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3例梨状肌综合征治疗体会

阮晟

关键词:梨状肌综合征, 手法治疗, 松解、治脊手法, 分期治疗
摘要:梨状肌大部起于2~4骶前孔外侧,肌纤维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渐移行为肌腱,紧贴髋关节囊的后上部,向外止于大转子上缘后部.由骶丛分支支配,其作用为外旋髋关节.梨状肌体表投影可自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至大转子尖画一连线作为梨状肌下缘的投影.坐骨神经从其下部经过,因此梨状肌的痉挛、水肿、肥厚、粘连、纤维化可影响坐骨神经引起下肢麻痛.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杨清山按摩手法特点

    介绍了山西著名按摩医师杨清山按摩手法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杨氏手法精巧灵活,在临床中以向心性操作、揉压手法为主,辨证选用轻中重手法、结合呼吸用气等特点.

    作者:黄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326例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对32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为推拿组和中药组,进行临床治疗对照观察.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推拿组疗效较好.结论:经临床验证,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方便安全,疗效确切,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所接受.

    作者:潘家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胃脘痛28例

    笔者自2000年10~2002年1月门诊收治胃脘痛患者28例,通过手法推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应伟;苏彦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挑整脊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了解功能锻炼在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对巩固疗效、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随机分为功能锻炼组(观察组)和非功能锻炼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康复中起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章岳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推拿临床应重视对生存质量的应用与研究

    生存质量(QOL)是评价人类健康状况的新概念.作为中医学中的一门中医推拿学科,在其临床实践中,不应忽略对它的应用与研究.

    作者:潘崇海;郭琛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防治四肢骨折后遗症刍议

    四肢骨折,无论是近、远端骨折,还是关节脱臼,在解除夹板或石膏固定后,经X光复查愈合良好;或软组织损伤,若不注意后遗症的防治,常常给患者留下痛苦的后遗症或终身残疾.笔者在继承祖传五代推拿正骨医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知识,不断实践、总结,在治疗骨折、扭挫伤后遗症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将10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治疗组和药物对照组,推拿组以震颤法为代表手法行推拿治疗;药物对照组以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结果显示,冠心病心电图疗效推拿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疗效无显著临床意义.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午流注纳络法治愈外伤胸痛1例

    李某某,男,32岁.1996年1月4日上午6时诊.主诉:3日下午6时从手扶车上摔下,臀部先碰地,顺势后滚翻2个,当时不感异常,夜10时胸正中部闷塞疼痛难忍不能卧床,诸治无效.抱着一捆棉被坐了一夜.现疼痛不减,痛苦面容,脉涩苔薄白.笔者考虑患者很可能损伤颈胸椎而引发胸部疼痛.下午6时为酉时,为气血流注足少阴肾经,臀部碰地损伤肾经经气,气滞血瘀胸闷疼痛.治疗:①坐位点按内关、通里、列缺、孔、天突、膻中、人中、百会、风府、身柱、至阳穴各半分钟:再行整脊手法.②仰卧位,点按偏历、大钟、太溪穴各1分钟,重复3次.疗效:治疗疗法①无效,治疗疗法②使疼痛消除.

    作者:陈一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23例梨状肌综合征治疗体会

    梨状肌大部起于2~4骶前孔外侧,肌纤维穿过坐骨大孔出骨盆,渐移行为肌腱,紧贴髋关节囊的后上部,向外止于大转子上缘后部.由骶丛分支支配,其作用为外旋髋关节.梨状肌体表投影可自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至大转子尖画一连线作为梨状肌下缘的投影.坐骨神经从其下部经过,因此梨状肌的痉挛、水肿、肥厚、粘连、纤维化可影响坐骨神经引起下肢麻痛.

    作者:阮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保婴神术》论小儿推拿

    在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撰的<针灸大成>中收录了一本堪称中国小儿推拿独特治疗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是书为<针灸大成>第十卷,书名为<保婴神术>.杨氏为提醒读者此卷非针灸类,特标明<按摩经>.后世因是书专论小儿推拿,遂称之为<小儿按摩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同时也是现存早的推拿专著.其作者为四明陈氏.至于陈氏究竟为何人,生、卒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但是,他留给后人的这本巨著对小儿推拿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所倡导的不同于成人的特定穴系统、复式手法、治疗方法等为后世所推崇,书中的歌诀为后世各类小儿推拿专著所转录.本文拟从下列6个方面简要探讨其学术思想,供同道参考.

    作者:查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指拨法治疗伤筋性疼痛50例初探

    伤筋,现代医学称之为软组织损伤,是常见的伤科疾病之一.凡是人体的肌肉、肌腱、筋膜、韧带以及软骨和周围神经等组织,受到外力作用或自身蜕变因素所引起的功能或解剖异常,且无骨折、脱位及皮肤破损者,均为伤筋.

    作者:许立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循经推拿治疗面神经麻痹63例临床报道

    针刺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疗效确切,临床报道较多.多年观察发现,治愈率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尽如人意,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63例,采用面部循经推拿手法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特报道如下.

    作者:龚云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胸胁部挫伤的治疗

    胸胁部挫伤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损伤之一,为直接暴力所致.如篮球运动肘部撞击他人胸部;足球运动肩部碰及对方的胸部;武术对打中的拳和棍棒击伤;体操运动员在动作失调、疲劳情况下,自身碰于单、双杠器械上;游泳跳水时姿势不正确,呈门板式入水,胸部被水拍击伤;此外,劳动时被车柄撞伤或桌子棱角碰伤.这些损伤多为胸部肌肉挫伤,其主要病理变化是软组织毛细管破裂,形成局部血肿、水肿、渗出等创伤性炎症反应.可影响到胸壁层局部的炎症反应,病人呼吸时引起胸膜摩擦而致疼痛.笔者采用三七散内服、胸胁部手法按摩、针刺拔罐治疗胸胁部挫伤95例,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胡晓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颈性眩晕手法治疗配合牵引治疗的探讨

    颈性眩晕是一种中老年疾病.经临床观察,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椎间盘突出、继发性椎管狭窄可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颈肩部不适及疼痛、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感觉减退和肌力下降,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者可导致瘫痪.在治疗中推拿组、推拿配合牵引组对比,显示推拿配合牵引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志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试述腰椎的侧位搬法与斜位搬法

    搬法是推拿疗法的重要手法之一.腰椎的侧搬法和斜搬法是腰椎复位的关键手法,什么叫腰椎侧搬法?什么叫腰椎斜搬法?书本上和操作中均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不统一,使初学者感到费解.笔者认为,腰椎的侧搬法与斜搬法,应改为腰椎侧位搬法和腰椎斜位搬法.只有这样,搬法才能标准化、规范化.具体操作手法如下:

    作者:刘钡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叩击法治疗落枕30例

    落枕又称失枕,是推拿按摩科常见病症.是指颈部某些肌肉的痉挛,肌张力骤然增高,造成颈部疼痛、活动牵制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急性疾患.轻者1~2日内可自行缓解;重者,拖延数日妨碍生活和工作.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叩击法治疗了30例落枕患者,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总经如下.

    作者:张亚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法治疗颈源性感音性耳鸣15例

    颈源性相关疾病的表现形形色色,笔者在10多年的脊柱病临床中充分体会到了这一点,兹将1994年9月至1999年9月间所诊治的众多颈源性相关疾病日誌中资料较完整的15例颈源性感音性耳鸣报道如下.

    作者:高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治疗腰肌劳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四指推、滚法、揉法、摩法和振荡法对91例腰肌劳损症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同时对143例患者采用调制中频电疗法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42例、好转20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0例、显效57例、好转49例、无效7例.结论:观察结果表明,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腰肌劳损同样有较好治疗效果.

    作者:张广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手法牵引合并双鹿肾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7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外伤或腰部承受超负荷的压力造成椎间盘突出或膨出,或者因为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的炎性反应、小关节的失稳或半脱位、腰椎侧弯引起多水平小关节失稳,以及家庭遗传性引起的纤维环脆变,是伤骨科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它所引起的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常经久不愈.笔者自1993年开展手法牵引、双鹿肾气汤内服等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7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正庆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穴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58例分析

    目的:研究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药物治疗,二组为颈部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结果:3天内痊愈者推拿结合当归针穴注组占40%,药物组占10%;1周后痊愈者推拿结合当归针穴注组累计82%,药物组累计60%.结论:推拿结合当归针风池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药物治疗更有效.

    作者:曾顺军;袁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