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凤梅
目的:针对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通过积极的护理及观察,学习和总结,以期不断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方法:2009-2011期间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患者,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我院情况,对患者术后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等,出院后进行随访.结果:所有患者髋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针对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康复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芬霞;冯志清;梁春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和转归的状况.方法:分析2009-2010年前来我院就诊的4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结果:40例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人通过治疗,其中轻度的患者在5到7天以后复查血TG下降到5.65mmo/L之下,此型患者住院天数为9到24天,平均的住院天数是13.5天.重症患者在14到22天以后复查的血TG降低到5.65mmol/L之下,住院的天数为24到55天,平均的住院天数达到37.2天.结论:定期除掉人体血浆中的高浓度的三酰甘油,防止暴饮暴食,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可以有效的帮助胰腺炎病人改善病情.
作者:刘维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作者:阳丽容;温佩瑜;谭爱芬;谢盈;黎宝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疗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观察组取华佗夹脊穴及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电针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10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66.67%)比较,显效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综合治疗腰突症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吕少君;林家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58例患儿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结果: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发热55例(94.83%),咽峡炎54例(93.10%),颈淋巴结肿大56例(96.55%),肝肿大30例(51.72%),皮疹8例(1.72%),眼睑水肿9例(15.52%),白细胞增高48例(82.76%),异淋≥10%有45例(77.59%),EBV-IgM检测阳性45例(77.57%).可伴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症状.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复杂多样,大多预后良好,外周血异淋细胞和EBV-IgM检测有特异性,可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作者:周红;王国民;彭曙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概述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陈发性短暂而剧烈的疼痛,(包括前额、头皮、眼、鼻、唇、脸颊、上颌、下颌在内的面部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疼痛剧烈而又不易治愈.一般表现为单侧痛,双侧少见.2局部解剖脑神经共有12对,三叉神经是第五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大的一对.
作者:叶新苗;闫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骨折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是高发的,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因为身体或者个人行为造成损伤,如何做好护理干预对于骨折的恢复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有关四肢骨折的概念、四肢骨折的分类和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何进行护理干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综述.
作者:房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主要讲述针灸医疗技术的深入了解及广泛应用及物理疗法在社会上的陆续普及,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在医学体系中的应用被不断扩大,也越来越被广大患者所信赖.因此,将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有机结合和联合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进行深入分析,针对二者能够相互结合的问题探讨,以期推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技术的联合应用并取得临床上保健与康复的更好疗效.
作者:谢茂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食管癌介入治疗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和提高疗效的措施.方法:本组74例,男48例,女26例,年龄70~86岁,平均76岁.均经X线食管钡餐造影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鳞癌患者.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相应食管节段的供血靶动脉选择性插管和造影,并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结果:74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完全缓解26例,部分缓解39例,无变化8例,进展1例,总有效率87.8%(65/74).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5%(64/74)、39.2%(29/74)和31.1%(23/74).本组均未出现与造影和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疗法治疗老年人食管癌效果显著且技术操作可行,可作为高龄患者的1种重要的甚至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袁媛;刘方;曹婧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确诊跟痛症的绝经后妇女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为制定预防干预措施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2011年门诊确诊跟痛症绝经后妇女336例,分析其年龄分布,饮食特点,人群特征.结果:17项单因素相关分析中有6项有显著性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为:体重偏重,过量运动,跟骨骨密度T值,子宫卵巢切除史,从不喝牛奶.结论:对有以上因素存在的绝经后妇女,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患跟痛症的发生.
作者:刘康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减少压疮的发生.
作者:柯贵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治愈或减轻骨性膝关节疼痛患者的病痛.方法:采用中医药疗法,将病人分为两组.第一组:红花油外用.第二组:中药治疗,治疗时间为两疗程统计(每疗程15天).将20多味中草药共研粗末分两份,装入两个纯棉布袋内缝妥.蒸热后轮换敷在患膝处,每次治疗40-60分钟,每日2次.结果:两组对比,第一组,经过二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自身症状有所缓解的占60%,疗效不显著的占35%,无明显效果的占5%.第二组,经过二个疗程治疗,膝关节疼痛及自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髌骨压痛及磨髌实验消失,X光镜检查有明显改善的25例,膝关节疼痛及髌骨压痛消失,X光镜检查改善不明显的20例,膝关节疼痛减轻,上下楼梯膝酸痛,无力,髌骨压痛及摩擦实验存在,X光镜检查无变化的4例,总体观察有效率92%.
作者:肖月珍;王永虎;杨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预防效果,为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骨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骨折后关节僵硬,对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志静;徐姬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物理疗法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臭氧治疗,B组采用CO2激光治疗,并进行比较.两组对照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和CO2激光对各类型的阴道炎均有治疗作用,臭氧和CO2激光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少、创伤小.
作者:孙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中医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推拿可定为非手术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体方法.
作者:王军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骨折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护理及观察了70例骨折后关节僵硬患者进行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血肿现象出现,亦没有神经损伤.治疗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为(62.1±22.9)゜,而治疗后达到(111.2±25.7)゜,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关节僵硬会导致终身残疾,因此一方面应加强基础护理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另一方面也应协助患者建立起对治疗的信心的,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作者:顾旭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临床上导致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死亡的主要和常见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0至2011年,在我院死于恢复期的脑血管病住院患者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类患者的死亡因素.结果:62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中死亡51例,死亡原因分别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等.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在恢复期常见的死亡原因与急性期有一定的差异,但还是有相同一致的因素,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控制好肺部感染,预防脏器衰竭,以减少该类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肖玉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的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术后病例10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结果: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后均比其相应的治疗前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患者术后康复应与治疗并进,药物治疗仍很重要.
作者:张会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守医嘱吃口服药的同时,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防止患侧肢体肌肉痿缩,关节僵直,足内翻等并发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加强心理护理,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难卒中抑郁的预后,在临床上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沈晓红;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