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周炎的社区康复

黄仕春;谢兰芬;黄浩;叶艺平;邓姝娜

关键词:肩周炎, 社区, 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在社康中心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127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给予消炎痛+推拿+功能锻练,B组(65例)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痛点封闭.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8.46%,A组为85.48%,组间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67,P<0.01),且B组痊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2,P<0.05).结论:部痛点封闭+推拿+功能锻练简单易行,疗效良好,是社康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氨酚羟考酮(泰勒宁)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片)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癌症患者63例,分为氨酚羟考酮组29 例和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组34例,分别就其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氨酚羟考酮组与吗啡缓释片组中、重度癌痛的有效率分别为75.86%和8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酚羟考酮组发生便秘,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排尿困难的患者分别占13.79%,13.79%,8.82%,0%,吗啡缓释片组分别占47.06%,38.24%,35.29%,8.82%,氨酚羟考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缓释片组(P均<0.05).结论:氨酚羟考酮与吗啡缓释片均可有效治疗肿瘤患者中、重度癌性疼痛,但氨酚羟考酮副作用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王晓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的调查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后不久即发病.虽然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预防院内感染非常重视,但基层护士做为易感染人群对院内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入,在工作中往往不注意个人安全知识的防护,本文就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黄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低收入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前的健康教育体会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慢性疾病[1],多发生于50岁以后,它是因前列腺腺体不断增生而形成的前列腺良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偶尔有血尿.只有手术治疗才能根治前列腺增生症[2],若有手术适应证,可采取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为更好促进患者康复,健康教育护理工作也很重要.

    作者:李顺伶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医院门诊药房药师的责任——药品发放及合理用药

    基层医院门诊药房作为一个医院对外发放的窗口,要做好此项工作需要掌握全面的药学知识,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有严谨诚实而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药师的职责是合理地调配处方,迅速准确将药品发放到病人的手里,并耐心、细致地交代所调配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保证病人正确地执行医嘱,使药物发挥佳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作者:季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400例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浅析

    目的:观察400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情况及筛查结果分析.方法:对我院管辖400例妇女分别应用电子阴道镜、电子阴道镜下取病理、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四种方法进行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结果:400例妇女电子阴道镜加活检送病理结果诊断宫颈癌22例,占总人数5.5%,其中绝经前占3%,绝经后占2.5%,癌前病变20例,占总人数5%,其中绝经前占3.5%,绝经后占1.5%;宫颈癌患者中HPV-DNA阳性率94.5%,宫颈癌前病中HPV-DNA阳性率95.5%.结论:目前我国宫颈癌的发病率仍相对较高,且趋向年轻化,采用细胞学筛查简单阳性率低,电子阴道镜加活检诊断率准确高,同时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与HPV-DNA感染有关.

    作者:杜文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金银花颗粒中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A)-1%醋酸水溶液(B),;流速:0.8ml/min.结果:绿原酸、连翘苷和黄芩苷的回收率(n=6)分别为100.0%、99.6%和99.9%.

    作者:宋明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护理

    目前介入技术和器械的日臻完善,循证医学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得到肯定,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已成为与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毫无疑问,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已成为冠心病PCI的新里程碑,使冠心病PCI治疗的再狭窄率明显降低,但其血栓发生率与金属裸支架相比仍然较高.[1]关于DES内血栓的问题目前仍成为心脏介入医生关注的热点之一.

    作者:陈锁芹;尹明秋;黄进;韩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的失眠因素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睡眠是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保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失眠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活动能力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失眠已成为影响疾病的重要因素.对于住院患者而言,疾病本身及外界环境都会影响到他们的睡眠.本文对老年呼吸科104例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从中找出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探索减少失眠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患者提供佳的护理.

    作者:刘东杰;王泽敏;邢淑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抚触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疾病影响的研究

    早产儿由于其神经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患病率高,不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为探讨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我院对早产儿进行了抚触对照性研究,观察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周燕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抚触是否可以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方法:选择108例足月顺产出生的满24小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抚触组,连续7天进行新生儿抚触,10分钟/次,2次/日,分别测量、记录两组经皮测黄疸指数,并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抚触组新生儿经皮测黄疸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抚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抚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黄疸指数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旺辉;陈飞;李俊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管理

    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肿瘤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结果有效规避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作者:邓太美;刘长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试论影响护士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内外界因素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影响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儿个体差异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笔者认为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或高素质护理人员就容易发生忙乱现象,影响护理、治疗的顺利进行.这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安危,也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科室的工作质量.

    作者:杨茸;刘慧鑫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通心络与倍它乐克联合用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前,冠心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发病者年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尤其是中老年者占比重大,为找到治疗冠心病的佳药物,通过对所选择冠心病患者在使用通心络及倍它乐克联合用药对患者症状的缓解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指出通心络与倍它乐克联合用药在治疗冠心病中效果良好.

    作者:左顺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珠海市2406名高考学生HBsAg、ALT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珠海市高考学生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状况,为做好高考前学生的健康指导,防治乙型肝炎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406名高考学生空腹采集静脉血3ml,用速率法检测ALT,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BsAg.结果:2406名高考体检者中HBsAg阳性153例,阳性率6.36%(153/2406),ALT异常者134例,异常率5.57%(134/2406);HBsAg阳性且ALT异常者为48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分别占男女HBsAg阳性者的34.34%,25.93%.HBsAg阴性而ALT异常者86例,占HBsAg阴性学生的3.82%(86/2253).在ALT升高的学生中,HBsAg阳性者的异常率高于HBsAg阴性者,男生ALT异常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显著(P<0.01).结论:青少年学生群体应加强健康卫生教育,重视乙肝疫苗的强化接种,并加强高考学生的自我健康管理.

    作者:张丽娟;郭兆旺;赖家盈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细节管理融入护理管理对呼吸内科感染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临床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对呼吸内科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197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9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临床常规性抗感染治疗,实行临床呼吸内科常规抗感染护理措施;9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结合临床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98例观察组患者当中,显效91例,约占92.8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为96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7.96%.在99例对照组患者当中,显效73例,约占73.7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为94例,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4.95%;在临床显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对呼吸内科急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叶任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药外洗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48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住院的肛肠病患者随机抽取96例,其中治疗组48例,使用中药进行外洗,对照组48例,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外洗坐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7.9%.结论:使用中药外洗的方法来防治肛肠病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作者:郭朝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脏神经症的探讨

    探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加强医生对本病的认识,解除患者疾病.

    作者:徐洪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威平;旷道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关于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妊娠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指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或仅使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妊娠糖尿病.本文通过中西医理论对妊娠糖尿病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李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