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袁静

关键词:ICU, 心理特点,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我院2008年~2010年ICU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因素以确定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62.1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84%.结论:加强对ICU护理人员全面的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纠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指针承山穴区配合调制中频脉冲电疗治疗40例急性腰扭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指针承山穴区配合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疗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经本科治疗的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临床采用指针承山穴区配合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疗,记录其临床治愈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采用指针承山穴区配合调制中频脉冲电疗,治愈率90%,一个疗程5-10次,本组患者治疗疗程短者2次,长者8次,平均6.8次;讨论:指针承山穴区配合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疗,具有镇痛与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是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好方法.

    作者:胡晓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鼻窦内窥镜术后病人的健康宣教

    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开展鼻窦内窥镜手术以来,为不少患者解除痛苦,但手术的成功完成仅为治疗的一半,因手术的术腔完全上皮化并治愈需3个月-6个月,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宣传,能提高手术的治愈率,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肯定,现将健康宣教的具体方法和内容介绍如下.

    作者:金丽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女工委员会主任角色之我见

    女职工人数在医院所占比例很重,在医院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工委员会是在院党委、工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女职工工作的组织.本文就如何当好女工委员会主任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收获.

    作者:刘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平肝熄风汤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平肝熄风汤,对照组患者服用静灵口服液.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平肝熄风汤具有疗效明显,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丰艳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性溃疡患者共56例,根据其临床表现,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经治疗1个月后愈合44例(78.57%),好转9例(16.07%),无效3例(5.36%),总有效率为94.64%;Hp根除43例(76.79%);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志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辨病和辩证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56例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方法:2010年9月-201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56例,采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论治口服中药7天观察疗效.结果:156例患儿中治愈28例,显效87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佳,尤其是对西医反复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仍有较好疗效.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0.125-0.25mg qd,卡托普利12.5mg tid,螺内酯20mg tid,氢氯噻嗪25mg tid,阿司匹林10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ti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33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净化病房空气、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堵管试验及拔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3例患者,32例顺利拔管,1例带管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气道,被迫拔除套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护理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香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的康复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常规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后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和肢体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均进行Fugle-Meyer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而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且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作者:张仲锦;才建华;项桂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及分析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并以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别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与癌组织浸润程度有关.结论:外周血CD3、CD4、CD8检测可作为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免疫功能评价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作者:肖一文;李娟娟;朱颖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诊注射室查对缺陷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实践中护士常需重复某一类操作,要么形成思维定势,凭经验和印象操作;要么具有依赖心理,认为每个环节均有人查对,在工作繁忙时致查对执行不力,增加了查对缺陷发生.为杜绝查对缺陷的发生,实现患者安全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本科室自2010年1月开始查找查对缺陷,并对查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敏玲;李怀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骨折并发肺栓塞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科曾成功救治1例骨折后并肺栓塞的危重病人,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官亚东;张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期多法治疗周围性面瘫160例体会

    笔者于2005年-2010年期间治疗周围性面瘫160例,把该病分成早、中、晚三期,在疾病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收到较满意的疗效,并把2005年以前治疗的116例周围性面瘫设成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管理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03例泵入可达龙的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49例,实验组从应用可达龙当日起至可达龙静滴结束后3d采用PDCA循环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程度.结果:应用可达龙药物至结束后3d,发生静脉炎的程度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可明显预防可达龙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程度.

    作者:陈芳;丁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

    目的:总结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移植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获得3个月至7年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6±1.2)年.其中42例患者经治疗皮瓣全部成活,成活率96.00%;6例患者于术后3~7天时出现静脉血管危象,占4.00%,其中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结论:心理护理、皮肤准备、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密切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的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预防感染等协同增效的作用,有助于移植皮瓣的成活.

    作者: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pre-examinationprocess).此阶段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生理学因素影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是国内外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热的,是我国质量管理薄弱的环节,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60%-70%来自于分析前.据卫生部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测结果中,有80%的报告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靠医学实验室就能做到,需临床科室的医生、护士、患者,运输人员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方可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起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脑瘫睡眠障碍患儿12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患儿睡眠障碍恢复率明显提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睡眠质量.

    作者:袁记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应用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 例.结果:本组19 例患者19 块皮瓣,16 例完全成活,1 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瓣坏死,后导致截肢,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移植皮片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 个月,皮瓣成活均良好,耐磨;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皮瓣臃肿者经6~12个月再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观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创面,为保肢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莫雄革;罗群强;彭维波;周传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四步联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9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冲洗、正清风痛宁针剂关节腔注射、针刀膝关节松解、中药膝关节热熨四步联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伴关节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探索膝骨关节炎伴关节腔积液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关节腔冲洗、正清风痛宁针剂关节腔注射、针刀膝关节松解、中药膝关节热熨)95例,对照组(关节腔冲洗)91例,分别观察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步联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冷文飞;周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97例门急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总结护士用药监察,用药护理和急救处理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加强临床用药监察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保证,做好用药护理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和护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美香;苏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