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辉
目的:分析我院目前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医院2007年~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额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逐年增加,尤其是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及用药额度(DDDs)在 4 年排序中稳居第一,DDDC以肿瘤类中药注射剂高.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用药量大,增长速度快,表明其疗效好,市场需求量较大.
作者:和艳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内科疾病属非手术性疾病,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且内科疾病多有病程长,患者身体素质差,病情多变、治疗效果不及时或不明显的特点,这对病情观察、评估有一定难度,使护理工作面临更多责任和风险.本文从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静脉输液3方面,讨论可能导致内科医疗纠纷的潜在风险,预防和杜绝因医护工作而引起的医疗纠纷.目的在于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用法律对护理人员进行自身保护,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6例人工置换手术治疗髋关节疾患患者中4例发生并发症的病例进行分析,针对所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发生压疮、深静脉血栓、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4例患者,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作者:林碧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患者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措施,分析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妇科恶性肿瘤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同期42例老年妇科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8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卵巢恶性肿瘤35例(占40.2%),宫颈癌30例(占34.5%),子宫内膜癌18例(占20.7%),外阴癌3例(3.4%),子宫肉瘤1例(占1.2%).结论:老年妇科恶性肿瘤以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为主,加强围术期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高秀泽;石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莫佳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病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统计分析97例门急诊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和原因,总结护士用药监察,用药护理和急救处理的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涉及多个系统,加强临床用药监察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保证,做好用药护理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时观察和护理,采取积极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护士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钟美香;苏芬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腹腔,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术后辅助放疗,及根治性放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放射性肠炎为放射治疗盆腔、腹腔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复方谷胺酰胺胶囊在修复肠道粘膜,重建肠道功能方面显示优势.我们采用复方谷胺酰胺胶囊保留灌肠法对21例放射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冬营;孙义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中药熏洗结合功能锻炼促进膝部骨折术后屈曲障碍功能恢复的经验.方法:对膝部骨折术后100例,运用中药熏洗(洗四方)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结果:1~3个月后随防,优73例,良22例,可5例,差0例.结论:本方法应用中药熏洗和正确功能锻炼,对促进膝部骨折术后屈曲障碍功能的恢复具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方面治疗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方法:对我院于2007~2010年所收治的11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单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单用心律平治疗,比较二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有效率达86.3%.和胺碘酮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总发生率约9%,其中甲状腺功能出现异常以及出现静脉炎均为1例.结论:胺碘酮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李鸥;李霞;章和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进行常规治疗给予利尿剂、吗啡、血管活性药物、正性肌力药物,不进行正压通气.治疗组2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治疗前后 脑钠肽前体水平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阿布力克木·热合曼;海力千木·尼牙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腓骨长短肌腱滑脱的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推拿治疗效果及讨论.
作者:王有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困扰大多数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目前BPH 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有一点是肯定的:BPH 发病与雄激素密切相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下尿路梗阻症状和刺激症状,统称下尿路症状(LUTS),与以下三方面的病变有关:①增大的前列腺或称前列腺静力因素;②前列腺动力因素:包括前列腺、前列腺包膜及膀胱颈部的平滑肌的肌张力增高将引起不同程度的梗阻症状;③逼尿肌功能受损,收缩能力减弱.LUTS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作为临床医生在制定BPH药物治疗方案时也应进一步考虑到BPH临床进展的预防,如急性尿潴留、BPH相关手术等.因此,制定BPH治疗目标应同时兼顾:缩小前列腺体积,缓解LUTS症状,防止远期并发症.
作者:李博;陈有仁;余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藏药浴联合针灸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方法:用藏药浴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96例.结果:治愈49例,显效75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91%.结论:藏药浴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显著的疗效,可优于单纯藏药浴、针灸治疗.
作者:吴存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奥氮平治疗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32例门诊首发精神分裂症青少年患者用奥氮平治疗8周,剂量5~20mg/d,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监测评价其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2例,显著进步9例,好转4例;治疗前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少且轻.结论:奥氮平治疗门诊青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可提倡临床使用.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重复异位妊娠是指首次异位妊娠经手术或保守性治疗后,再次在子宫外的输卵管、卵巢或腹腔内妊娠者.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对妇女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日见增多.治疗方式的选择决定其输卵管的去留及今后的生育机会,因此,该病的早期、及时、正确诊断极为重要.
作者:时建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X线平片及CT影像特点,探讨X线平片及CT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3月以胸液收入我院呼吸科的112例患者的X线平片、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为胸膜结节状增厚大量胸液、纵隔移位、肺内团块或结节影、支气管狭窄或堵塞;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影像特点为包裹性胸液、肺内片状或条索状影.结论:X线平片及CT检查是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首选方法,对进一步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庾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查对制度是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实践中护士常需重复某一类操作,要么形成思维定势,凭经验和印象操作;要么具有依赖心理,认为每个环节均有人查对,在工作繁忙时致查对执行不力,增加了查对缺陷发生.为杜绝查对缺陷的发生,实现患者安全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本科室自2010年1月开始查找查对缺陷,并对查对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敏玲;李怀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应用.方法:分析20例安装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大多是可逆的.结论:完善的手术前后护理、仪器器械的娴熟应用和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开展取得成功减少并发症的要素.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及雷贝拉唑联合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疗效.方法:将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25例随机分2组A组于早晚空腹服用雷贝拉唑10mg,康复新10ml,3次/d.B组用雷贝拉唑,用法同A组,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观察急性胃黏膜病变等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A组,临床整整总有效率84%,B组为56%(P<0.05).胃镜检查评价,A组总有效率92%,B组为72%(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雷贝拉唑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致急性胃黏膜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志武;陈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描述并比较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CT表现和病理结果.材料和方法:由27名经病理证实的9例非典型胸腺瘤和18例胸腺癌患者( 14名男性,13名女性,年龄从22至77岁)构成.对27例中每一名患者的胸部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位于前纵隔,24例肿瘤成分叶状边缘,CT表现上不典型胸腺瘤明显小于胸腺癌,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胸腺外转移和膈神经麻痹只在胸腺癌患者中出现.坏死,瘤内钙化,胸腔积液,胸膜种植,心包积液和纵隔内脂肪层消失的表现在非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之间没明显差异.胸腺癌有多种病理亚型.CT检查所示的肿瘤坏死和钙化在病理检查中得到证实.结论:在CT表现为一个大的胸腺肿瘤且有大血管受侵,淋巴结肿大,膈神经麻痹或胸腺外远处转移 表现时,胸腺癌更应该加以考虑.
作者:李建文;金贤德;刘龙川 刊期: 2011年第06期