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俊
目的:分析75岁以上高龄患者麻醉方式选择和麻醉安全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75岁以上患者的麻醉处理,采用全麻12例,硬膜外麻醉37例,静脉麻醉5例,臂丛麻醉3例,局麻19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66(15-150)min,术中出血平均180(0-500)ml.阻滞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所有全麻患者术毕清醒后均拔出气管导管,76例均能安全度过手术期并顺利出院.结论:术前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选择恰当的麻醉方式适当的麻醉药物,并重视围术期监测,注重术中、术后并发症防治及循环稳定,保证术后护理,能降低高龄患者的麻醉危险性.
作者:马彦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气压循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30例运用电针结合气压循环及肢体功能训练治疗三个疗程后定疗效.结果:三个疗程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水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气压循环疗效确切,效果满意.
作者:乔桂芳;郑威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指背系列皮瓣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2011年至2012在皮肤科就诊的选择手指皮肤缺损患者80例共112指.对所有患者采用手指背系列皮瓣修复皮肤受损的手指.通过1到4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皮肤患处修复情况检测手功能并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应用80例112个皮瓣,其中有110个皮瓣完全成活,2个皮瓣出现了表皮层坏死,经换药后自愈.屈伸手指功可达健侧手指的80%到90%,优70指,良27擂,可15指.结论:指背系列皮瓣因与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区接近,血运可靠,可以对手指创面进行安全、简便地修复.
作者:陈海湛;谭碧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的价值.方法:将268例食管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4例和对照组134例,观察组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开始行肠内营养(EN),对照组术后第1天开始经中心静脉行肠外营养(PN).分别监测两组病人体重、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肝肾功、电解质,观察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营养支持费用.结果:两组患者的肝肾功、电解质、体重、血浆白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血浆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等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经鼻十二指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食管贲门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王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0月至今,选择糜烂性胃炎的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用药相同,甲组37例加强护理,乙组37倒正常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结果:甲组经健康教育,对疾病的了解、心理状态调整、饮食习惯和日常习惯都有很大提高,乙组变化不明显,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甲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59.5%,无效率为8.1%,乙组总有效率40.5%,无效率32.4%,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糜烂性胃炎患者徐了药物治疗外,应加强正确的护理干预.
作者:尹红梅;姜洪霞;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自凝刀及微波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5.16%,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一次性治愈率高,治疗方法简单,治疗时间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章荣报;汤飒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为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将优质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如设便民措施.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2.73%提高到开展后的95.46%,共收到锦旗4面.结论:优质护理表扬信6封.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林虹;黄燕鹏;施晶晶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上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1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实验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加卡托普利,视血压控制情况酌情增加剂量,血压控制稳定后用雏持量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2周治疗及观察.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用药方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颂歌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众多,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仍然是主要的诊断步骤.小量而缓慢的消化道出血,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弱或头昏,有的仅在作呕出物或粪便的潜血试验检查才被发现.急性大量出血或出血持续不止,则出现心悸、冷汗、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以及昏厥等循环衰竭现象,若短期内失血量超过总循环血量的1/3可危及生命.作为护理人员,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积极做好基础护理,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抢救,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高巍巍;徐美东;马志玲;梁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本文对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的应用进行探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患者长期住院的经济压力.
作者:杨阳;赵莹;金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乳腺癌患者心理上不但要面对诊断为癌症的残酷现实,同时还要面对失去乳房的事实,比一般癌症患者承受更大更复杂的心理压力.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病人了解康复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静脉输液由于其生物利用度高,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静脉输液从生产配置到临床应用,中间环节复杂,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安全隐患,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静脉输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输液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治疗的关键.
作者:霍先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规范新生儿免疫接种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效果.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中,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掌握接种技术要求,提高新生儿免疫效果.结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做好新生儿乙肝预防接种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乙肝疾病的发生.
作者:黄海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确诊的1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使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痊愈130例、显效17例、无效3例;幽门螺旋杆菌清除147例,根除138例.结论:使用四联疗法对胃、十二指肠溃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根除幽门螺杆菌,使溃疡愈合,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杨卫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清创缝合是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个小手术,绝大多数患者都是源于意外伤害,是在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造成的.由于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心理以及伤后的紧张因素,致使在医生处理伤口时不能密切配合,给医生的操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护理人员做好清创缝合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作者:杨丽丽;龙凤;郭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监测未成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问题,并分析国家定点厂家--湖北制药厂所生产的驱虫药阿苯哒唑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一般会采取卢戈液直接涂片、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大便培养法和塑料薄膜透明胶纸肛拭法等对患者肠道内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检查.然后给予被检测患者每天200g的阿苯哒唑氨的驱虫方法,持续用药2个月以后再到医院进行复查,然后再根据患者的感染的变化情况对该药物的驱虫效果做出具体评价.结果:108例当中,肠道寄生虫的总体感染率为51.22%;其中有23例患者是蛔虫感染,占总体的21.30%;蛲虫感染患者有18例,占总体的16.67%;其他种类肠道寄生虫疾病的感染率总共为13.52%.对寄生虫感染患者给予阿苯哒唑药物治疗.两个月后基本痊愈.只有2例患者因为终端停药延误了病情,总体治愈率高达98.15%.结论:本次对108例肠道寄生虫感染监测与驱虫效果的分析为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同时为更多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作者:俞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耳鼻喉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及疾病特征的分析和护理方法.方法: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随机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00例,其中耳鼻喉门诊实验组病例数为150例,其他门诊作为对照组病例数为150例.结果:耳鼻喉患者的就诊心理特点和与其他专科门诊有很大不同,根据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也与其他专科门诊不同.结论:通过研究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和耳鼻喉疾病的特征,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九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结合对监狱系统医院男护生现状的认识,探讨在男护生临床带教中,如何因材教,正确引导男护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成为合格的护士和管教,在护理和监狱管理工作中发挥独特的双重作用.
作者:黄红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6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研究组使用健脾降浊中药,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达到91.3%,对照组有效率为70.47%,两组有效率比较检验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糖尿病胃轻瘫健脾降浊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明显,值得较多的临床推广.
作者:李新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旋肩法用于胎儿肩难产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对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发生肩难产的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5例胎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胎儿采用旋肩法进行助产,对照组10倒胎儿采用压前臂法进行助产,观察两组胎儿死亡率、臂丛神经损伤、胸锁乳突肌损伤、产妇会阴撕裂及产后大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胎儿臂丛神经损伤及胸锁乳突肌损伤的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性(P<0.05),而在产妇会阴撕裂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旋肩法用于肩难产的胎儿助产中可有效降低胎儿的臂丛神经损伤及胸锁乳突肌损伤,由于助产士需要伸手进行产妇的阴道进行助产,所以会对产妇会阴造成一定的撕裂,但只要助产士技术娴熟,可提高胎儿的生存率及降低胎儿出生的缺陷率.
作者:滕晓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