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霞;周冬莲;徐明珍
胱抑素C是新进发展起来的评价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一个敏感性好、特异性高的指标.在肾脏疾患、儿科疾病、糖尿病等方面广泛的应用.现就其在临床方面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起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音乐是一种和合之气,与天地万物相通,与人的相通.而传统的五行音乐是建立在中医传统理论基础之上,五音中宫、商、角、微、羽对应着小儿的五脏,将五行音乐应用于小儿五行体质中可以有效的防治疾病.
作者:唐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方法的开发使用日渐重要.本文结合医学免疫学及以三维教学法的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中开辟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胡艺兰;熊平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联合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推拿手法治疗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38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治愈29例,显效1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7%.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推拿手法联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精神障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380例脑卒中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104例进行分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104例患者在出院时精神障碍症状均消失或好转.结论: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可直接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加强护理,严防自杀,可减轻或消除焦虑、抑郁、躁动、神经衰弱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张玲玲;林欣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症,为-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死率甚高.笔者近年来在心先安联合参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明显提高了心力衰竭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卫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MDS患者RA、RAS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60例M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仅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用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量上升量.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为93.3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红蛋白量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治疗MDS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Bobath法、节段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48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两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节段性按摩法是治疗CP患儿的重要辅助方法,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张大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选取有效的素质教育方法,促进护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护理人才打下基础.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校2009~2010学年一个班的52名护理学生,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素质教育的渗透,教学计划完成后,对学生进行评价.此外,还将另一个班48名学生设置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本研究评价的8个方面中,除了在加强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方面效果不够外,其它各项有效率均高于85%.结论:我校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进行的素质教育的尝试和探索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力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AMI并室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胸痛复发率,治疗前后的心室率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现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组胸痛复发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P<0.05);治疗组的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室颤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根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急性期后,病情得到控制,多数遗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语言不利、肢体功能阵碍、口角歪斜等,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帮助有不同程度残疾患者摆脱残疾痛苦,恢复自信,达到生活自理,是当前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功能锻炼,科学、合理地实施护理,是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的关键.
作者:岳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多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治疗的58例锁骨骨折手术治疗病例.结果:58例均获的4个月至2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2个月.结论:锁骨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应用根据具体的骨折部位,骨折稳定情况,患者年龄以及经济情况选取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法.中段骨折,特别是小孩的骨折,可以采用1/3管型钢板.对于复位后相对比较稳定的骨折可以使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取出时需要防止再次发生骨折.对于复位后稳定的中段骨折可以使用交叉钢针进行内固定,但术后需要适当限制肩关节的活动,并进行随访照片复查,对于钢针发生移动的情况需要及时取出.对锁骨骨折复位后不稳定,如多段骨折,或骨折发生在外1/3段或伴随肩锁关节脱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金属接骨板或锁骨钩钢板.
作者:段旭林;王建东;鄢小琴;张禹;蒲朝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本研究通过开展对NICU患者的CEEG监护,观察脑趋势图的变化,探讨了趋势图相应指标的改变对癫痫的诊断和指导治疗的价值,结果显示aEEG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监测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三叶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并观察4、8、12周,6个月、12个月骨折愈合情况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50例均获得平均16个月(6~36个月)的随访.50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4.6个月.按Neer评分标准,优25例,良15例,可10例,总优艮率达80.0%.结论:三叶草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安;杨海涛;冯明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在下颌骨骨折应用多层螺旋CT3D重建的价值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0例平片诊断下颌骨骨折病人行三维重建,显示下颌骨骨质结构,测量骨折移位距离及下颌骨厚度.结果:30例下颌骨折中体部和颏部骨折多见,其次为髁状突颈部及下颌角,下颌升支骨折少见.结论:螺旋CT三雏重建能立体、精确多方位地显示骨折部位、范围、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情况,骨折移位、骨缺损范围等情况,对下颌骨骨折影像诊断及手术方案制定有指导意义.
作者:王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小儿脑性瘫痪在一般护理、相关治疗、肌力训练、手功能训练、运动训练、认知训练、出院后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方面做出的护理体会.
作者:杨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后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甲状腺患者按照按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护理干预,入院当日和术前1d调查两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应激情况.结果:实验组焦虑和抑郁值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
作者:张如新;范春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针对我院骨科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与治疗目的,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研究分析我院495例骨伤科患者资料,并对惠者进行人性化临床护理.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升护士技术水平与职业形象,在给予患者生理与心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过程中有效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郑鑫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及后腹腔镜技术开展泌尿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76例,男5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1.3岁,其中,采用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5例、肾囊肿切除27例、肾切除4例、输尿管切开取石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段切除吻合5例.腹腔镜隐睾探查松解下降固定术5例、精索静脉曲张高住结扎术19例、交通性鞘膜积液内口结扎术8例.结果:76例病人中,中转开放手术2例,1例因为隐睾位置较高,接近肾下极处,1例为游走肾肾囊肿,术中固体位改变,未在后腹腔内未找到肾脏.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第一天进食,留院1-8天.随访2个月-4年,无并发症.结论:利用腹腔镜进行肾上腺肿物、隐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泌尿外科手术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值得进一步开展.
作者:曹庆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临床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实施230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第一组110例实施临床路径管理(CP组)第二组120例实施传统的医疗护理(非CP组);将2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平均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非CP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6~7d,CP组下降至4~5d,(P<0.05).CP组平均医疗费用明显低于非CP组,CP组患者满意度和医护满意度更高.结论:临床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诊疗及护理模式,可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诊疗治疗,增加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
作者:周华君;李忠国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