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
目的:深入了解呼吸内科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8年至2010年400例主要病例对齐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生素品种达到22种,主要为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结论: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个别使用在疗程和方案上应加以改进,合理使用抗生素应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陈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科曾成功救治1例骨折后并肺栓塞的危重病人,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官亚东;张秀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对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影响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作者:孟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传统的胆囊切除术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彻底的方法,经过百年的临床实践,已被公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但随现代微创伤外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接受.但亦无可否认也是因外科医生受到病人的要求的压力影响.结果:表明:小切口顺逆结合切除胆囊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乔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200例,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每日晚饭后1 h服米非司酮12.5 mg,以连续服用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均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孕酮和雌二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红蛋白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所有患者未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传统治疗的补充,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玉英;王靖雯;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成药的常用服药方法为温开水送服,这种服用方法简易方便,但它忽略了药引在处方组成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成药药效的充分发挥.笔者认为,中成药配方固定,为了使中成药更好的发挥药效,可以根据病情辩证加服药引.这样,虽然给病人服药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对病情却有利,也更符合药物正确合理使用原则.
作者:罗洪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止眩汤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8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宗高;陈本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配合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康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脑梗死后有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常规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40例,常规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脑梗死后的常规药物治疗,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和肢体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均进行Fugle-Meyer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HAMD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而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抑郁症状有明显改善且能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作者:张仲锦;才建华;项桂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82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排石汤,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排石颗粒,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丰志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腹腔镜手术术后采用喷他佐辛进行镇痛效果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2010年经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8人观察组和24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术前8-12h给药喷他佐辛1-2粒,200mg/粒,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可以正常进食后6h给喷他佐辛1例,之后连续两日早晚个给药1例,注意观察用药期间患者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体征、和睡眠状况.结果: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待清醒后观察组VAS值为1.43±0.26VS对照组VAS值为2.79±1.44(P<0.05),但术后6h,12h,24h两组VAS值无显著差异.结论:喷他佐辛用于术后镇痛疗效和安全性均值的肯定适于经腹腔镜手术后镇痛使用.
作者:王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保肢治疗患者19 例.结果:本组19 例患者19 块皮瓣,16 例完全成活,1 例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感染不能较好控制致皮瓣坏死,后导致截肢,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或移植皮片创面愈合.术后随访6~24 个月,皮瓣成活均良好,耐磨;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皮瓣臃肿者经6~12个月再次手术皮瓣修整后外观改善.结论: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毁损伤创面,为保肢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作者:莫雄革;罗群强;彭维波;周传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床单元区域消毒法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终末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实验组(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与对照组(常规床单元消毒法)相比较,比较两组病床单元消毒后的监测结果;病床单元终末处理所需要的人力、时间、消毒物品成本损耗;病床单元二次终末处理的次数和范围.结果:实验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1例,不合格率为5.26%,而对照组消毒后检测出鲍曼不动杆菌,需二次消毒的9例,不合格率45%.结论:床单元区域消毒法使病原菌传播范围局限化,控制病原菌的措施具有目标性,监测重点明确,查找播散原因容易,提高了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和责任心.
作者:刁华英;王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和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并以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别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与癌组织浸润程度有关.结论:外周血CD3、CD4、CD8检测可作为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免疫功能评价及预后判断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作者:肖一文;李娟娟;朱颖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分析前阶段又称检验前过程(pre-examinationprocess).此阶段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要求、生理学因素影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结束.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是国内外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热的,是我国质量管理薄弱的环节,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国外文献报道,在可分析出原因的不准确的检验报告中,有60%-70%来自于分析前.据卫生部统计,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测结果中,有80%的报告终可溯源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靠医学实验室就能做到,需临床科室的医生、护士、患者,运输人员等多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方可做好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
作者:起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临床上常见病,治疗效果多不太理想,笔者以脊柱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伸腰拍击法治疗本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伸腰拍击法为:患者俯卧,双手掌心向下,屈肘帖放于头侧,医者立于患者身旁.嘱患者用双上肢将上身向床上方撑起,同时屈髋屈膝,使臀部落于脚跟上,头胸部帖于床面,双上肢伸直,让脊柱处于充分拉伸后仰位,医者用手拍击突出椎间盘部10-20次,并用双拇指按压其相应棘突两侧1-2分钟,再嘱患者还原俯卧位,在腰部施以放松手法结束治疗.疗效统计:全部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8例占26.7%,显效19例,占63.3%,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70例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每餐前后及睡前采用淡盐水含潄;观察组:在治疗开始1~2周每餐前后及睡前用碳酸氢钠含漱液含潄,放疗第3周开始每餐前及睡前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含潄,餐后用碳酸氢钠含漱液含潄.观察2组病人同步放化疗后口腔黏膜的反应、真菌感染、抗生素应用及体重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III度、IV度口腔黏膜反应、真菌感染、抗生素应用及体重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碳酸氢钠联合复方利多卡因含潄液含潄能减轻病人放化疗致口腔黏膜的反应,减少真菌感染,且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龙碧霄;高健全;韦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宫颈炎症患者一般表现及心理状态,找到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疾病.方法:对来院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260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得出科学的结论.结果:宫颈炎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但宫颈易受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较薄,抗感染能力较差,从而引起感染,且由于宫颈管黏膜皱襞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而导致慢性宫颈炎症,260例患者215例完全康复,其余患者均有明显程度的减轻.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宫颈损伤患者至关重要,应有效实施.
作者:王红秋;韩英杰;张嘉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比较七氟醚、丙泊酚维持麻醉状态下神经外科鞍区占位手术患者颅内压、脑氧代谢和相关临床指标,指导麻醉方法的选择.方法:8l例ASA Ⅰ-Ⅱ鞍区占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和P组,分别采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后颅内压(ICP)、血流动力学指标、术毕睁眼和拔管时间及不同时间脑氧代谢指标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水平,计算颈内动静脉氧差(AajO:).结果:两组患者术毕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无差异;结论: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七氟醚和丙泊酚均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
作者:肖相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大厄贝沙坦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给倍他乐克12.5mg,2次/d;安体舒通20mg,1次/d;结束用药前观察期加服厄贝沙坦75mg,1次/d口服,第3天增至150mg,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ACEI及常规治疗,药物剂量、用法、适应症同厄贝沙坦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疗程均为18周,每2周随访1次.结果:厄贝沙坦组:显效28例(50%),有效24例(42.9%),无效4例(7.1%);对照组:显效24例(42.9%),有效24例(42.9%),无效8例(14.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厄贝沙坦后,心衰症状明显缓解,且安全、副作用少,患者的耐受性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文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膝关节创伤后对关节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CT、MR影像资料.结果:3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均有关节内骨折,DR片显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髌股间隙增宽,CT检查关节囊内脂肪-血液界面征,MR检查关节囊内双层、三层不同信号影并且均有骨折和骨挫伤存在,同时伴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影像学有其特征性表现,以MR显示佳,合并关节内骨折,是诊断关节内骨折的间接征象.
作者:何荣山;李峰;储春宝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