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仰卧位手法治疗颈椎病--附525例临床体会

张勇

关键词:颈椎痛, 手法治疗, 仰卧位
摘要: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自1987年8月至2000年1月笔者以仰卧位手法为主治疗各型颈椎病525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脏腑按摩治疗小儿生长痛32例

    小儿生长痛临床较少见,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脏腑按摩治疗小儿生长痛取得明显效果.1临床资料32例患儿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大12岁,小3岁,其中3~10岁,占60%;病程长1年,短7天.以上病例均经B超CT或X光检验后排除器质性病变.

    作者:杨全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手法生物力学析微

    从生物力学的基本三要素的角度,对按摩手法进行解剖分析,指出在按摩临床以求在施术过程中取得更大的主动,提高临床中应用手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作者:喻慧荣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谈腰管狭窄症的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上比较常见,保守治疗难度较大.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工作学习中发现针灸配合按摩治疗腰椎管狭窄有效,无论是先天型、退变型、黄韧带肥厚型,还是腰间盘突出型[1]针灸配合按摩治疗均有效,尤其腰间盘突出型,本来按摩治疗效果很好,但如果突出物过大,已经造成椎管狭窄时,单纯按摩治疗效果不理想,需改用针灸治疗为主配合按摩治疗.

    作者:杨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螺杆机械牵引下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是本院治疗多的病种,过去采用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疗效,但因腰椎间隙没有用牵引拉宽,疗效有限.采用各种机械牵引,包括先进的用电脑控制的自动牵引设备也只改变牵引力的大小、节奏和方向,将腰椎间盘拉宽,但没有抓紧此时进行按摩手法复位操作,牵引后腰椎间隙自然恢复原样,疗效也有限.笔者创制了螺杆机械牵引机,能很方便地放在按摩床上为患者进行牵引,还能在牵引的同时进行按摩手法操作.笔者将牵引与按摩的优点有机结合,创造了螺杆机械牵引下按摩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近10年来,笔者随机用此法治疗的61例门诊和住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介绍如下.

    作者:赖有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肛周脓肿术式改良--附300例临床观察

    肛周脓肿是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坐骨直肠窝脓肿、肛周皮下脓肿、直肠周围浅部脓肿、肛管后间隙脓肿,临床上统称为肛周脓肿,又称肛旁脓肿.以往对其治疗常采用抗感染、自溃、切开排脓、换药等方法,这些方法疗程长,痛苦大,本病一般不能自愈,而后破溃所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须再次手术.近几年笔者对本病术式进行改良,收到了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后遗症少的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于昇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的体会

    跟痛症在骨伤科门诊中是常见的病痛,病虽不重,但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笔者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正骨手法治疗跟痛症,积累了一定经验,摸索出一些规律,现介绍于下,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吴谞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自我按摩迎香、合谷穴治疗慢性鼻炎

    近年来,笔者指导患者运用自我按摩迎香穴、合谷穴治疗慢性鼻炎5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具体做法与治疗结果每晚睡前向南静坐,排除杂念,自然呼吸5~10分钟后,将两拇指指背互相摩擦36次,拇指指背由鼻根、鼻背、顺鼻唇沟方向滑行按摩,直达迎香穴100次,迎香穴按摩时稍稍用力,直至有酸麻感觉.左拇指按摩右合谷穴5分钟,右拇指按摩左右合谷穴5分钟,持之以恒,本组5例均自我按摩4~6月自愈.

    作者:李巧生;李国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面部黄褐斑26例

    笔者于1999年3月~2002年1月门诊收治面部黄褐斑患者26例,以手法推拿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均为女性;小年龄26岁,大年龄45岁.其中病程短2个月,病程长10年.

    作者:苏彦林;李应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月经后期症

    月经后期是妇女月经不调中的一种病症.笔者在从医10余年的工作中,先后诊治了32例该病患者,从某一方面证实了推拿疗法不仅可适用于颈、肩、腰、腿痛等运动器官的疾病,同样也适用于内妇科疾病.也进一步验证了振荡法具有祛瘀消积、活血止痛的作用,有双重性.

    作者:张广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推拿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体会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近年来小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常多见于8岁以下儿童.这虽然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同时也与小儿的喂养不当、饮食结构不合理有一定的关系.笔者根据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小儿,在患病前2~3天内几乎都有食欲旺盛、饭量过多或食肉过多的情况.于是在临床治疗上多采用消食导滞、祛除积热、清肺利咽的手法进行辨证治疗,并在易感儿发病之前进行保健手法的治疗,从而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何雁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加香砂六君汤治疗五更泻25例

    五更泻是指泄泻多在黎明前,腹部疼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又称肾阳虚衰泄泻,现代医学属慢性肠炎范畴.笔者从1998年6月~2000年9月采用按摩丹田、中脘穴位,配合口服香砂六君子汤治疗五更泻2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曹国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仰卧位手法治疗颈椎病--附525例临床体会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自1987年8月至2000年1月笔者以仰卧位手法为主治疗各型颈椎病525例,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痛25例临床体会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上的长见病、多发病.它是一种由许多不同病理因素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在治疗上难度较大.从1980年~1990年期间,本人采用按摩治疗坐骨神经病2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于福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穴位按摩治疗晕动病(附10例疗效分析)

    晕动病,俗称晕车,是由于乘坐车船或飞机时,内耳的迷路受到机械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紊乱所致.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和呕吐.常伴有面色苍白、汗出、全身无力等症状.乘坐停止后逐渐缓解或消失.

    作者:张永臣;宋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按摩治疗肩周炎128例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128例中,男66例,女62例;年龄小41岁,大78岁,平均50.3岁;病程短35天,长2个月.2治疗方法2.1患者取坐位,术者站于患侧,以一手托患肢手臂约60°,用(扌衮)法或一指禅推法在肩前部、三角肌、上臂至肘部位往返治疗.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后伸和旋转被动活动.

    作者:张迎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捏脊疗法的临床运用

    捏脊疗法是以捏脊法为主,配合点、按、抚、拿、提弹等手法施术于脊背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此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华新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拔伸加旋转手法治疗颈椎反弓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因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退变而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被刺激受压、颈椎反弓而引起一系列病症的疾病[1].作者近年来专门从治疗前后颈椎弧度改变这个角度,观察手法拔伸与枕颌带牵引对其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龚星军;马文央;王倩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用强弱平衡手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9例临床体会

    面神经由支配面部表情肌的运动纤维和中间神经两部分组成,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瘫.当一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时,面上部肌肉并不麻痹,仅面下部肌肉麻痹,称为中枢性面瘫.当面神经核或其周围的面神经受损时,出现整个半侧面肌瘫痪,称为周围性麻痹.本文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进行讨论.笔者自1992年以来,治疗19例此病,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瑞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运用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5例,与传统整复后夹板固定治疗的24例比较,结果前者骨折复位优良率96.7%,高于后者91.2%;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前者如.3%明显高于后者62.5%,故认为皮牵甩肩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简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益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手部六井穴为主治疗颈性肩闭症100例临床小结

    颈性肩闭症,临床上非常常见,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在治疗中,也因痛苦而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自1995年3月以来,本人收治该病患者100例,采用六井穴为主,配合松紧式拔伸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供同道指正.

    作者:王春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