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娜
建立健全护理质量测评体系对医院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我国目前护理质量测评标准落后、内容偏少、结果片面,应参照国际标准建立科学测评维度和若干子项目.
作者:李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骨折对于各个年龄段都是高发的,从小孩到老人都会因为身体或者个人行为造成损伤,如何做好护理干预对于骨折的恢复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有关四肢骨折的概念、四肢骨折的分类和在不同的时间段如何进行护理干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个综述.
作者:房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对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改良Ashworth评定患者的下肢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下肢肌张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与MBI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OTOmed训练系统配合常规康复训练可较好的改善高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陈语迟;孙全义;张春柳;曹亭亭;李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遵守医嘱吃口服药的同时,要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对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防止患侧肢体肌肉痿缩,关节僵直,足内翻等并发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加强心理护理,给患者以精神支持和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难卒中抑郁的预后,在临床上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沈晓红;沈英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双人核对制度在临床预防门诊注射的差错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总结.方法:对本院的门诊注射进行双人核对制度的规定,并对门诊注射的制订注射的程序进行详细的规定,比较分析制度执行前后的门诊注射差错情况.结果:本院从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及注射流程3个月后,本院门诊注射室的注射差错从0.012%下降到0%.结论:通过双人核对制度以及门诊注射流程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杜绝、避免门诊注射差错的发生,减少了由于门诊注射差错所发生的医患纠纷发生,保证了患者注射安全.
作者:李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颈源性头痛以头项僵痛为主,合并有颈椎病变,临床治疗有针灸、推拿、药物、理疗、局部封闭等,疗效往往不确定,易反复发作[1].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刀治疗为主配合口服头痛宁胶囊治疗此病,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们共收治颈源性头痛患者78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42例,年龄19-65岁,平均35±7.05岁.
作者:肖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临床中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有效和直接的方法是临床微生物检验.本文主要探讨医院在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方案,以便使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治疗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岳志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者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
作者:阳丽容;温佩瑜;谭爱芬;谢盈;黎宝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积水患者均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对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80例患者,症状显著缓解,影像学检查脑室形态恢复正常61例,占75.25%;症状明显好转,脑室形态恢复正常17例,占22.25%;2例症状明显好转,但脑室形态无明确改变,占2.50%.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治疗脑积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石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中西现代药物治疗下,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及长期的临床转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往年84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详细分析.采用中西现代药物对比性治疗,治疗前后注意观察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中医候诊、心电图、心绞痛等.结果:84例患者,访期36~60个月.其中45例患者接受西药治疗,39例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其中分别有24%的患者接受了B阻滞剂治疗;30%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22%的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及硝酸盐治疗;13%患者接受了低分子肝素的治疗,11%患者接受钙拮抗剂治疗.中医治疗中采用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根据其临床症状、舌质、脉象,辨别中医证型,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论:全组患者危险因素均获得有效控制.充分的中西现代药物治疗在经历长期治疗和严格的二级预防中可有效地防止远期心脏事件的发生,并使绝大部分不稳定型心绞痛从急性不稳定期进入稳定状态.
作者:于海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外伤性癫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病例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癫痫的发作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治疗组治疗后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痫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复发率低,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为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T-proBNP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衰患者为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浆中的NT-ProBNP、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评价NYHA心功能分级.结果:①观察组的NYHAⅡ、Ⅲ、Ⅳ级与对照组的血浆enNT-proBNP水平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心功能越差血浆en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②enNT-proBNP(取自然对数en)与LVDd呈正相(r=0.424,P<0.01),n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08,P<0.01).③NT-proBNP诊断心衰的ROC曲线显示,当cut-Off值定为459pg/ml时,正确诊断指数高(0.579),此时敏感度76.8%,特异度100%.④心衰患者出院时NT-proBNP升高组35例,正常组25例.升高组3个月内因心衰再住院者14例(40.0%),正常组3例(12.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NT-proBNP是诊断心衰的可靠指标,与心衰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NT-proBNP变化水平可有效地判断心衰患者的预后.
作者:许慧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长期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而动静脉内瘘是其长久和安全的血管通路,因此做好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和护理显得尤为突出.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对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护理,给予充分的重视,采取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招娣;杨伟英;王红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孕妇待产过程中要积极正确的处理产程,尽量避免羊水栓塞的诱因发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已存在的诱因及好发因素,应密切观察产程及产妇的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在抢救羊水栓塞患者时,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争分夺秒又忙而不乱,沉着干练,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密切监护病情,施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
作者:余伟霞;赵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药熏洗疗法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草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气,药物蒸汽由皮肤渗入,再通过受热扩张的毛细血管,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直接达到活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舒经通络等作用.蒸汽可以使血管扩张,促进病变组织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促进炎性反应递质吸收,缓解疼痛,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1].
作者:李秀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足跟痛反复发作的病因.方法:对30例足跟痛者的进行足弓构成检查,查找不正常位置和痛点,并进行手法整复,辅以抗阻训练.结果:症状消失,行走自如.结论:足弓的变化对足跟痛有直接影响.
作者:郭永升;戴世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6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法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夹板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全麻、取仰卧位、行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结果:观察组肩关节优良率为88.8%,对照组优良率为61.1%,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有效率均为94.4%,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术切口复位内固定比较,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胧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因炮厂爆震性耳聋患者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共收治的57例爆炸时致爆震性耳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穿孔明显听力较差的14耳行鼓室成型术一次性修复成功.25耳采用外置法修补,除5耳经二次修补外,其余均一次性贴补修复.同时嘱患者充分休息,吸氧,药物用能量制剂,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维生素B族),及类固醇激素的治疗.再配以耳穴(听宫,听会)针灸治疗,疗程2周,耳鸣,耳痛,头晕,心烦等症状均消失,只有9耳听力未得完全恢复.结论:爆震性聋经及时规范化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武玉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用艾灸治疗和护理配合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10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采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0例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愈:治疗组痊愈46例,占92%;显效2例,占4%;有效2例,占4%;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3例,占66%;显效4例,占8%;有效4例,占8%;无效9例,占18%;总有效率8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特发性面神经炎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治疗,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夏樟秀;张燕;沈柳艳;袁丽敏;欧伊娜;熊甜;李哪;陈尚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农村公共卫生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同时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公共卫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农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网的枢纽,起到承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所的作用.本文分析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环境,提高农民的医疗保健水平.
作者:欧阳清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