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叶晨
目的:探讨推拿治疗枕项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枕项肌筋膜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5例治愈,9例好转,有效率达96%;对照组中有10例治愈,9例好转,总有效率为7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推拿治疗枕项肌筋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先文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8~2012年2月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间CNS、FM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康复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采取康复干预治疗能明显降低肢体致残程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睿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总结耳鼻喉门诊就诊患者的心理及疾病特征的分析和护理方法.方法: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随机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00例,其中耳鼻喉门诊实验组病例数为150例,其他门诊作为对照组病例数为150例.结果:耳鼻喉患者的就诊心理特点和与其他专科门诊有很大不同,根据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也与其他专科门诊不同.结论:通过研究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和耳鼻喉疾病的特征,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九月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医院感染是当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对各种临床标本及时做出正确的病原诊断,进行细菌耐药性检测,感染源及易感人群监测,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细菌学监测,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等.而如何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水平,充分发挥其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检验界和临床诊疗中的首要问题.
作者:姜亚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近几年来,全球新发传染病、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增多趋势,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多,国外新发传染病传人我国的可能性增大,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口岸卫生检疫必须高度警惕和严加防范.笔者通过日常一线海港工作的实践,就如何防范口岸卫生检疫风险,谈几点粗浅看法.
作者:康素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对1例老年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VC)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的认识.
作者:徐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合理使用中药,目的是以小的药物投入,取得大的治疗效果和经济效果.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和因中药的应用不当而产生的医源性疾病.
作者:潘娜敏;陈明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乳腺癌患者心理上不但要面对诊断为癌症的残酷现实,同时还要面对失去乳房的事实,比一般癌症患者承受更大更复杂的心理压力.因此,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住院病人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病人了解康复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自身护理能力,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艳梅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提高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方法:对45例患者进行中医辩证施护.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辩证施护,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结论:针对狼疮患者的具体症候采取辩证施护,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郑兴;林静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措施及其体会,以便尽大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水平.方法:对68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阶段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合适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护理措施,痊愈22例,显著有效39例,无变化5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积极的防治、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后的生理健康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质量.
作者:姜洪霞;尚德杰;张军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或求证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理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核心是强调证据,要求在严格的科学证明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工作.由于老年人重要器官出现不同程度退化性病变,消化吸收,应激代偿,修复、愈合等功能低下,对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衰老的机体接受手术打击、手术创伤时患者产生一种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这种不良反应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削弱肌体的免疫力,使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对手术造成一定的危险,不利于术后的康复,这就增加了老年外科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为了使老年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美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配合医生为患者做好中西医结合治疗、康复训练,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42例中风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率98%,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医治疗及康复训练、有效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提高了中风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敬正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情况及其检测对临床治疗的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8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血脂进行测定,分析TC、TG、HDL-C和LDL-C的异常情况.结果:328例糖尿病患者中264例患者血脂异常,占80.48%.其中264例血脂异常患者中37例TC升高、52例TG升高、26例LDL-C升高、32例TC和TG升高、19例TC和LDL-C升高、13倒TG和LDL-C升高、45例HDL-C降低、40例出现其他血脂异常组合.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特征为TC、TG、LDL-C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下降,及时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有利于患者病情转归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向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对宫颈疾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及健康教育以及取得效果进行总结,以近一步加强此疾病的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该疾病,获得精神上的支持,提高认知水平.方法:对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及取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程度,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改变宫颈疾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获得了保健知识,提高了普查意识,有利于宫颈癌的早发现和治疗.
作者:潘秀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随着营养支持的发展,肠内营养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肠内营养大大改善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在营养支持治疗的过程中,护士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经过规范、合理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降低.通过对我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共35例危重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肠内营养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王庆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间断蓝光照射,每天照射8-12h,对照组采用持续蓝光照射,将所得的结果、副作用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间断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同等有效(P>0.05);持续蓝光照射比间断蓝光照射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持续蓝光照射.
作者:胡检生;刘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心内科患者在群体中属于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年人口逐渐增多,心内科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也逐年升高.所以在护理上采取有效干预以提高心内科患者的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即研究对心内科患者如何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以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现浅述如下:
作者:季美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病因复杂且多发于青壮年时期,表现各有不同,严重者会对家庭甚至社会造成危害.本文以我院青 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举例进行了分析.
作者:胡兰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讨论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疔,治疗大肠癌的疗效观察.方法:自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选择我院36例大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8例,治疗组18例采用益气活血汤配合化疗,对照组18例采用单纯化疗.经过6个月的治疗,并坚持2年的随访,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全身症状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9%;治疗组的生存质量为72.2%,对照组的生存质量为44.4%;治疗组癌症控制情况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为33.3%;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38.9%,对照组为61.1%;随访2年内癌症复发和转移几率治疗组为27.8%,对照组为66.7%,各项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汤配合化疗治疗大肠癌,对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有很好的疗效,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熊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提高放疗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3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人员充分发挥心理干预在加强患者对疾病的正面认知、增加患者对生活的温馨感受、帮助患者建立迎接治疗的积极态度、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等方面的护理作用.结果:心理干预护理后,患者的心理障碍得到明显的缓解,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变食管癌患者对疾病和放疗治疗的认知、感受、态度和行为,缓解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耿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