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杨彦华;张进考

关键词:综合康复, 治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摘要: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疼痛、僵硬、活动功能障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关节软骨发生缓慢、渐进性退变.许多人观察还发现,骨内压升高和静脉淤滞在骨关节炎的病因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中起重要作用.2006年8月至2010年10月本科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手法推拿、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86例,收到一定的疗效.本文就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及康复治疗体会

    硬脊膜动静脉瘘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脊髓血管畸形,临床误诊率较高,诊断比较困难,手术和康复治疗是佳选择.

    作者:孙洪江;艾长山;王成研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仪的抗干扰性能研究

    目的:对日本希森美康(Sysmex)株式会社生产的CA6000全自动凝血仪进行抗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干扰物的性能评估.方法:使用Sysmex干扰检测试剂盒,将血红蛋白、乳糜、游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按一定比例加入正常混合血浆,以干扰检测试剂盒内空白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分别测定PT,PT-INR,APTT,FIB-C,TT,D-二聚体,AT-III,(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时间).每个样本重复检测两次取均值,计算偏离值.结果:干扰试验的偏离均<10%,高为8.98%,表明仪器可自动扣除干扰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抗干扰能力强.结论:CA6000凝血仪能自动扣除本底的干扰,具有良好的抗溶血、脂血及黄疸等干扰物质的能力.

    作者:何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分析

    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以往认为此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0.4%-2.0%,近年来对血钾正常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筛查发现近10%为原醛症,原醛症通常为单侧肾上腺瘤,也有双侧肾上腺增生者,一般通过肾上腺CT.MRI以及血生化等检查可以诊断,原醛症患者有一部分科通过手术能够治愈,故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疾病的预后,转归以及防止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有好处.

    作者:易小海;曾晖;陈小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伸腰拍击法治疗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临床上常见病,治疗效果多不太理想,笔者以脊柱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伸腰拍击法治疗本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伸腰拍击法为:患者俯卧,双手掌心向下,屈肘帖放于头侧,医者立于患者身旁.嘱患者用双上肢将上身向床上方撑起,同时屈髋屈膝,使臀部落于脚跟上,头胸部帖于床面,双上肢伸直,让脊柱处于充分拉伸后仰位,医者用手拍击突出椎间盘部10-20次,并用双拇指按压其相应棘突两侧1-2分钟,再嘱患者还原俯卧位,在腰部施以放松手法结束治疗.疗效统计:全部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8例占26.7%,显效19例,占63.3%,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瘫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电针结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0.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果:电针结合西药治疗面.

    作者:王劲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常规超声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Graf检查法常规超声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儿保体检时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176例婴儿,根据Graf检查法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的情况.结果:经常规超声诊断,在176例疑似病例中162例为发育正常婴儿,12例为发育不成熟型(Ⅱa型和Ⅱb型),占6.82%,2例为病理型(ⅡC型,Ⅲ型,Ⅳ型及D型),占1.14%.结论:早期对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儿童常根据Graf超声检查法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能有效降低晚期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发生率,是一种切实有效、可信赖的检查方法.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火针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期51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期的疗效.方法:用火针治疗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51例,嘱其治疗期间禁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后一周内每天记录患者溃疡疼痛程度、充血面积、溃疡面变化.结果:51例患者经火针治疗,显效30例(58.82%),有效17例(33.33%),无效4例(7.84%),总有效率92.16%.结论:火针对轻型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期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曼莉;梁嫣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内科护理的安全问题

    内科疾病属非手术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且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患者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有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本文从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静脉输液3方面,讨论可能导致内科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杜绝因医护工作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目的在于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保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22例临床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22例糖尿病足(D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F5年内占糖尿病总住院率的4.97%.86.3%的患者有明显诱因.总治愈率为18.2%,好转率为59.1%,无效率为22.7%.结论:DF的患病率逐渐升高,总治癒率低.

    作者:孙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度.方法:将10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外加小腹按摩推拿,再配合有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使用抗生素和相同的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中15例痊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中6例痊愈,总有效率为76%.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经验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和康复经验;方法:收集我院97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对其进行科学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本组病例经科学合理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无一例并发症出现,2-3周均康复出院;讨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可很大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张正元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经验探析

    张正元教授为湖南省岳阳市名老中医,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30余载,积累了丰富和独特的经验,尤其在慢性胃炎的治疗方面,更有其独到见解.笔者有幸跟随张师学习,聆听教诲.现将张师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建军;张正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病人及家属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求医期望值也不断提高,稍不满意就易引发医疗纠纷.护理实习生初次参与临床护理工作是医疗纠纷高发阶段.作者对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发生的8例护理差错、投诉案例进行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和工作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谢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燥湿祛痰和胃治疗梅尼埃病

    采用燥湿祛痰和胃的法则,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梅尼埃病,灵活运用辨证施治而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熊永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生素封管治疗血管内导管感染的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各种深静脉导管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与治疗中,中心静脉导管可以说与生命紧密相连.然而,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如机械损伤、感染、血栓形成等日益突出,其中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占据重要地位,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负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又称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在美国,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在重症监护(ICU)中,中心静脉插管者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液感染高出20~30倍.对于CRBSI治疗及预防,目前包括拔除导管、全身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肝素混合液封管等,本文就目前使用抗生素封管对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的方法、护理及治疗效果作一论述.

    作者:汪江;胡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CU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我院2008年~2010年ICU患者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等因素以确定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62.1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6.84%.结论:加强对ICU护理人员全面的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袁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床单元区域消毒法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末处理中的应用

    目的:了解床单元区域消毒法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末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验组(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与对照组(常规床单元消毒法)相比较,比较两组病床单元消毒后的监测结果;病床单元终末处理所需要的人力、时间、消毒物品成本损耗;病床单元二次终末处理的次数和范围.结果:实验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1例,不合格率为5.26%,而对照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9例,不合格率45%.结论: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使病原菌传播范围局限化,控制病原菌的措施具有目标性,监测重点明确,查找播散原因容易,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责任心.

    作者:刁华英;王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推拿治疗腓骨长短肌腱滑脱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推拿治疗效果及讨论.

    作者:王有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2例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效果.方法:对32例小儿脑瘫流涎症患儿进行行为干预,口腔运动训练,针刺及中药治疗,评定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经2-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0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结论:综合治疗是小儿脑瘫流涎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产妇孕期保健的状况分析及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的状况并探讨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9年10月~2010年10对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的保健状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孕妇分娩年龄在<25岁占15.83%(190/1200),25~29岁占43.67%(524/1200),30岁~占40.5%(486/1200).30~34岁年龄组孕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者及孕期接受健康教育人数多于<30岁年龄组(P<0.05);35岁~组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与30~34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孕期接受健康教育比例低于30~34岁组(P<0 05).不同分娩年龄组孕妇所生新生儿在早产儿、足月小于胎龄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孕期保健对于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保障母婴健康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莉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