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华
目的:研究参麦针病位注射配合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层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取参麦针病位注射治疗加卧位手法治疗,B组采取参麦针病位注射治疗,C组采取卧位手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周(近期)、4周(远期)对比评分.结果:A组的近期、远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远期、近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865>0.05);B组、C组的近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远期评分较近期评分明显升高(P =0.006<0.01),C组的远期评分较近期评分升高(P =0.013<0.05).结论:参麦针病位注射配合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参麦针病位注射或卧位手法治疗.
作者:吴淮;刘欣;曹金梅;许学猛;刘文刚;赵传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整体护理要求手术科室的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手术科室内,而且包括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以及麻醉苏醒期直至出院的全部过程,另一方面把我们提供的手术护理视为一个整体,即对患者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保证患者护理不间断,从而使对患者的护理积极主动有计划的进行.
作者:陈琼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全有效使用胰岛素.方法: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监督管理、持续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手段,使患者全面掌握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自我处理方法,为患者安全、有效地自我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提供可靠保证.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通过心理指导,解除了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思想顾虑,增加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手法治疗与主动功能锻炼相结合对60例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了规范治疗和9各月的临床观察.结果:治愈者占68%,显效者占22%,有效者占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手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且具有简、便、廉的特点.
作者:王志强;侯蜀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短波治疗仪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2010年在我科就诊,通过病因、临床表现、X线检查确定为单纯性功能紊乱或合并关节结构紊乱的TMD患者60名,随机分为40名实验组与20名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痊愈(疼痛、弹响均消失)30例占75%;有效(疼痛:消失)8例占20%;无效(疼痛、弹响均存在)2例占5%.结论:用超短波理疗治疗TMD效果显著.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应用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文迪雅治疗Ⅱ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Ⅱ型糖尿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从而降低HbA1c的作用,且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
作者:王翠英;张睿;沃胜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音乐疗法是种崭新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环境之中,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作者:石岩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近30年来,随着中心静脉导管的更新换代,插管技术的普及,中心静脉导管广泛用于危重症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长期静脉营养、快速输液、化疗等,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也十分常见.因此,分析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孙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症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和经验.方法:选择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通过从心理、饮食、用药、理疗、运动指导等多角度进行全程的系统护理.结果:本组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康复出院.结论:有效的心灵沟通,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细心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李艳玲;吴伟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临床50例已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血清心肌钙蛋白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方法的特点,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通过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均呈阳性,其中41例血清cTnI呈阳性,9例为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呈阳性,根据两项检测指标联合判定为急性心肌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迫、一旦发病则现危象,如患者能得到及早诊断,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和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血清cTnI和心肌酶谱四项联合检测覆盖了患者的整个发作周期,是临床较为精准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张悦;周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产妇的子宫复旧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00例,对照组给与缩宫素及生化汤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按摩.于产后第5天,对比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一般、差者分别为 98、2、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 80、18、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产后按摩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复旧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忠毅;李景玲;周建丽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6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其进行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观察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差别;结果: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有效率达到95.16%,各项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绝大多数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推拿配合牵引是一种较好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文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上运用颈部推拿、短杠杆微调复位、拔伸牵引等康复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96例.结果:经治疗30天,临床治愈50例,治疗治愈率52.1%;有一定效果41例,治疗有效率42.7%;没有明显效果5例,治疗无效率5.2%;康复推拿总有效率为94.8%.结论:康复推拿手法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辅助方法使用.
作者:那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肺癌患者合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当肺癌合并胸腔积液往往意味着临床分期在Ⅲb以上,多数已失去外科根治机会,手术效果差.鉴于恶性胸水生长迅速、持续存在,常因大量积液的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故需反复胸腔穿刺抽液,但反复抽液可使蛋白丢失太多(1L胸液含蛋白40g)或并发感染,故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为了抑制胸腔积液的产生,减轻患者痛苦,延长生存期,我院采取小剂量卡铂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水7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导管的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多用于手术后需要补液、TPN及周期化疗的癌症病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置管技术,以其明显的优势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感染率等并发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我院对PICC置管患者采取了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讨论分析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2月~2010年9月收治陈旧性Barton骨折39例,其中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24例,行CT三维检查关节面移位大于2mm的19例,此19例予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随访时间7~36月,术后3~5个月,X线显示桡远骨折全部愈合.疗效评估按照AO组织推荐的Garland-Werley功能评估标准:优13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9.5%.结论:采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掌侧Barton骨折,固定牢固,可达骨折解剖复位,有利于腕关节尽早的功能锻炼,限度地恢复腕关节功能.
作者:陈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腰俞穴麻醉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0年入住的630例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患者的护理.结果:除个别患者由于特别紧张,术中加用利多卡因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腰俞穴麻醉中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提高麻醉效果.
作者:黄小瑜;陈琳;覃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镜下被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作用以及对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2月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1.5岁)采用胃镜下被膜食管支架置入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1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镀膜镍钛记忆合金食管支架,且置入后吞咽功能及肺部感染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胃镜直视下置入被膜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存活时间.
作者:刘剑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缺血损伤修复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例,包括对照组、大鼠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6h组、12h组、24h组和72h组,分别进行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及灌注、染色观察.结果:经灌注后各组患鼠的BDNF细胞阳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BDNF 细胞阳性数量在24h以内均呈上升趋势.结论:BDNF对于脑缺血梗死周围组织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彭旭;谢小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本钢总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医院的口腔门诊一直以来人满为患,可是随着近年来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私人口腔门诊的广泛建立,该科在2004年开始陷入发展的低谷.面对这种形势,医院领导审时度势,大力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改革成果.
作者:乔世丹;高翊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