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硕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参酮IIA治疗.7d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ngⅡ、PCⅢ水平及心肌梗死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率、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心前区疼痛明显减缓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例数、心源性休克例数及死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酮IIA在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广发推广.
作者:王煜;石良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综合尿道护理的体会,更好的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1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5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手术后进行系统的综合尿道护理,对照组只采取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两组的患者的手术治疗和会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的18例,治疗效果良的6例,治疗优良率92.31%,术后发生感染的2例,感染率7.69%;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优的5例,治疗效果良的11例,治疗优良率61.54%,术后发生感染的8例,感染率30.77%,两组的治疗优良率和感染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手术后的综合尿道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并显著减少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唐盼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足、足跟和踝部关节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56例足、足跟和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56例的X线、CT片上,足小关节附近软组织呈梭形肿胀见8例,.表现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骨皮质边缘不规整42例.骨质疏松、破坏、缺损、关节半脱位、骨性强直6例.MRI显示20例关节面侵蚀,可见关节滑膜增厚.关节积液以及关节周围炎性渗出,23例可见血管翳形成,6例合并关节周围肌腱韧带损伤.结论:足、足跟和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影像实验室相结合可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王毅;陈奎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孕妇待产过程中要积极正确的处理产程,尽量避免羊水栓塞的诱因发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已存在的诱因及好发因素,应密切观察产程及产妇的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医护人员在抢救羊水栓塞患者时,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争分夺秒又忙而不乱,沉着干练,准确及时执行医嘱,密切监护病情,施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条不紊的进行.
作者:余伟霞;赵静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于高危妊娠产妇改善不良情绪的作用.方法:对石家庄市第四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妇产二科2010年1-12月高危妊娠产妇进行统计.按接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根据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理治疗组高危妊娠产妇在产后的情绪稳定率达到76.03%,对照组的情绪稳定率则为47.93%.结论: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心理治疗,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的情绪,利于身心恢复.
作者:安晓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测定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术前及手术后第五、七天的空腹血糖变化,观察早期进食对高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08-2010年因外伤致脾破裂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五、七天测血糖,观察其变化,23例作为观察组,术后次日开始进食,另27组作为对照组,在术后第四天开始进食.结果:二组血糖分别是:观察组:平均值±标准差(X1±1S1)为8.2565±2.1668mmol/L5.974±0.946mmol/L6.3086±1.489mmol/L,对照组X2±S28.2444±1.997mmol/L.7.130±0.855mmol/L6.300±1.338mmol/L,t=0.0205、4.499、0.0215,p>0.05、<0.01、>0.05.结论:脾破裂患者早期进食可降低血糖反应.
作者:姚素香;秦明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笔使用情况,提出护理干预对策.方法:自行设计胰岛素使用情况调查表,对40例入院时已使用胰岛素笔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胰岛素笔用针头重复使用>6次、用乙醇擦拭针头、注射前未排气、注射后未在皮下停留10S以上、注射前未混匀药液或混匀方法错误、弃用针头帽或针头帽放置不规范等是自行使用胰岛素笔的主要问题.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规范使用胰岛素笔的教育,对保证胰岛素治疗效果,预防不良反应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永鑫;墨伟静;赵丽娜;尹焕新;李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期康复治疗在小儿急性偏瘫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在温州各院治疗的小儿急性偏瘫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但试验组定期对小儿进行运动疗法、言语疗法以及作业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加入矫形器协助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期通过康复治疗,身体各项机能均得到较好的提高,但在身体运动机能方面,试验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后期言语的恢复、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训练成果好.两组患者的统计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偏瘫后期康复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康复过程中借助矫形器进行恢复训练能更好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及康复水平.
作者:李成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止血.结果:治愈为78例(97.5%),好转2例(2.5%).总有效率100%.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确切、止血迅速、疗程短、病人痛苦小等优点.在鼻出血治疗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焕新;周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多项生化检测指标在临床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4例患有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再抽取同期同年龄段的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病例44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多项血尿检测指标进行检测.结果:A组患者的血尿UALB/UC、α1-MG、RBP、CysC、CRP至均明显高于B组研究对象结论: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的多项血尿生化指标会显著性增加,这对于临床对患有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准确及时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碧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风险的存在有着客观与主观原因,护理与伦理密切相关,护理风险的消解可通过伦理教育引导,提高护理工作者的伦理修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护理风险.
作者:袁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和体会.方法:33例胸椎小关节紊乱患者,均采用双掌交错推压法配合基本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结果:33例患者中,痊愈2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双掌交错推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方法简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马兵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新形势下护理人员面临的问题很多,本文总结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护理道德、与病人的有效沟通能力、对外交流、多元化观念的意识等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彭君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儿童脑瘫的康复护理和疗效.方法:选自2009年4月~2011年4月收治的48例脑瘫住院患儿,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并采用适当的运动训练.结果:转为正常患儿有4例,占8.3%;明显有效37例,占77.1%;有效5例,占10.4%;无效2例,占4.2%.结论:在康复护理中,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实施可塑性较强的训练,以此改善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治愈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纪红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输液的时间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预防.
作者:梁秀玲;丛云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体会.方法: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出对策.结论: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工作中,应该扩大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及拓宽服务范围.
作者:吴小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学作为一门具有东方古老传统思维方式的应用科学有其内在的本质规律可循.因此,要掌握这门科学就必须具有中医思维.中医医生应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疾病的诊疗.而在临床中,患者的主诉、需求与医生头脑内掺入的西医的信息,并与中医的信息混合或交织在一起,使中医自身学术的临床思维淡化、异化、西化,从而降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疗效.故中医医生应建立良好的中医思维及正确的临床思维.
作者:吴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探讨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方法:组建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制定并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树立护理安全规范管理观念;严格规范关键环节操作,加强护理质量监督;营建护理安全规范化环境氛围.对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患者投诉以及护理缺陷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护理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实施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前后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护理安全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控制护理风险,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碧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征,总结老年人高血压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84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过2-4周临床治疗血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控制在(130-139)/(85-89)mmHg左右,约70例患者(83.3%)治疗过程中需要2种或2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应用.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病有着其独特的临床特征,临床上诊断时应全面分析,治疗时需个体化治疗及终身治疗
作者:卢海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为其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1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补充骨营养剂治疗骨化三醇胶丸0.25μg,每日2次口服,高钙片2.5g,每日1次睡前服.治疗组65例补充骨营养剂配合小针刀松解.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治疗组7.34±1.22,对照组12.56±2.0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密度值测定治疗组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刀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侯亚静;代铁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