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跟奶奶学制验方

梅承鼎

关键词:
摘要: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特别牢.50年前,二叔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食指割破了,鲜血直流.行医的奶奶取出一个小瓶,从瓶子里倒出一些黑色的粉末,敷在二叔食指的伤口上,然后缠上纱布.奶奶安慰二叔:“小伤,没事的,三五天别下水,几天就会收口.”几天后,二叔拆开纱布一看,伤口果然愈合了.
家庭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春夏两季要战『痘』

    青春痘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青年男女,也可发生在一些素体阳热偏盛的中老年人身上.青春痘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饮食不当、排便不畅、睡眠不佳、精神紧张,甚至女性经血不调都可引起青春痘的发作.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其在春夏两季,高温湿热的环境大大刺激了皮脂腺的分泌,也助长了角质增生的速度,皮脂和角质混合汗水后,堵塞在皮肤粗大的毛孔里,给青春痘的滋长形成了温床.本病采用中药内服以及推拿按摩多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刘耀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怎样做老人

    我于1992年底从工作岗位上离休.离休后就存在一个如何做老人的问题,这是我面临的新课题.我的想法是,儿女们独立生活,受的教育比我好,已为人父母,不需要我再对他们管教;多年父子成兄弟,与子女平等相处,就是与亲友相处也不倚老卖老,家事也放手放心;我一生对钱财看得很淡,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到了老年更是如此;事事宽容不计较,忘记年龄、疾病和怨恨,让过去的是非成败皆付笑谈中.

    作者:陈世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久强脑立清帮您降血压

    说到高血压,大家肯定都不会陌生,这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的常见病,不过现在正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患上高血压后,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保持血压的稳定.对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可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中药进行治疗,在此做一简单介绍:一、肝火上炎型这是普遍的一种类型,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头目眩晕,胸胁胀满、疼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

    作者:同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为儿子“解惑”

    儿子上小学了,与去年相比大不相同.以前他老是问: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缺?青蛙跳到水里为什么不会淹死?现在他提出的问题高了一个档次,已经山自然科学转向社会科学了.一次,他看过《白毛女》之后问我:“爸爸,旧社会服务态度很好是吗?”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不孕症试试调经促孕丸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导致许多女性朋友生理周期紊乱,造成不少人月经失调,严重者更会造成不孕.造成月经失调的原因除了压力过大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还有就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

    作者:心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诸葛亮创制和使用的药物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对医药有一定研究和发现.据传,诸葛亮在长期征战中,善于发明且应用一些防病治病的有效方药,为保证战争的胜利和提高士兵战斗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就介绍几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的药物发现.

    作者:蒲昭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古医治病妙法(5)——“以毒攻毒”治病法

    “以毒攻毒”是一成语,意思是用毒药来治毒疮,比喻用狠毒手段来对付狠毒手段.中医认为,人体患痈疽之类的毒疮,多由秽恶阴毒之邪积蓄体内,日久不化而成.以药物的偏性(毒副作用)来攻克毒邪累积的毒疮,或风寒湿邪侵袭的骨痛症,中医积累了数百、数千年的临床经验.

    作者:许家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药蔬两用马齿苋

    马齿苋,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从春末至秋末,田间、地头到处生长,而且用途广泛,是一种药用、蔬食多用的廉价野菜.马齿苋还有许多名称,因为叶子像马牙、像豆瓣,许多地区通称马齿苋,也有的叫马苋、马齿菜、马齿草,有的叫豆瓣草、酱瓣草、酱瓣豆草、酱瓣豆、瓜子草;有的因为生长容易,耐旱,不要求特殊环境,又叫它长命草、长命苋、九头狮子草;或因味酸,称酸苋、酸味菜;又有五行草的名称,据说是因为它“叶青、茎赤、花黄、根白、子黑”兼具青、红、黄、白、黑五色.各地文献里还有几十种别名,历代本草(古代中药学著作)中都对它有记载.马齿苋没有毒,不限产地,既是一种常用药材,又是人们春夏间常常采食的野菜.

    作者:高晓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

    近期媒体接连不断地曝光了几起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如易致腹泻的“油鱼”冒充鳕鱼销售、“神奇补品”螺旋藻被检测出铅含量超标、部分药企使用的胶囊中铬含量超标等.回望近年发生过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如苏丹红、三氯氰胺、瘦肉精等,许多都是非食品添加剂惹的祸,是被“聪明”又黑心的不法商家利用,“化腐朽为神奇”,从而降低成本,赚得黑心钱.当非食品添加剂走进食品药品加工,结果总是可怕的.

    作者:严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沟通的位差效应

    对于沟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曾经作过一项研究,通过反复比较,得出结论:“来自领导层的信息只有20%~25%被下级知道并正确理解,从下到上反馈的信息不超过10%,平行交流的效率则可达到90%以上.”这项总结报告被管理学称之为“沟通的位差效应”.

    作者:许亮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中医体质养生——平和体质养生

    拥有平和体质,一方面可以说是上天的厚爱,另一方面说明个人后天的修为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伤不扰、顺其自然就好.一、平和体质主要表现为形神和谐平和体质的人形体比较匀称,通常不会太高大,很少弯腰驼背,体重适中,且波动不大.这种人的食欲长期稳定,饮食规律.体重稳定反映情绪平稳、代谢正常,吃进去的水谷,后变成大小便、汗液排出来,整个过程很畅通.所以通常汗出畅通或在天热、热食、热饮、洗澡、运动情况下汗出比别人更多些.

    作者:博杰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遇到这类精神障碍要心中有数

    25岁的李姑娘被家人带来看病,她胡言乱语,惊恐,兴奋,话多,己彻夜不眠3天.家属说李姑娘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数年,近几个月不坚持服抗甲亢药物,3天前突然出现以上精神症状.经诊断李姑娘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精神障碍.经过抗甲亢药物治疗和针对精神症状治疗5天后,病人的精神症状消失.

    作者:罗磊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我跟奶奶学制验方

    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特别牢.50年前,二叔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食指割破了,鲜血直流.行医的奶奶取出一个小瓶,从瓶子里倒出一些黑色的粉末,敷在二叔食指的伤口上,然后缠上纱布.奶奶安慰二叔:“小伤,没事的,三五天别下水,几天就会收口.”几天后,二叔拆开纱布一看,伤口果然愈合了.

    作者:梅承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山花烂漫皆可入药

    春天以其温馨滋润的气息,和煦明媚的风光,复苏万物的魅力,促使大地萌动,枝头绽绿.继之,五彩缤纷,争芳斗艳,这就是花.花是春天的重要角色,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走出去,到田野、到山间踏青,是放飞身心、陶冶情操的好方法.陶醉在美好的春光里,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仿佛天地宽敞了许多,我们自己也青春了许多,一切烦恼忧愁顿时被净化.

    作者:陈天顺;陈蝉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活血解毒话红藤

    红藤又称省藤、赤藤、血藤、大血藤、活血藤,为大血藤科落叶藤本植物大血藤的茎.主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甘肃等省.据李时珍考证,此药早收载于唐开元年间陈藏器之《本草拾遗》,而有些书中却把收载时间定为宋代苏颂编纂的《图经本草》,则是明显的错误.在红藤故乡的深山老林中,这种落叶的大型木质藤本与其他植物相缠绕,直至死亡也不分开.圆柱形而扭曲的藤茎,深红色而稍带褐色,若用飞快的砍刀一砍,则会流出滴滴如血的鲜红色液体,故有红藤、赤藤和大血藤之名.在红藤故乡的陇南等地区,本品不但是用于治病的良药,还是编织草鞋的佳品,它质地坚韧,耐穿耐用,还有常年见水不朽的特点.

    作者:居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郑和把中医药带到非洲大陆

    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位于亚洲的西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非洲面积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总人口约15亿,有53个国家已与我国建交.传统医药是非洲传统科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有较长应用传统医药的历史,迄今80%以上非洲民众的医疗卫生仍然依赖传统医药.非洲各国历史上遭受殖民统治,即使独立之后,经济命脉长期为外国控制,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是艾滋病、疟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区.

    作者:代金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偷渡甘薯

    在讲究饮食养生的今天,甘薯被赋予了保健食品的美名.中医认为,甘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故而本是粗粮的甘薯,便成了城镇乡村千家万户的桌上餐.对于甘薯是如何传入中国的,文献中有多种记载.其中有一种说法是明朝华侨商人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以大智大勇将甘薯从国外“偷渡”来华.

    作者:浮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梅雨季节防霉保健

    每年的五六月份,全国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各地)进入了梅雨季节.天气晴雨无常,或整天阴雨连绵,空气潮湿闷热,为各种霉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这时候吃的东西很容易长毛、发黏,特别是在阴湿不通风的地方,家具、粮食、药品等也容易生出霉斑,或长白色、灰黑色或发绿的毛.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春食南瓜防治哮喘

    春天风高气燥,气温忽热忽冷,很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各种疾病,更是哮喘病的高发期.春季引发哮喘病,多由体内火气较旺,导致肺热而引起.患者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妨采取一些非药物疗法辅助治疗.

    作者:宋伯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三者同出一物,都有清热解毒作用,用于治疗外感发热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头痛、咽痛等.但大青叶长于凉血消斑,对温病毒盛发斑者较为适宜;板蓝根长于解毒利咽,对感冒而致咽喉肿痛、头面红肿者较为适宜;青黛长于泻肝定惊,对肝火犯肺咳嗽及温病抽搐较为适宜.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家庭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