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梅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医院要谋求发展,必须将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笔者为抛砖引玉,特探讨如下.
作者:徐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患者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措施,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42例老年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8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35例(占40.2%),宫颈癌30例(占34.5%),子宫内膜癌18例(占20.7%),外阴癌3例(3.4%),子宫肉瘤1例(占1.2%).结论:老年妇科恶性肿瘤以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加强围术期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高秀泽;石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未破裂型宫外孕通过保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74例未破裂型宫外孕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甲氨蝶呤+米菲司酮,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74例患者治疗成功165例(94.83%),失败而采用手术治疗9例(5.17%),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血β-HCG平均恢复时间为22.5±12d.同时治疗效果与血HCG水平有关、而与包块大、妊娠时间无关.结论:未破裂型宫外孕采用保守治疗效果确切,但要密切观察血β-HCG水平,以确保理想疗效.
作者:陈万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活动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缓慢、渐进性退变.许多人观察还发现,骨内压升高和静脉淤滞在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中起重要作用.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本科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手法推拿、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86例,收到一定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杨彦华;张进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高质量的药房药品盘点工作是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科学有序、日常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应对策略探讨,对促进医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江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与作用.方法:通过186例产妇进行分组护理,并对效果进行对比.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心理护理更体现了人性化的全方位的护理.
作者:钱细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喷他佐辛进行镇痛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2010年经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8人观察组和24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术前8-12h给药喷他佐辛1-2粒,200mg/粒,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后6h给喷他佐辛1例,之后连续两日早晚个给药1例,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体征、和睡眠状况.结果: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待清醒后观察组VAS值为1.43±0.26VS对照组VAS值为2.79±1.44(P<0.05),但术后6h,12h,24h两组VAS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均值的肯定适于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使用.
作者:王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老年人饮食控制不佳是出现血糖高的主要原因.其次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睡眠障碍、关节疼痛合并症及伴发病.而这些病的用药也可引起血糖升高.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达标率,应注意血糖的监控以指导用药量做到个体化.
作者:辛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床单元区域消毒法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末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验组(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与对照组(常规床单元消毒法)相比较,比较两组病床单元消毒后的监测结果;病床单元终末处理所需要的人力、时间、消毒物品成本损耗;病床单元二次终末处理的次数和范围.结果:实验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1例,不合格率为5.26%,而对照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9例,不合格率45%.结论: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使病原菌传播范围局限化,控制病原菌的措施具有目标性,监测重点明确,查找播散原因容易,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责任心.
作者:刁华英;王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脑瘫睡眠障碍患儿12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患儿睡眠障碍恢复率明显提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睡眠质量.
作者:袁记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种中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推拿联合组 (简称针推组)、单纯针刺组(简称针组)及单纯推拿组(简称推组),观察三组疗效、外周血TNF-α水平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三周治疗后,针推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与针组、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且针推组LDH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组和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文锋;陈秀玲;邬淼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6-2009年笔者自拟更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管征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挖掘护士五元智能素质,提高护士自身主动参与患者沟通对话能力.本文首次运用五元智能理论、以学导式创新培训、通过哈尔滨市医护继续教育实践探索,寻找对护士人际沟通中五元智能开发的影响与作用.
作者:于祖玲;张大生;李晶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初乳时间及乳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和对照组各50例,镇痛组术毕行硬膜外镇痛(镇痛药物配方:0.125%罗哌卡因100ml+芬太尼1mg;给药方法(机械泵):负荷量5ml,背景剂量2ml/h).结果:镇痛组镇痛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泌乳时间比对照组早(P<0.01),乳量比对照组多(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能促进早泌乳,增加乳量.
作者:陈志红;郑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运用无创、安全的影像检查技术诊断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既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又可以在检查的同时发现相关脏器的其他病变.实验室检查是肝硬化诊断与鉴别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简单易行.本文主要叙述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的临床常规方法.
作者:王小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准确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本组400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胎儿颈部、躯干及肢体有无脐带缠绕并与分娩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脐带缠绕1156例,占分娩总数的28.9%,脐带绕颈1000例,占25%;绕躯干108例,占2.7%;绕肢体48例,占1.2%.临床分娩证实有脐带缠绕1097例,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符合率94.9%.结论: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性、方便、直观、影像逼真、准确率高的特点,是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作者:赵香菊;王亮卿;夏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更有增高的趋势.现代研究认为,中药通过调节糖尿病人的内分泌代谢,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水平,抑制胰高血糖素等途径达到降血糖之目的.同时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微循环、改善肾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性激素水平、保护营养神经及调节微量元素等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起着积极作用.
作者:谷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桡动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降低血标本凝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60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1ml注射器进行动脉穿刺采血,B组采用2 ml注射器连接7号头皮针进行动脉穿刺采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桡动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标本凝血发生率及患者疼痛程度.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值 <0.01),A组凝血发生率低于B组 (P值<0.01),A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B组(P值<0.01).结论:采用1ml注射器进行动脉穿刺相比2 ml注射器连接7号头皮针进行动脉采血,能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血标本凝血发生率,提高穿刺率降低,且价格相对便宜,是桡动脉穿刺理想的穿刺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慢性肾衰病人到达ESRD前往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同时在到达ESRD之前需要特殊的医疗、身体与心理上的护理与支持.甚至是运用肾脏替代疗法.早期肾功能不全病人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规律的随诊,同时能够显著减少心脏血管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启动医疗教育计划、心理上的准备、及时处理相关毒性物质、适合的肾源,以及早期透析治疗和肾脏替代疗法的选择都会影像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病情.肾脏替代治疗的早期,心理上的支持以及外界的帮助对于CKD病人的康复是相当重要的.关注程度必须根据病人情况以及肾移植手术的方式的不同而定.这时,一个多学科综合小组便成了满足CKD病人需要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策略之一.
作者:宋美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青年脑梗死和老年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为脑梗死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75例青年脑梗死和58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在饮酒、吸烟、超重、生活不规律和家族史方面发生率高于老年组(P<0.05或P<0.01),而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中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而对中青年患者来说饮酒、吸烟、超重和家族史方面是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中青年人群应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刘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