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云玲;郭延东
跖筋膜劳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以患足足跟下或足心疼痛,并且足底部有紧张感,而且不能长时间行走,每遇劳累则症状加重,得热则舒,遇寒痛甚的一种病症.
作者:桂奎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按摩疗效的评定,应主要以经络反应的缓解、恢复、消软的程度辨证分析.这是笔者多年临床观察经络反应在按摩施术中的变化与疾病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所以大胆地将经络反应消失程度做为疗效评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吴材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内经知要>卷下治则篇的<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
作者:陈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药外敷是中医的一项外治疗法,也是一种护理内容.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小儿腹泻外敷的辨证施护浅谈体会.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在气功修练中,有一种使用较少的调息方法,即闭息法,俗称憋气.本人根据古人对腰扭伤的机理,同时结合自己的练功体会,在临床上指导腰扭伤患者练习此法,其疗效明显.
作者:刘奕锋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不同期采用不同的手法,并以口服芬必得为对照组,将190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1个月观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相比,P<0.01有显著意义.结论:手法治疗肩周炎有快和好的疗效.
作者:陈熙帆 刊期: 2003年第05期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表现非常复杂,类型也较多.一般临床应用推拿手法,及选用适宜的胸椎复位手法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廖振荣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小儿肌性斜颈是以患儿头向患侧歪斜,颜面部旋向健侧为特点,因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所致的小儿常见的一种疾病,我们运用蜡袋热敷配合手法治疗该病,并与单纯手法治疗相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玥;张文;张领娣;张家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因外感寒邪所引起的月经不调是成年女性常见的疾病.患者多因在月经前或经期几日大量食用冰冷食物,或由于腹部受凉,或淋雨,长时间接触冷水等因素引起的外感寒邪所致的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寒邪搏于冲任,血为寒滞,经脉不通而改月经后期.
作者:齐宏伟;齐宏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眩晕是人体空间定向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颈源性眩晕顾名思义就是因颈源性因素引起的眩晕综合征.
作者:胡军;沈国权;房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病以失眠为主症,属外伤型的兼有健忘、头痛、头晕;属心脾两虚的兼有多恶梦醒、心悸、健忘、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脉细弱;属心肾不交的兼有头晕、耳鸣、遗精、腰酸、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属外邪侵袭的兼有恶寒发热、头颈胀痛、脉浮数;属肝郁化火的兼有性情急躁易怒、胸胀闷、口苦、尿黄、便干、舌红、脉弦数;属虚火内扰的兼有头重、胸闷、胀痛、苔厚腻而黄、脉滑数.
作者:王成伟;陆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对经络的实质,目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神经系统,有人认为是淋巴系统,也有人认为是波导管,也还有人持与上述相反的观点的.笔者经过以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为标本所作的一系列实验观测,结合理论资料研究,认为经络是广泛存在于机体的纤维状蛋白等生物高分子物质分子内、分子间的能量传递系统,通过它联系机体各部、体表和内脏.
作者:冯盛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面神经麻痹是临床的常见病,一般都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的较多,很少用按摩的手法治疗,本人这次采用按摩手法治疗针灸后引起的后遗症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1一般资料本人从91年6月至2001年6月共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58例,其中男54例,女4例;年龄大42岁,小10岁,平均发病年龄20.5岁,平均确诊年龄23.9岁;就诊时病程长者15年,短者1周,平均2.6年,首发症状腰骶部疼痛32例,其中单侧4例,双侧28例,臀部疼痛18例,双下肢大关节痛8例,4例女性中2例为产后发病,成人型50例,幼年型8例(17岁以前发病).
作者:苏清伦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顽固性遗尿症是青少年时期的常见病症之一,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下元虚冷,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制约所致.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与推拿疗法治疗顽固性遗尿症3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华;张淑杰;张彦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古人对推拿的要求: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当你面对患者,通过相互接触,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明确的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就已设计出推拿方案,双手根据心里的想法去动作、转换.
作者:徐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神经衰弱是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种常见的神经症,临床上以心脾两虚型神经衰弱为常见.本病多由于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阴血内耗,不得养心致心神不安而失眠,常常表现为多梦易醒、神疲乏力、心烦健忘、饮食无味、舌淡苔薄、脉细弱.治疗本病以养心益脾、补血安神为原则.
作者:黄大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近年来,青年人发病率也明显增高,经笔者近20年来的临床观察,采用中医推拿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长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我院推拿科采用大牵引复位术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40多年历史,有效率在97%左右,但仍有3%左右的病人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
作者:周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颈椎小关节紊乱是一种多见于中青年人的临床常见病.其主要表现为颈部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疼痛、强直、活动受限,病情重时外观呈斜颈样,可出现头昏、眼震、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Bdrre-Lieou综合征(头颈综合征).
作者:舒世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