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功法少林内功生理效应的研究概况

王琼;叶晨

关键词:推拿功法, 少林内功, 生理学, 综述
摘要:少林内功是推拿功法主要功种之一,注重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对机体影响广泛.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少林内功生理效应的研究进行综述,认为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少林内功对人体心、脑、肺、骨骼肌功能影响方面,当前对功法机制研究较少,有待于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入.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服务模式与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高血压及脑卒中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工作的服务模式与价值.方法:对本地区的社区慢性病的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完成全年走访的分别为1192人(高血压),395人(冠心病),442人(糖尿病),195人(脑卒中),管理率分别达到90.0%、98.3%、92.1%、95.1%.经过规范化的全称管理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卒中的控制率分别控制在65.0%(860人)、7.9%(313人)、71.9%(345人)及73.7%(151人),同管理前的病情控制率相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慢性病的有效干预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广大群众的疾病预防意识和健康保健意识,这对于减轻各种心脑血管等重要慢性病的发生率和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不同剂量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探讨合适剂量.方法:经胃镜检查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出血的80例患者按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大剂量组及常规剂量组各40例,实施常规综合治疗常规剂量组应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1次/d,大剂量组应用奥美拉唑40mg静推,Bid.结果:大剂量组出血停止时间平均(22.96±8.34)h、输血量平均(1.59±0.34)U小于常规剂量组的(34.12±9.85)h、(2.22±0.78)U(P<0.05),大剂量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常规剂量组的80.00%(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高效、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陆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40例长期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因高龄、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死亡外,无1例因为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结论:对行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和严格内套管内消毒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康海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患者下肢手术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阻滞平面比例以及病人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脉搏、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NE、E浓度、局麻用药量、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阻滞平面比例以及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肖运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在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的分析,从入院48-96 h评估高血压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患者的采集,降压药物的使用及临床防护措施.结果:住院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相应的降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高血压病除了医疗及护理外,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监测对稳定高血压病情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杨晓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围刺法(加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围刺法、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的治疗效果,探讨临床上治疗网球肘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网球肘患者按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为围刺法、艾灸联合按摩治疗网球肘;对照组为中药联合按摩治疗网球肘,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皆无不良反应.结论;围刺法、艾灸结合按摩治疗网球肘治愈率高,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土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乳腺纤维瘤采用乳晕边缘切口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临床分析乳晕边缘切口应用于乳腺纤维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20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给予乳晕边缘切口,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切口,观察两组术后3月时的血肿大小、瘀斑大小、能否哺乳、疤痕大小等情况.结果:经过随访得知,全部切口均为甲级愈合,对照组24例患者的切口瘢痕小于0.2cm,约为21.4%,研究组92倒患者切口瘢痕小于0.2cm,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瘀斑大小、血肿大小、哺乳发生率等情况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雏瘤患者,实施乳晕边缘切口,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安全性,具有良好的美容、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鸣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脑瘫患儿口腔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减少脑瘫患儿口腔易感因素,增强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易感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口腔清洁.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降低口腔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妍;肖志刚;王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产后新护理体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对产后新护理体位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产妇94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在术后采取传统护理体位和新护理体位,而后对这两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得知观察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且(P<0.05).结论:经统计得知观察组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且(P<0.05).

    作者:黄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潜在护理风险及对策分析

    随着大众对医疗知识认识的提高,法制意识的加强,护理工作的本身的规范化和流程化进展,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众多的风险和挑战.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和急诊常见病症之一,患者有着伤情重,搬运难,引流和穿刺管道管理多,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而复杂等特点,客观上存在着潜在的诸多危险,也容易引起医患纠纷[1].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治疗过程中潜在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对策,在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预见性的护理,对预防护理危险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ICU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ICU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性ICU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增加询证护理干预,并观察记录两组ICU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的抑郁自评(SDS)评分和焦虑自评(SAS)评分,并对观察记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高于临界值,实施一般性护理之后对熙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无明显改善,在一般性护理基础之上增加循征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较护理前和对照组出现了明显改善.结论:循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ICU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ICU患者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对ICU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杨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探讨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总结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风湿痹症的患者58例,按照数字抽取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29例,观察组使用乌头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汤加味治疗风湿痹症的临床疗效明显,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无不良反应发生,有效减少复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建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糖尿病的健康体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指导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检验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能合作完成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按制定的健康适宜的指导、教育路径,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干预;对照组按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指导,不实行健康体检.结果:观察组应用健康适宜的指导、教育路径后,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满意度调查方面的效果均明显由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应项比较,P<0.01.结论:系统适宜的健康体检可以提高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糖尿病治疗达标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的控制对策分析.方法:在对微生物检验中,探讨培养基的相关配制、灭菌、性能测试、无菌试验和储存等方面,探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质量的控制对策.结果:在微生物检验中,培养基配制所用的容器选用玻璃或者不镑钢等制品较合适,采用离子交换水和蒸馏水;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前后要对pH值进行测定;在自行对培养基进行配制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对每次的支配做好详细记录;用于配制培养基的电子天平或者酸度剂要每年都进行检定.结论:微生物检验中要保证对培养基治疗的控制,采取相应的控制对策,才能够保证微生物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作者:周桂桃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岩斜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岩斜区肿瘤是指发生在颅底岩骨及斜坡区,累及岩上、下窦之间的岩骨斜坡裂的肿瘤.颅底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使在尽量保护好神经组织、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全切肿瘤并获良好效果成为可能[1,2].严密周到的护理对改善患者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科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岩斜区肿瘤62例,现将术后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刘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的运用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儿科患者,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人性化护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满足儿科患者的护理需求,提高了儿科护理的质量和满意度.

    作者:李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某医院医护人员的压力与情绪管理

    医护人员做为特殊群体,工作时间长、强度高,每天面对大量的病人,背负着很大的责任感和压力,再加上紧张的医患关系,在这样的重负之下,如何调节心态,以阳光的心态积极面对工作,是很值得迫切探讨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没有人能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空气之中,但是态度决定一切,积极的心理,能从正面引导情绪,使压力得到有效的化解.医护人员应积极的进行自我情绪管理和压力应对,改善与人沟通的方式和技巧,这对促进医患和谐发展,缓解工作压力、这对快乐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徐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浅谈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主要策略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内科护理存在问题,其次针对优质内科护理的影响得出了笔者的见解,后对如何提高内科护理的策略给出了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作者:宋蓓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脉搭桥术后应用八段锦配合中医护理体会

    本文介绍了将八段锦配合中医辨证施护系统地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三期心脏病康复方案,并经过2年的实践,病人反映良好,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加以推广.

    作者:林小丽;陈日宇;陈静薇;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输液治疗中的护理缺陷探讨

    目的:探讨输液治疗中的护理缺陷,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发生护理缺陷32例的临床资料,总结输液治疗中常见的护理缺陷.结果:我院近3年内输液治疗共发生护理缺陷32例,静脉输液缺陷发生率占57.14%(32/56).结论: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王春香;王翠兰 刊期: 2012年第11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