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00例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浅析

杜文升

关键词:宫颈癌, 癌前病变, 浅析
摘要:目的:观察400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情况及筛查结果分析.方法:对我院管辖400例妇女分别应用电子阴道镜、电子阴道镜下取病理、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四种方法进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结果:400例妇女电子阴道镜加活检送病理结果诊断宫颈癌22例,占总人数5.5%,其中绝经前占3%,绝经后占2.5%,癌前病变20例,占总人数5%,其中绝经前占3.5%,绝经后占1.5%;宫颈癌患者中HPV-DNA阳性率94.5%,宫颈癌前病中HPV-DNA阳性率95.5%.结论: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相对较高,且趋向年轻化,采用细胞学筛查简单阳性率低,电子阴道镜加活检诊断率准确高,同时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与HPV-DNA感染有关.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疗法加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10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101例抑郁症患者采用针灸加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并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痊愈48例,好转4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结论:综合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较高,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广军;于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议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疾病谱就己经发生了转变,死亡的主要原因己经由传染性疾病转变为非传染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因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60%.高血压作为慢性病之一,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和患者本人加强自我管理的现状、必要性、手段、意义等问题进行了一一阐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沈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利用数码互动显微镜提高组胚教学质量

    数码互动显微系统是形态教学的重大改革,具有多种功能模式适合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灵活选择应用,使组胚实验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多样化,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作者:易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试论影响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内外界因素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影响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儿个体差异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笔者认为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和71.4%,两组总体疗效差别显著(P <0.05),有可比性.结论: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麦针病位注射配合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远期疗效

    目的:研究参麦针病位注射配合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层随机分成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取参麦针病位注射治疗加卧位手法治疗,B组采取参麦针病位注射治疗,C组采取卧位手法治疗,分别在治疗后1周(近期)、4周(远期)对比评分.结果:A组的近期、远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远期、近期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865>0.05);B组、C组的近期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组远期评分较近期评分明显升高(P =0.006<0.01),C组的远期评分较近期评分升高(P =0.013<0.05).结论:参麦针病位注射配合卧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取得良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远期疗效优于单纯参麦针病位注射或卧位手法治疗.

    作者:吴淮;刘欣;曹金梅;许学猛;刘文刚;赵传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9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1.74%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显效率50%,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志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泰勒宁)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片)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癌症患者63例,分为氨酚羟考酮组29 例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组34例,分别就其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氨酚羟考酮组与吗啡缓释片组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酚羟考酮组发生便秘,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排尿困难的患者分别占13.79%,13.79%,8.82%,0%,吗啡缓释片组分别占47.06%,38.24%,35.29%,8.82%,氨酚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缓释片组(P均<0.05).结论: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均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中、重度癌性疼痛,但氨酚羟考酮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克罗恩病的治疗现状研究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未明,与自身免疫有关的炎症性肠病,因具体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明,造成治疗学上无所突破.近年来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治疗策略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笔者通过阅读研究近年以来国内部分文献资料,并综合整理,就近年来治疗克罗恩病的方法及治疗现状进行小结.

    作者:张耀辉;于成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1月鼻内窥镜下采用微波治疗的80例老年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治疗经过顺利,一次治愈59例(73.75%),两次治愈19例(23.75%),无效2例(2.50%).随访(11.8±5.7)月,复发6例,无鼻中隔穿孔、心脑血管意外、嗅觉减退、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连、鼻腔黏膜坏死的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老年鼻出血止血迅速、准确、安全、可靠,并避免了鼻腔填塞的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吴亚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G)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从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抽出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RNG)患者,占6.70%.观察和分析其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的情况,随访2~6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36例,同侧复发15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8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手术史不详1例,为双侧复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与手术方式的选取,术后的解剖学改变以及预防措施等有关.因此认真规范手术前后的每一个环节,对于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甚至恶化非常重要.

    作者:杨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医疗机构如何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

    2008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了经修订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1].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的监测已成为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受到医师、检验师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了对MDR认识上的误区,探讨了医院开展MDR监测工作的条件、基础、手段,尤其是分析了医院检验师、药师通过收集、分析报告等方式在MDR监测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认为医院开展MDR监测,提高医疗质量,只有争取到医、药、技的有机联合,尤其注重发挥检验师参与MDR监测的有利条件,才能顺利地做好这项工作.

    作者:赵璨;刘静;闫晗;巩新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医院管理中的护士管理方法及艺术

    医院管理是一门艺术,医院管理中的护士管理更是值得探讨.在护士管理中,作为护士管理的主体护士长扮演着多种角色,不但要领导组织护理工作,在护士与病人之间沟通,更要处理协调他们之间关系以及病区的行政事务.由于护士管理的独特、综合、科学、艺术等特性,因此对于护士的管理不但体现出护士长管理水平、素质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更体现了医院管理水平的合理性.加强护士管理,搞好护士管理,不只是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更是对护士和病人负责的一种表现.

    作者:李淑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X光机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X光机是医院普遍装备的设备,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X光机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马上修复.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应急维修措施,下面分别就GE MPC 30X光机、KF-III型 200毫安X光机以及东芝DCW-20A型800m A X光机分别举例说明.

    作者:王相勇;孟祥武;王洪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退热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比较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退热疗效.方法:对门诊抽取病例采用柴胡和利巴韦林分组对比症状好转情况.结果:采用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人退热、临床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柴胡注射液.结论:柴胡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退热显效快,病程短.

    作者:张国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对策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10d四联疗法,作为二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替硝唑四联疗法进行比较.方法:140例经奥美拉唑或铋剂为基础的标准三联或四联疗法根除失败的HP感染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70例,治疗组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克拉霉素、替硝唑,均为2次/d,疗程10d治疗结束4周时,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情况.结果:两组各失访2例,治疗组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1例,根据意向处理(ITT)和试验方案(pp)分析,治疗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03%(55/70)、89.03%(55/67)对照组分别为62.67%(44/70)63.71%(43/68),治疗组较对照组根除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1.32%(14/6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5.85%(1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四环素、莫西沙星10d四联疗法,作为二线方案其HP根除率高、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毓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心得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血管炎病变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故本病又称为类风湿病.

    作者:李琼;刘学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通心络与倍它乐克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发病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中老年者占比重大,为找到治疗冠心病的佳药物,通过对所选择冠心病患者在使用通心络及倍它乐克联合用药对患者症状的缓解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通心络与倍它乐克联合用药在治疗冠心病中效果良好.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蛭活血颗粒对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组织TGF-β1及PAI-1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参蛭活血颗粒治疗系膜增生性肾炎的机制.方法:本实验通过MSPGN大鼠动物模型,使用丽春红蛋白结合法测定大鼠尿蛋白含量;干化学法检测大鼠尿潜血含量;ELISA法检测参蛭活血颗粒治疗MSPGN大鼠肾组织TGF-β1及PAI-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参蛭活血颗粒可降低MSPGN大鼠尿蛋白及尿潜血的含量;降低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PAI-1的表达水平.结论:参蛭活血颗粒可通过降低MSPGN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PAI-1的含量,改善肾脏功能,减轻MSPGN的进程.

    作者:王丹;王新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手部骨折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科氏针石膏固定,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6-12周内,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愈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率(25.0%;50.0%);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患指功能恢复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33.3%;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固定器治疗手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