甚,活动后逐渐缓解.腰部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查体:L3、4、5棘突间有轻度压痛,腰前屈受限,腹直肌触诊较紧张,稍有压痛.舌边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诊断:腰椎棘上韧带损伤.
作者:朱守应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芎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 芎葛汤组和盐酸氟桂利嗪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9%,中医证侯积分比较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8.06、5.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芎葛汤祛风活血,解郁化痰,可缓解血管痉挛,调节颅内血管异常舒缩,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异常聚集,提高痛阈,镇静止痛,标本兼治,疗效满意.
作者:闫咏梅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单纯放松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理曲度改善、以及疗效的关系.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组采用单纯放松手法,在治疗6疗程前后分别测定颈椎生理曲度值,统计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之间颈椎生理曲度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各组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症状的改善均有明显的效果,单纯放松手法能更加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理由度.其手法安全性、可调控性强,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之一.
作者:胡建锋;朱雪琼;潘庆辉;陶际时;黄微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颈椎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推拿疗法的主要适应症之一.本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临床中凡因颈椎退行性病变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所致颈椎失稳或压迫邻近组织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者,均称为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
作者:王周武;叶圣敏;史培友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