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型颅脑损伤33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申香梅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3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净化病房空气、切口护理、呼吸道护理、堵管试验及拔管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结果:33例患者,32例顺利拔管,1例带管出院,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无因护理不当导致痰痂堵塞气道,被迫拔除套管,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护理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及精心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影像学表现,探讨膝关节创伤后对关节内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的CT、MR影像资料.结果:30例创伤性膝关节积脂血症均有关节内骨折,DR片显示关节囊肿胀,密度增高,髌股间隙增宽,CT检查关节囊内脂肪-血液界面征,MR检查关节囊内双层、三层不同信号影并且均有骨折和骨挫伤存在,同时伴有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结论:膝关节创伤性积脂血症,影像学有其特征性表现,以MR显示佳,合并关节内骨折,是诊断关节内骨折的间接征象.

    作者:何荣山;李峰;储春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产后出血的抢救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500毫升以上者.大多数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是产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原因之一.

    作者:徐丽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普外科伤口感染病因分析及防控探讨

    目的:了解本院普外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FFFF 对本2002-2010年度普外科592例住院手术患者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患者中共发生伤口感染37例,感染率为6.25%.高龄、引流管放置、恶性肿瘤、手术相关因素(如急症手术、手术时间长、二,三类手术切口)、术前术中未抗生素预防性使用、循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耐药菌株感染与伤口感染有明确关系.

    作者:刘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7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穴位注射配合微调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作者:何生华;冷静;唐晓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麝香保心丸,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迅速解除心肌缺血的中药制剂.

    作者:黄燕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剖宫产的足月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组.对两组术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组术中、术后2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作者:柯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97例门急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总结护士用药监察,用药护理和急救处理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加强临床用药监察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保证,做好用药护理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和护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美香;苏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发性腹股沟斜疝临床体会

    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突出即为腹股沟斜疝,约占腹股沟疝的90%,是常见的腹外疝.腹股沟管外环处出现可复性肿块是重要的临床表现.斜疝不可能自愈,且可能发生嵌顿或绞窄,故应手术治疗.但一周岁以内的患儿,腹壁随生长发育,强度增高,有可能自愈,可暂缓手术.

    作者:乔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甘泉县人民医院自2010年4月至12 月中旬收治的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特征的口腔修复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并用牙科焦虑量表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牙科焦虑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而治疗后干预组牙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在现代口腔科临床医学中,医师应在具备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心理服务意识,尽量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或不良情绪,以达到临床修复治疗的效果.

    作者:张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提高药房药品盘点的工作质量

    高质量的药房药品盘点工作是促进医院药品供应科学有序、日常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保证.因此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各大医院药房药品盘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科学应对策略探讨,对促进医院开展高质量的人性化服务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作者:江灵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误诊分析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临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本院2008年8月~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12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结果:12例主动脉夹层误诊为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等.结论:主动脉夹层为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复杂,误诊率高,尽早进行选择性检查以明确诊断.

    作者:杨芳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治疗进展的研究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prostatis,CP)是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细菌性前列腺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痛,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很高,约30%~50%.由于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及临床重视不够,因此,慢性前列腺炎仍是难治性疾病.近年来国内慢性前列腺炎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临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将对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阐述.

    作者:陈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重视护理质量内涵管理并贯穿于质量管理过程的始终,坚持宏观管理与微观质量控制相结合,医院领导为医院质量做决策,护理部充分发挥护理质量管理的职能作用,各临床护理单元把好质量管理第一线.注重护士自我质量控制能力的培养,垂直控制与横向控制相结合,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提高.

    作者:杨延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地高辛0.125-0.25mg qd,卡托普利12.5mg tid,螺内酯20mg tid,氢氯噻嗪25mg tid,阿司匹林100 mg qd,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t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2粒tid,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提高(p<0.05).结论:通心络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保守治疗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后,再次在子宫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对妇女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日见增多.治疗方式的选择决定其输卵管的去留及今后的生育机会,因此,该病的早期、及时、正确诊断极为重要.

    作者:时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和肩部功能活动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火针结合体针组为96.43%,体针组为86.21%,愈显率火针结合体针组为85.71%,体针组为64.51%,2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情况、前屈、外展、后伸、外旋、内旋角度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内比较疼痛情况、前屈、外展、后伸、外旋角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2种疗法对肩周炎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火针疗法结合体针的临床疗效优于体针疗法.结论:火针疗法结合体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良兵;钟平;刘春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伤口加压包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伤口纱布加压包扎对易脂肪液化和易出现术后皮下血肿的愈后,寻求剖宫产术后减少脂肪液化和皮下血肿的办法.方法:回顾我院肥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疤痕子宫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对照组300例,术后均采取纱布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出现脂肪液化6例,皮下血肿5例,对照组出现脂肪液化35例,皮下血肿16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产科剖宫产术后产妇采用伤口加压包扎,减少创面渗血,可提高其愈合率,减少住院时间,减少病人费用.

    作者:姚毓筠;曾祥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平均疗程69d,临床愈合38例,占95.0%,延迟愈合2例,占5.0%.对照组40例患者平均疗程85d,临床愈合33例,占82.5%,延迟愈合7例,占17.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以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胡国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伸腰拍击法治疗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体会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临床上常见病,治疗效果多不太理想,笔者以脊柱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伸腰拍击法治疗本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伸腰拍击法为:患者俯卧,双手掌心向下,屈肘帖放于头侧,医者立于患者身旁.嘱患者用双上肢将上身向床上方撑起,同时屈髋屈膝,使臀部落于脚跟上,头胸部帖于床面,双上肢伸直,让脊柱处于充分拉伸后仰位,医者用手拍击突出椎间盘部10-20次,并用双拇指按压其相应棘突两侧1-2分钟,再嘱患者还原俯卧位,在腰部施以放松手法结束治疗.疗效统计:全部30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愈8例占26.7%,显效19例,占63.3%,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

    作者:杨新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都属重型颅脑损伤,昏迷6小时以上,意识障碍处于逐渐加重状态或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重型颅脑损伤易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减少患者有并发症的发生,需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手术.本人对我科2005年5月-2009年5月收集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并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防范措施.

    作者:李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杂志

主管:广东省中医药局

主办:广东省中医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