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毒供应中心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江双珠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 带教, 问题, 对策
摘要: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单一的供应室带教方法已不能满足现状,提高供应室带教工作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根据多年的供应中心带教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目前供应室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对策,供大家借鉴参考.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高危因素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OP)在临床上日益多见,了解其发病原因在临床上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意义.近年研究发现,除常见的分娩损伤、年龄和外腹内压增加,营养、遗传和医源性因素也是重要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菊香;胡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的调查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后不久即发病.虽然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预防院内感染非常重视,但基层护士做为易感染人群对院内感染防护知识的了解普遍不够深入,在工作中往往不注意个人安全知识的防护,本文就基层护士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知和实施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黄凤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试论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的措施;方法:采取相关的措施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为患者的医疗工作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结果:经过药学服务改革,不仅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提升了,也改善了医务人员实际工作的能力;结论:门诊药房在医院实施医疗计划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对药房加强管理是医院需要关注的重点.

    作者:王风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X光机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X光机是医院普遍装备的设备,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X光机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马上修复.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应急维修措施,下面分别就GE MPC 30X光机、KF-III型 200毫安X光机以及东芝DCW-20A型800m A X光机分别举例说明.

    作者:王相勇;孟祥武;王洪政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和71.4%,两组总体疗效差别显著(P <0.05),有可比性.结论:应用黄芪辅助治疗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邹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研究探讨尿流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探讨其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来我院泌尿外科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临床资料,具体分析临床护理方面的得失.结果:199例患者均完成检查,本组病例中没患者出现严重的医源性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检查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尊重患者的隐私权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护理.

    作者:范熙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老年病的物理预防和物理治疗

    目的:了解物理治疗在老年病中的应用情况及前景.方法:回顾性总结20年1337例老年人理疗的疾病种类和治疗效果.结果:骨关节病的治愈显效率为36.9%,有效率为94.0%;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的治愈显效率为94.6%,有效率99.8%;注射硬结、静脉炎、褥疮的治愈显效率74.9%,有效率99.4%;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的治愈显效率为94.7%,有效率99.6%;代谢障碍和明显肥胖的治愈显效率为35.7%,有效率为93.8%.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老年病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开展与研究.

    作者:贺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作者:易韵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神经麻痹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急性期(1~10天)即予针刺治疗;对照组56例在急性期给予观察组相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80.4%,对照组治愈率为53.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的治愈率,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可以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18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剖宫产瘢痕处妊娠病例的临床表现、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18例妊娠均经B超确诊,94.4 %(17/18)经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1例因误诊为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术中大出血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剖宫产史妇女再次妊娠时,孕早期应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加清宫术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主要方法,可有效避免子宫切除.

    作者:翟芬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心脏神经症的探讨

    探讨心脏神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加强医生对本病的认识,解除患者疾病.

    作者:徐洪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降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1]降低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科78例术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CQI方法进行护理管理后气管插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分析患者脱管的因素、制定质量改进流程、实施流程,评价.结果:通过该流程的实施,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意外脱管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气管插管固定技巧,以及与患者沟通技巧明显提高,意外脱管明显减少.结论:我科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实施CQI后使气管插管意外脱管率明显下降,提示CQI有助于减少意外脱管,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魏润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手部骨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手部骨折病人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科氏针石膏固定,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在6-12周内,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愈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愈合率(25.0%;50.0%);观察组的近节指骨骨折与掌骨骨折患指功能恢复为100%,显著优于对照组(33.3%;4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外固定器治疗手部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魏翔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扶他林乳胶作为超声介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扶他林乳胶作为超声介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软组织疼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扶他林介质组和普通介质组,每组各48例,采用Lequesne膝OA临床评分法来评定疗效.结果:与普通介质组比较,扶他林介质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较高,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用扶他林乳胶剂作介质进行超声波透入对膝骨关节炎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劲松;王生宝;包莉;吕继东;邵静;张佳雯;张文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3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选取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儿经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35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2.8%;治疗时间为14~28d,平均19.6d.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发病急、转变快、死亡率高,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降低死亡率、改善患儿预后十分关键.

    作者:胡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探讨

    当前,妊娠合并糖尿病(GDM)的病因仍然不明,据相关报道,我国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3%~5%,GDM孕产妇的病死率已经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减少,但是孕产妇并发症(包括早产、先兆子痫、羊水过多、感染以及酮症酸中毒等)高发生率仍存在于孕期血糖未控制的孕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治方法对于GDM患者的母婴预后十分重要,诊断治疗工作是孕期管理的关键内容,本调查探讨诊治方法的临床研究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防治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探讨THR后应用LMWH防治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术前12 h、术后12 h及24 h予LMWH 5 000 U腹壁皮下注射,术后每日1次给药至术后3 d.同时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凝药物治疗.2组均术后第7d、第14d,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查患肢深静脉血流及DVT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较之对照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LMWH对THR术后DVT显著的预防作用.

    作者:王超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缺血损伤修复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缺血损伤修复反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成年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例,包括对照组、大鼠缺血2h后进行再灌注6h组、12h组、24h组和72h组,分别进行脑缺血动物模型建立及灌注、染色观察.结果:经灌注后各组患鼠的BDNF细胞阳性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灌注时间的延长,BDNF 细胞阳性数量在24h以内均呈上升趋势.结论:BDNF对于脑缺血梗死周围组织的修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彭旭;谢小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NG)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从本院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86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抽出58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RNG)患者,占6.70%.观察和分析其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后复发的情况,随访2~6年.结果:初发单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36例,同侧复发15例,对侧复发13例,双侧复发8例;初发双侧腺体结节性肿手术21例,术后单侧复发14例,双侧复发7例;手术史不详1例,为双侧复发.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率较高,其与手术方式的选取,术后的解剖学改变以及预防措施等有关.因此认真规范手术前后的每一个环节,对于预防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复发甚至恶化非常重要.

    作者:杨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浅谈中等卫生学校生物化学教学的体会

    生物化学是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为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总结了教学中的几点经验和体会,旨在提高生化教学的质量.

    作者:许红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