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旺梅
目的:观察咽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与传统快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影响.喉表面麻醉慢诱导气管内插管用于老年人更为安全,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作者:蔡宏洲;朱林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总结25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一般护理,重视饮食活动和安全护理防护,加强康复训练,协调社会支持系统.25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应月华;韩毛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两组均治疗四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7.10%、7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西医疗法在房颤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较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更为安全.
作者:韩春生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及其重要临床意义.方法:对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刺吸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室护理(附55例报告)及手术室护理体会进行分析总结.结果:55例患者治愈出院23例,28例好转出院,死亡4例.结论: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衍芬;安佰云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护士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影响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有内、外界的因素,外界因素有环境因素、患儿个体差异因素、物品因素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职业素质等.笔者认为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只有护士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张少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本文从基因突变、细胞凋亡、细胞免疫以及激素受体等方面分析了子宫肌瘤的发病机理,并重点研究了子宫肌瘤的手术以及药物治疗.
作者:沈长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利用检验标本送检表,减少护理及检验人员的工作量,实现了标本的快速交接,避免人为差错.方法:利用LIS和HIS生成条码,采集标本后即时在LIS中的标本核收界面用条码扫描仪进行核收后,保存,打印,连同标本送检验科人员接收.结果:检验标本送检表可减少护士及检验人员交接时间及人为差错并可追溯标本的去向及动态信息.结论:检验标本送检表在LI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节省了医务人员的时间及减少差错发生,分清了责任所在,提高了检验质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何丽珊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临床检验与脂肪肝的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02例脂肪肝患者和132例B超检查正常的患者谷血清丙转氨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与总结.结果:高甘油三酯血症或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是脂肪肝的血脂表现特点,脂肪肝患者伴有一定比例的谷丙转氨酶升高.结论:脂肪肝患者,如有谷丙转氨酶的升高,对脂肪肝的诊断预防一定的帮助.
作者:胡妙秋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急诊分诊工作是急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所有急诊病人均要先通过分诊护士分诊后,才能得到专科医生的诊治.如果分诊错误或不当,则会延误抢救治疗时机,甚至危及病人生命.本文就急诊分诊中易发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作者:易韵怡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在体检前、体检中及体检后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健康体检工作,提升了健康体检服务水平.结果: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使体检服务更深入、更全面和更高效.结论:在健康体检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惠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威平;旷道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是多阶段、多步骤、多因素、多基因等综合作用和发展过程,涉及癌细胞本身生物学特性、宿主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与癌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本文就基因、细胞、血管、免疫等相关因素对癌细胞的转移做出初步的解释.
作者:云晓焱;钱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教育事业的改革,传统的单一的供应室带教方法已不能满足现状,提高供应室带教工作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根据多年的供应中心带教工作经验,总结归纳出目前供应室带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解决对策,供大家借鉴参考.
作者:江双珠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法的方法和实施效果.方法:在临床教学中,选择科室典型病例,实施情景教学法.结论:实施情景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临床操作能力,同时在模拟演练中,学生充分体验患者痛苦,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医用棉签小量包装在我院临床科室的使用情况及无菌质量效果观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现场采样检测方式及对比方法,对我院科室的医用棉签使用效果进行监测.结果:科室医用棉签有两种:中量包装(20支/包)、小量包装(10支/包),发放问卷124份,其中内科楼37份,外科楼76份,急诊科11份.总体认为中量包装医用棉签效果好的9份,认为小量包装棉签效果好的113份.科室现场采样监测结果:未用完的中量包装医用棉签抽检5份,其中2份有菌生长,3份无菌生长.未用完的小量包装医用棉签抽检5份,5份无菌生长.结论:医用棉签小量(10支/包)包装,数量少,开口后能尽快使用完,受污染机会大大减少.
作者:邱玉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大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治疗方法,以期提高大肠癌患者的根治比率,降低大肠癌复发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1999~2007年36例结肠癌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局部切除和扩大根治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生存半年以内4例,1年内4例,2年以上12例,5年以上8例.生存3年者3例,生存5年者3例.病灶未切除者11例,生存时间为1~14个月,平均6个月.结论:结肠癌术后复发的预防重在术中无瘤操作,定期随访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大肠癌术后复发,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攻克大肠癌复发这个医学难关.
作者:王夕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夯实基础护理,丰富服务内涵,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我院是边缘山区的县级卫生院.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方法: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认识,转变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提升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提升满意度,不断总结经验.结果:通过全面、全程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提高了社会效益.结论: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中,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社会效益.
作者:黄小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选取的36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36例患儿经精心治疗护理后痊愈35例,死亡1例,死亡率为2.8%;治疗时间为14~28d,平均19.6d.结论:婴幼儿重症肺炎发病急、转变快、死亡率高,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降低死亡率、改善患儿预后十分关键.
作者:胡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对30例确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以腹痛为多见,术中所见及病理证实均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是关键,有助于将病变控制在轻微阶段,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礼荣;胡德高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检测<8月龄麻疹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的麻疹IgG抗体水平,探讨其与低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的方法选取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各50名,用ELISA的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患儿母亲和对照母亲抗体阳性率分别是40.0%和62.0%,抗体保护率分别是14.0%和34.0%.经比较分析,两组间抗体水平分布差异显著性.结论:应对育龄期妇女实行麻疹抗体检测,根据其抗体水平予以麻疹疫苗加强;建议麻疹初种年龄由现有的8月龄提前至6月龄.
作者:张克春;刘灵辉;林达云;杨杰;李苑;马智超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