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底按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痛经38例

孟强;张悦

关键词: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 按摩治疗, 足反射区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由于宫内膜组织于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所引起的病变,是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妇科常见病,其痛经特征为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至今尚无较好的治法.中医诊疗本病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自1997年至今单纯运用足底按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按摩疗法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多发常见病,特别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或运动员发病率更高,占各类运动损伤的首位,处理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伤者的健康和功能恢复.传统的医疗原则和方法是在急性损伤的早期禁止按摩,以防止加重损伤、加重出血和渗出.但笔者从开始尝试给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伤者应用按摩治疗时,发现损伤早期按摩只要手法操作合理,符合各阶段的病理变化特点,非但没有副作用,而且能有效地促进损伤的痊愈和功能恢复.现将近年来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情况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作者:陈月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小针刀及屈膝屈髋法治疗骶髂关节炎40例

    笔者于1995年始采用小针刀及以屈膝屈髋法治疗骶髂关节炎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志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脊柱推拿的定义

    脊柱推拿手法(Spinal Manipulation,SM)是一门古老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近年来重新受到重视.大约150~200年以前,人们开始对传统医学进行科学化研究.由于现代医学占有统治地位,因而现代医学界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可靠性和疗效多持反对或怀疑的态度.虽然现代医学也使用一些脊柱推拿手法,但普遍认为脊柱推拿手法缺乏科学性,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多为推测.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脊柱推拿手法具有其合理性和临床使用价值,但对脊柱推拿手法的确切定义一直有争议,为此,本文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做一简要地回顾.

    作者:陈建军;李义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电针头部奇穴为主治疗不寐30例

    自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电针以头部奇穴针刺治疗不寐3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0~65岁;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5年.30例患者均有失眠、多梦、头痛、纳差、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均接受过中西医治疗.

    作者:曹仁俊;石青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临床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脱出症,或者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指腰椎间盘因强大外力作用,使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症状者.本病是腰腿痛常见病症之一,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老年人亦常见,临床上以L4~5、L5~S1椎间盘易发生脱出.

    作者:杨志强;侯玉昌;冯卫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法治疗胃功能紊乱24例临床观察

    胃功能紊乱是现代人的常见病之一.由于生活节奏加快、情绪紧张、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糖尿病等引起胃及十二指肠蠕动功能失调.笔者运用手法治疗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论针刺与推拿的关系

    针刺与推拿都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常用的外治疗法.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均以经络、腧穴为重要基本理论,其作用原理都为由外及内、由局部到全身(趋势),即给予体表一定部位如经络或腧穴以刺激,通过改善局部的气血状态,进而影响全身的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活动,达到防治疾病与强身健体的目的.

    作者:廖品东;翁祖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头部推拿治疗陈旧性眶上神经痛1例报告

    患者,男,24岁,研究生.在几年前因右侧前额眼部疼痛到某医院检查:确诊右侧眶上神经痛,经治疗疼痛消失,治愈.近日因学习精神高度紧张,诱发右侧眶上神经痛.1995年9月入我科治疗,痛苦面容,右侧眼部红肿,眼球充血,流泪,手焐右眼部,怕光线,眶上刺痛,营养良好,心电正常,查T37.2C、P86次/分、BP16/10kPa,即行头部推拿:①开天门50次,②运坎宫10次,③揉点太阳穴10次,④点耳后高骨10次,⑤揉点百会穴10次,⑥点揉头维穴10次,⑦点揉攒竹穴10次,⑧点鱼腰穴5次,⑨大鱼际揉前额10遍,⑩提拿颈项法,[11]拇指揉颈法,[12]点风池穴10次,五指梳散法,[13]提拿肩井、曲池、合谷,结束手法,经12次治疗,治愈返校.

    作者:郑兆强;陈歧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头痛40例

    头痛是常见病、多发病,推拿治疗头痛,方法简单,疗效好,无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我们自1994年以来,通过对40例头痛患者行推拿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清雄;夏柱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手法治疗颈性头痛的体会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本文所指的头痛是在排除其他病因而确认由颈部病变引起的一种头痛,本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头部而根源在颈部.本文对81例患者以手法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世刚;张小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浅析手法对改变内能及调整信息的效应

    人体组织系统各有其相应的内能和信息,某一组织系统的内能和信息失调都可导致该组织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组织系统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组织系统内能和信息的异常.采取适当的手法即可以改变组织系统的内能又可以调整人体的生物信息,从而达到有病治之,无病保健的效果.

    作者:王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点穴配合分筋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

    肩关节周围炎(以下简称肩周炎)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笔者1996年8月~1999年6月运用经络点穴法配合解痉分筋手法治疗肩周炎52例,收到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郁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手法的五行分类及临床应用举隅

    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基于这种观点,治疗疾病的机理似乎很简单:无论是中西药物,还是针灸、推拿、气功及各种自然疗法,都是借助媒介的作用或是通过一种刺激,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调节人体的体液或神经系统,使之趋于一种系统内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因此,中西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针灸的辨证取穴、补泻原则,推拿手法的动作结构、刺激量的大小及操作顺序等的研究应该成为临床治疗的核心和精华部分.

    作者:孙龙军;陈义秀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颈椎结核误诊为颈椎病1例

    患者,女,54岁,工程师.因颈肩部剧烈疼痛伴四肢麻木1个月于2000年4月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出现发热,体温37~38°,无咽痛、头痛,夜间有盗汗,觉颈肩部酸痛不适,就诊于家居附近一综合性医院,诊断为上感,经静滴氧氟沙星1周后体温正常,遂出现四肢麻木,就诊于另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颈椎X光片示L5~6钩椎关节增生,双侧椎间孔变窄.诊断为颈椎病,遂于按摩诊所行手法按摩并口服非甾体性抗炎镇痛药及静滴复方丹参液2周,治疗无效,颈肩痛加重,不能忍受,入院前2天出现腹胀,不能自解大便,小便正常.患者无结核病史及结核病密切接触史.查体:一般状态好,颈部僵硬、不敢活动、拒按,肩部软组织广泛压痛,叩头试验(+),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躯干及四肢触痛觉正常,肱二头肌腱反射亢进,肱三头肌腱、膝腱、跟腱反射正常,腹壁反射减弱,无痛理反射征.胸片、心电图无异常,血、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血沉91mm/h,CT扫描:C5椎体破坏.行MRI检查示:C5椎体破坏,C5~6椎间隙变窄,后凸成角压迫脊髓,C3~C7椎前见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之寒性脓肿.临床诊断:C5椎体结核,活动期伴不完全截瘫.转专科医院系统治疗.

    作者:王春生;王佳福;张维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采用整脊疗法治疗脊椎错位致心律失常83例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病因复杂,部分病人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笔者从1992年11月至1998年10月,采用整脊疗法结合水针治疗83例心律失常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智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头颈部按摩法治疗失眠症116例报道

    失眠症又称不寐证,轻者卧床久久,难以入睡或睡则多梦,重则整夜不得眠.并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健忘等症状,是临床的常见病,女性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

    作者:汤艳娟;郑万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腰腿痛102例临床观察

    腰腿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多因用力过度或体位不正常或跌仆,或暴力直接伤及腰部等因素,均可造成腰部软组织损伤,使腰部肌肉、筋脉气机郁滞,瘀血内阻,经脉不通而致痛.病情轻者可见腰腿痛,行走不便,严重者卧床不起辗转困难.用推拿配药物外敷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华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乳痈初起22例

    乳痈,现代医学称之为急性乳腺炎,临床较常见,严重影响乳母及婴儿健康,尤其给乳母带来很大痛苦.近3年来,作者采用推拿治疗该病2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晓慧;张兴强;郭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中医推拿中的模糊观初探

    古老的推拿术,今天象烂漫的山花开遍祖国各地.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光大,只有在自我完善中才能生存.随着新技术、高科技的发展,推拿学科同其它中医各科一样,面临一场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

    作者:丁继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足部反射区按摩治疗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的病症,其病程迁延缠绵,不易根治.发作时,流脓涕,鼻塞无嗅觉,重者还时感呼吸困难,有憋闷感,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尤在冬季,因气候寒冷,冷空气反复刺激鼻腔,鼻粘膜不断充血水肿,鼻窦炎反反复复,治疗更为困难,笔者采用足部按摩,重点加强鼻部反射区的按压刺激,治愈慢性鼻窦炎多例,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作者:朱德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