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和
豇豆,在食疗保健价值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功能.据化学测定证实,豇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精纤维素、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诸多有益成分,尤其蛋白质、维生素B含量为丰富.豇豆还是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病人理想的保健疗疾佳蔬.
作者:陈文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我今年79岁,5~6年前患坐骨神经痛,右腿、右臀部酸痛,有时站立时间长一些,就要本能地蹲一会儿,再站起来感觉会好一点儿.
作者:蔡关元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习惯熬夜的人越来越多了,甚至有些人熬夜已经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但是,从健康的角度讲,熬夜还是害处多多.
作者:吕莉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历来治疗头癣、手癣、足癣都采用外擦、外敷相关药物,而食疗法往往被忽视.食物与中药配伍内服、外用,均可对各种癣症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闻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在孩子首次遗精或初潮来临的前半年(女孩十二三岁,男孩十三四岁),应让他们有心理准备.母亲可以告诉女儿,少女会来月经,月经就是每个月阴道里有血液流出,它是女子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必害怕,初潮来临应告诉妈妈.
作者:宁在兰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形体矮小除了与遗传和气候因素有关之外,饮食习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作者:张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东阳市歌山镇一位退休教师,因第二天要开会,下午去浴室洗澡,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猝死在浴室里,享年70岁.这种老年人在浴室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时有发生.
作者:楼忠亮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据资料,近年老年肝病患者,及肝功检查某些项目指标不正常者增多,但在治疗及保肝过程中,药物选择余地不大,故大多选择中医治疗.
作者:陈川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恽铁樵(1878~1935)是近代名医,早年毕业于南洋公学,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并翻译小说多部,在文坛素享声誉.中年后,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愤然弃笔从医.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医生们早就发现,某些药物对某些人会产生极大的副作用,甚至造成生命危险.例如:约有1‰的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降至危险程度;另一种治夏梦症的药又会引发某些人的心脏病……
作者:广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孩子有了过错,难免要受到父母亲的惩罚,比如打、骂、威吓、罚跪、限制行动等等.我认为,惩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如同奖励是必要的那样,惩罚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惩罚的教育也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作者:吴连芹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所谓肠中风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俗称.老年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的,不仅在心脏及脑血管发生,就是在腹腔内,动脉血管也在潜移默化地硬化着.
作者:治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经不再是传染因子,而是不良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8月2日,记者从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获悉,该院郭毅教授等开展的一项调查发现,影响中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过量、睡眠困难和运动少.
作者:蒋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作者:晓倪 刊期: 2005年第10期
秋天,热与冷的过渡阶段.气候虽冷尚热,湿度日趋下降,物候收敛藏蛰,故秋季养生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倪合一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一、脱发患者,女,30岁.头发脱落已半年之久,每日梳头时头发大量脱落,洗头时更甚,无痛痒感.曾经多家医院用谷氨酸、谷维素,生发药物治疗,未效.
作者:马荫笃 刊期: 2005年第10期
75岁的肖老伯中风后,经过及时救治和家人精心的护理,瘫痪的肢体恢复挺快,1个月后就能扶拐杖走路了.肖老伯每天清晨去屋外走动半小时,感觉还不错,便越来越精神,手脚也越来越灵活.
作者:林利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997年的冬季,一场瑞雪把北京打扮得银装素裹.下午是去病房会诊的时间,我拿起会诊条向病房奔去.我找到某患者的病例,打开一看:患者,男,80岁.
作者:项红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一提起养生保健,一些老人就认为要从合理饮食做起,从体育运动做起,从劳逸结合做起,从讲究卫生做起.应该说,这些看法都没错儿.但是,却忽视了心理问题.
作者:尤福贵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世纪上半叶中医领军人物当属谢利恒.先生名观,字利恒,晚年自号澄斋老人.祖籍江苏武进,故居在县北之罗墅湾.谢氏为乡间旺族,医学世家.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