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影响

袁记霞

关键词:高压氧, 小儿脑瘫, 睡眠障碍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小儿脑瘫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脑瘫睡眠障碍患儿120例,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60例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患儿睡眠障碍恢复率明显提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睡眠质量.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耳穴压豆发治疗失眠88例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祖国医学又称其为: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失眠的主因为脏腑既能紊乱,尤其是心肾功能不协调,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等.笔者采用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治疗失眠病例88例,疗效满意.

    作者:杨立;高荣芳;高毅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患者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人工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中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所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4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诊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治愈率为90%,对照组40例治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为7-15d住院时间,平均8.2d,对照组患儿为8-16d住院时间,平均9.3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轻微腹泻1例,未对治疗造成影响,后自行消失,为2.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儿中出现药物热1例,腹泻症状2例,呕吐恶心2例,不良反应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具有较小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郅春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骨折并发肺栓塞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科曾成功救治1例骨折后并肺栓塞的危重病人,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官亚东;张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公路养护工职业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为了解公路养护工人健康状况,探讨职业相关疾病,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和有关部门制定劳动保障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林公路系统732名养路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将596名行政后勤人员作为对照组.结果:公路养护工人的职业暴露主要是粉尘危害,其次是噪声危害.

    作者:何炳荣;何栁莹;雷登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辨病和辩证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咳嗽156例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方法:2010年9月-2011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慢性咳嗽患儿156例,采用西医辨病和中医辩证论治口服中药7天观察疗效.结果:156例患儿中治愈28例,显效87例,有效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佳,尤其是对西医反复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仍有较好疗效.

    作者:常建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胸腺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分析

    目的:描述并比较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材料和方法:由27名经病理证实的9例非典型胸腺瘤和18例胸腺癌患者( 14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从22至77岁)构成.对27例中每一名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纵隔,24例肿瘤成分叶状边缘,CT表现上不典型胸腺瘤明显小于胸腺癌,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胸腺外转移和膈神经麻痹只在胸腺癌患者中出现.坏死,瘤内钙化,胸腔积液,胸膜种植,心包积液和纵隔内脂肪层消失的表现在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没明显差异.胸腺癌有多种病理亚型.CT检查所示的肿瘤坏死和钙化在病理检查中得到证实.结论:在CT表现为一个大的胸腺肿瘤且有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膈神经麻痹或胸腺外远处转移 表现时,胸腺癌更应该加以考虑.

    作者:李建文;金贤德;刘龙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活动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缓慢、渐进性退变.许多人观察还发现,骨内压升高和静脉淤滞在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中起重要作用.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本科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手法推拿、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86例,收到一定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杨彦华;张进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联合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所致的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多巴酚丁胺、多巴胺联合治疗肺结核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所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0月间对82例肺结核并发肺源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施以不同治疗方式.结果:予以多巴酚丁胺与多巴胺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73.2%与90.2%,显著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53.7%与73.2%.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的EF、SV、CI水平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均较治疗前有了显著改善.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吴葆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毫升以上者.大多数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徐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ICC在肿瘤病人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接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治疗的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为今后临床对于该类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这一年时间里,在我科就诊的采用PICC技术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病例60例,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我们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的治疗都顺利完成,并发症现象很少,几乎没有出现提前拔管现象,整体恢复效果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对接受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治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后,患者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现象少,术后感染率降低,对患者恢复有促进意义,值得在今后护理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杨荟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分析

    老年人饮食控制不佳是出现血糖高的主要原因.其次老年人容易出现高血压、睡眠障碍、关节疼痛合并症及伴发病.而这些病的用药也可引起血糖升高.针对以上原因为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血糖达标率,应注意血糖的监控以指导用药量做到个体化.

    作者:辛春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缺血缺氧损害,患儿常在一周内尤其3天内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表现,如烦躁不安或嗜睡,叶奶,尖叫、抽搐等症状.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其分为轻、中、重三度.

    作者:陶济绵;罗仙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中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中医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名患者随机分成针刺推拿联合组 (简称针推组)、单纯针刺组(简称针组)及单纯推拿组(简称推组),观察三组疗效、外周血TNF-α水平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经过三周治疗后,针推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与针组、推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且针推组LDH患者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针组和推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推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其他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推拿联合使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吴文锋;陈秀玲;邬淼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推拿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较分析

    目的:分析推拿与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所收治的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分组治疗,展开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患者.结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更加有效.

    作者:何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女工委员会主任角色之我见

    女职工人数在医院所占比例很重,在医院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工委员会是在院党委、工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女职工工作的组织.本文就如何当好女工委员会主任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收获.

    作者:刘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体会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的准确性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本组4000例晚期妊娠孕妇进行产前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表面成像检查,观察胎儿颈部、躯干及肢体有无脐带缠绕并与分娩证实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脐带缠绕1156例,占分娩总数的28.9%,脐带绕颈1000例,占25%;绕躯干108例,占2.7%;绕肢体48例,占1.2%.临床分娩证实有脐带缠绕1097例,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与分娩结果符合率94.9%.结论:彩色多普勒结合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缠绕具有非损伤性、可重复操作性、方便、直观、影像逼真、准确率高的特点,是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作者:赵香菊;王亮卿;夏瑞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肿瘤患者常见护理意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通过对肿瘤患者常见护理意外的危险因素分析,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22例肿瘤患者,根据其护理意外发生的分类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护理意外有跌倒、烫伤、自杀、静脉管道脱落、严重过敏反应等,其中跌倒占首位,其次为自杀;夜间及早晨发生率高,尤以晚期患者为甚;发生的原因与患者及家属从医性差有一定关系.结论:建立健全护理安全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制度,合理配置护士,重视对患者的评估及安全宣教,强化护士及患者的安全意识,是有效预防护理意外发生的保证.

    作者:龙碧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静脉输液护理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也是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各种法律法规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制度的实施,人们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逐步提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本文就静脉输液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探讨.

    作者:宗娜娜;高永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作业治疗学》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探索

    目的:针对高职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和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探索PBL教学方法在高职康复治疗专业作业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为PBL教学方式在高职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定作业治疗学中手功能的评定与训练等3章节的内容,实验班运用PBL教学法,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以理论考核和实验操作考核及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为评价标准.结果:PBL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学生理论考核成绩高,实验操作考核动手操作能力强,更受学生喜欢.结论:在作业治疗的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推广.

    作者:盛幼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